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51章 暗潮涌动

第51章 暗潮涌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面对老太太的回光返照他也不能扫兴,他只是选择和弘暄、和胤祺一起送皇太后无憾离去。

你说老太太不知道这样做皇帝会不开心吗?

她又不是傻,她当然明白,她只是将蒙古和弘暄做了捆绑就是了。高不高兴的,反正她都要死了,还不兴她任性一回嘛!

你说对于皇太后的想法,弘暄真的一无所觉吗?

当然不是。只是,他本身就具有蒙古血脉,那为什么不将这关系利用到底呢?好像他回避蒙古,就能回避这一层关系似的。既然不可能,将这层关系砸实,对弘暄才更有利。

弘暄当然知道皇太后对他的感情不纯粹,但难得糊涂,身在皇室,追求纯粹的感情那叫有病。弘暄其实明白,他是比不了五伯父在皇太后心中的的地位的,就像现在,皇太后还不忘握着胤祺的手叮嘱:“你可不要怪妈嬷,你知道的,妈嬷最看重的还是你。”

“孙儿知道,孙儿当然知道,”人到中年的胤祺这一刻还像个孩子眼泪汪汪的,“我跟弘暄不一样,你放心,我看得明白的很。”

要说皇太后的去世,谁最不舍,谁最伤心,当属胤祺。胤祺和皇太后实为祖孙,实际上和母子也差不多了,胤祺可是自襁褓中就被抱到了皇太后身边,是皇太后一点点养大的。就像胤礽之于康熙,胤祺和其他孙子在皇太后的心中也是不同的。

胤祺并无野心,但并不代表他是个政治白痴。

皇玛嬷分出去的是财产吗?分出去的明明是科尔沁的责任。

而皇帝的不满也是在这里,弘暄本身和蒙古牵扯已经够多了,再加上一个科尔沁,只希望弘暄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簌簌的雪花下,丧钟敲响了——

皇太后的丧仪,皇帝在前,皇子在后,自然不缺祭奠之人。

但祭奠的顺序,还是有讲究的。

反正,这个时候,弘历最能感受人生的岑参。

都是皇孙,但皇孙和皇孙也是不一样的。

弘暄是十福晋所出,而他则是格格所出,天生他和弘暄就差一截儿。弘历的母亲是满族,这个身份,在雍郡王府是优势,但对上弘暄却是最大的劣势。因为弘暄的祖母也是钮钴禄氏出身,还是钮钴禄氏中最显赫的一脉果毅公府所出,而他母家虽然也是钮钴禄氏,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说,母家这边,给弘历完全提供不了助力。

但弘暄呢?

钮钴禄氏也好,蒙古也好,都是弘暄实打实的助力。

看着跪拜在最前面,和五叔胤祺一起为皇太后守孝的弘暄,弘历很难不去嫉妒他。

一切丧仪结束,皇子黄孙们陆陆续续的离开。

古代丧葬仪式那真是劳心又劳力,终于送完皇太后最后一程,返回紫禁城之后,弘暄只想回去休息。至于继续表孝心,没那个必要。论孝心,他绝对是比不过五伯的。五伯都选择回府了,他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再说了,孝心这种东西,又不是靠丧仪展现的。

只是,弘暄不曾想到,弘历会叫住他。

弘历用只有弘暄能听到的声音问他:“堂兄,你会出海的,对吧?”

弘历明明知道他不该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但想起蒙古诸王们一个又一个对这弘暄寒暄的场景,他还是忍不住向着弘暄问了出来。

弘历不知道自己想要多究竟是怎样一个答案,他也不知道弘暄回复了之后他到底会不会信,此时此刻,他就是忍不住问了。

“自然。”弘暄的回答一如既往。

弘暄看向比他低了一个头弘历,因着皇太后新丧的缘故,几天没剃头的他的前额鬓角长出来一层细细的发茬,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执拗,听到弘暄的回复,他说:“那就好。”

然后,他转身离去。

其实,弘暄回答了又怎么样?

这回答也不过是浅浅的安抚一下弘历不安的心罢了,若弘历真的相信弘暄,那弘历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来。

弘暄目送弘历越走越远,看他转过宫墙拐角再也看不见,他嗤笑一声,说:“周全福,走吧。”

他不会故意去针对弘历,希望弘历也是如此。

此刻是康熙五十七年的年初,这一年弘暄还不到十岁,弘历尚不满七岁,可从他们两人身上,却难以窥见一丝童真。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可小小年纪的弘历别无选择,他只能迎难而上;可对弘暄来说,这场并非他愿的比赛,他也没有丝毫拒绝的权利。

在没有决出胜利者之前,不管他们两人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未来很长,又很短,康熙五十七年已然来到,康熙六十一年又还远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