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25章 双帝通信

第25章 双帝通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要知道旗民是有银子领的,人为扩大,那这笔钱出自哪里呢?明末百万宗室某种程度上算是拖垮大明财政的重要原因之一,盲目扩大旗人范围,财政问题是难以逾越的难题。}

乾隆帝说得在理,看天幕的皇帝和一众朝臣对乾隆帝的想法无比赞同,但他们忘了,就算不人为扩大旗人范围,旗人繁衍生息,人口也会不断增多的啊?

顺治年间的旗人和此时的旗人人口有着数倍差距,如今的旗人人口,和未来的旗人人口又会有数倍、数十倍的差距,这问题始终存在,这跟扩大不扩大旗人范围有什么关系?

和昭武的提议是否合理,能否在现在的大清实施相比,天幕说他们往脸上贴金乱认祖宗这种事,都算不得大事了。毕竟,古往今来族谱攀附的事情多了去了。隋炀帝杨坚还去攀附弘农杨氏呢,到如今还不是天下杨氏出弘农,不都是一家人吗?

想起昭武帝治下不同民族通婚给予的金钱奖励,人们不禁猜测,昭武帝到底哪里来得这么多钱财?难道东洲土地就是那么富庶的存在吗?

怎么办,现在对东洲更感兴趣了。

{一段截取正剧《昭武大帝》的片段开始播出:

对于保守的清王朝,昭武帝做出了如下预言:“大清,终将因统治者的保守而灭亡——”

荣亲王有些不甘心的问昭武帝:“皇兄,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吗?”

已经开眼看世界的荣亲王弘晙看到了隐藏在大清治下的种种危机,东洲很好,新南洲发展的也很不错,但看着止步不前固步自封的大清本土,那就只剩怒其不争了。毕竟是生养他的母国,作为爱新觉罗家的后人,他岂能甘心?

倒是昭武帝平静的多,他说:“那还能怎么办?怎不能自己人自相残杀吧——”昭武帝摊手,“那样的话,欧罗巴人要乐死了。”

这话说的荣亲王无言以对,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能占据东洲是因为他们更强,可不是欧洲人自愿将这么一大片土地奉上的。若是他们和本土大清再起争执,他们一定不介意从东洲手中割下一大块肉来。

荣亲王咬牙切齿:“弘历那小子真混蛋,宁愿相信那些欧洲人,也不愿意相信同出一脉的我们。”

画面最终定格在荣亲王的不甘,和昭武帝那双复杂的眼眸上。}

演员不同,一开始大家并没有猜测出天幕中人的身份,但‘皇兄’二字,很好的锁定了昭武帝的身份。

乾隆皇帝弘历也很容易推敲出来,雍郡王府的四阿哥弘历,比起雍正帝,比起昭武帝,在今天之前算是默默无闻,但在今天过后,他必将惹人注目。

不过,比起昭武帝弘暄的一代圣君形象,天幕现实的他实在不够正面。正如弘暄哪怕是一副纨绔子弟形象,依然有人对他寄予厚望;同样的,哪怕乾隆皇帝尚未出场,他的刚愎自用的第一映像也是深入人心。

虽然,观看天幕的臣子们对昭武帝的提议也并非完全认同,但从后续的结果上来说,昭武帝是对的。两厢对比,乾隆帝就有些不够看了。

【本土皇室目光短浅,因循守旧,实在是带不动。

清王室要是把忌惮东洲王室的劲儿放在自身改革上,也不至于会被推翻统治。

在本土皇室冥顽不灵的情况下,有些事早已注定。

很难说,是不是昭武帝乃至东皇室失望过太多次了,明明同一个祖宗,最终东洲皇室却选择了联合革命党人去覆灭大清统治。】

原来昭武帝是爱新觉罗出身吗?

昭武帝这个穿越者还真有魄力,弘暄才不相信,昭武帝及其后人没有别的办法重塑大清。

革命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革命。

不破不立,皇室的存在,对于这个封建专制已经到达顶端的帝国,并非好事。

这是弘暄的想法,但对于爱新觉罗们来说,东洲皇室联合造反派覆灭大清真的太挑战他们的认知了。

怎么还有人联合外人,去把自家基业搞垮了的呢?

对于胤禛来说,东洲皇室将自家一脉推翻然后上位,这个场景他虽然不高兴,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像天幕所讲的联合如‘白莲教’一类的造反势力推翻祖宗基业,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明明刚刚胤禛还试图说服自己,四儿子还小,后辈对这些事的剖析不够全面,不要迁怒孩。但听了天幕所说,胤禛的表情那叫一个难看,以至于他开始控制不住的迁怒在他面前一向聪明懂事的四儿子来。

不行,忍不了,教训不了弘暄那小子,弘历这小子高低得教训一顿。

胤誐也不满意,不是,他的后代们怎么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