“大伯您军功卓绝,皇玛法不会忌惮您,但新皇呢?”
“您看看裕亲王一脉的日子,您和新帝是兄弟,但弘昱堂哥呢?大伯您不会这么天真吧?将自身的荣辱寄希望于新帝的仁慈......”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大伯,是不是这个道理?”
......
弘暄说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现代卖保险的销冠推销保险也就弘暄这个样子了。
大伯心没心动弘暄不知道,但弘暄知道弘昱堂哥肯定心动了。继续总结教学,下次向叔伯宣传海外的时候可以带上堂兄弟们。他路走窄了,不光皇子阿哥可以海外创业,谁说皇孙就不可以呢?
比起老谋深算的叔伯们,明显的,入世未深的堂兄弟们更好忽悠。
这不,弘暄一离开,弘昱早就忍不住劝胤禔:“阿玛,其实海外真的可以考虑考虑,弘暄说得很对,在京毕竟要受控于人。”顿了顿,弘昱坚定的道:“昭武帝能做到的,孩儿也能做到。”
少年意气,无所不能。
以直亲王府的情况,弘昱原本已经熄了野心,但弘暄的这套话术,成功勾起了弘昱的野心。弘暄能做到,他这个做堂兄弟又差在哪里?
看着面前的儿子,胤禔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你说胤禔不心动吗?
心动啊,说真的,要不是经历过纳兰明珠的熏陶,胤禔一准动心。当年纳兰明珠撺掇胤禔夺嫡时的话语,和弘暄所说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换汤不换药啊!
弘昱的想法,胤禔还能不明白吗?野心起来了,劝是劝不住的,最终,胤禔拍了拍弘昱的臂膀,道:“再等等,来日方长。”
直亲王胤禔经历了和胤礽的两败俱伤的夺嫡之争后倒是熄灭了内心的野心,但他儿子可没有。
对弘暄而言,这怎么不算达成目的呢?
你别说,小辈可比长辈们好忽悠多了。
反正,堂兄弘晟就对弘暄所说的海外建国很感兴趣。
弘晟:“弘暄,你给堂兄谋划谋划,将来我要真的出海,到底从哪里开始发展最好?”
对于有上进心的堂哥,弘暄非常满意,对于第一个忽悠成功的对象,弘暄那叫一个上心。他先问清楚对方需求:“哪里好,您是更耐热呢?还是更耐寒呢?”
弘晟:“就不能跟大清一样吗?”
弘暄:“可以是可以,就是有点远......”
弘晟:“那有什么,都已经决定去外面了,距离不是问题。”
......
弘暄在三伯胤祉跟前说不上话,但和诚郡王世子弘晟还是很说得上话的。曲线救国,怎么不算一种成功呢?
如法炮制,他跟四伯说不上话,跟弘时还是很能聊的来的。
只是......
弘时想也不想拒绝:“我不行,我还是安心继承王府吧!”
弘时想,他阿玛可是未来的雍正帝,还用得着他来创业。要不弘暄是未来的昭武帝呢,原来他这时候就有要出海的想法了。并不知道自己不是雍正帝未来的继承人的弘时还在暗戳戳的高兴,高兴自己少了弘暄这个竞争对手。阿玛还让自己防着弘暄点儿,要他看阿玛就是想太多。
弘暄:“......”
堂哥,怪不得你会输给乾隆帝,你连点野心都没有,没救了。
尽管拒绝了弘暄,但对于弘暄出海的计划弘时还是大家赞赏:“弘暄,你这想法挺好,不就是海外建国吗?放心大胆干吧,我永远支持你。”
弘暄:“......”
弘时到底是识破了自己的不怀好心故意在试探自己,还是诚心诚意的觉得海外建国是件很棒的事情呢?
两个各怀鬼胎的人看着对方,倒也聊得不错。
......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对于他的那些叔伯,弘暄就没有一个劝动的。或者说,他们已然动心,但心思深沉的他们不会让弘暄察觉到自己的动心。
就如胤禩,他一向有野心,可偏偏天幕的出现,他只能选择按耐住自己的野心。但思维使然,在弘暄没有提出海外建国这个提议之前,胤禩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可是......这不失为一种出路。
弘暄这小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这个做伯父的又能差到哪里呢?
在弘暄知道天幕之前,出于不愿看到华夏内斗的想法,他挑动了不少人的野心。而天幕的出现,那一幅幅世界地图,那大片的疆域更是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弘暄蛊惑完之后就抛在了脑后,但被蛊惑的当事人真的不会放在心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