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现在留下来拍摄,贾明焕更加关心林伟志,他有一种预感,那个给他们寄素材的人一定林伟志关系匪浅。
出租车来到师大附中门口。
贾明焕他们本来已经做好了表明自己记者身份进去的准备了,但是没想到保安竟然没有阻拦。
可能是因为今天有专家来开讲座,学校邀请了很多的家长来,保安将他们当成了学生的家长。
进来后向人打探了讲座的位置,一行人直奔大礼堂。
他们悄悄的进来,坐在最后一排。
整个大礼堂几乎坐满了人,一眼望去反正是人山人海。
大礼堂舞台正中央放着一排用红色绒布盖着的桌子,正中间坐着的正是今天的主角——郑鸿基郑专家。
舞台后方的投影幕布上还显示着这位郑专家的个人介绍。
毕业于某知名大学的教育专业,曾在某知名中学任教,是哪几本教育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著有《教育的真谛》《上帝的孩童》《成功的家长都是这样做》等。
贾明焕一看就知道这位郑专家的含金量了。
这年头,随便一个人包装一下就能号称专家,他们传媒行业这种人见多了,所以不当回事
但是对于普通的学生和家长而言,这位郑专家浑身上下都是金光闪闪的。
而林晚,林晚甚至已经想到最后要结束的时候,这位郑专家呼吁大家对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然后顺势开始推销自己的宏篇著作。
想到这里,便彻底的对这位郑专家的话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从口袋里掏出单词本开始背 。
林伟志见状低声说,“你听人家专家的呗,人家说的多好。”
“你听就行了,这部分说的是如何做一个好家长。”
林晚也没拦着林伟志听讲,反正这种讲座都是讲一些正确的废话。
单词都背了三十多个了,这位郑专家还没有进入煽情的前摇和卖书的主体,林晚无奈的揉了揉眼睛。
大礼堂的灯光条件不太好,现在眼睛都有些不舒服了。
张苗苗在一旁坐着,本来还专心致志的听呢,但是听着听着也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用,也跟着林晚开始被单词了。
张苗苗叹气道:“专家怎么还不说学习英语的方法啊?”
她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林晚无奈继续听下去。
“……据我的观察,这些年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十分的溺爱,由于这个独生子女的政策,大部分的孩子都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导致我们的孩子没有任何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一点比起我们的邻国日本差远了。
日本是很注重教育的,从小就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与坚定意志……”
听到这里,林晚表情微妙了起来。
这一股意林味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这时候的意林还没有正式的创刊呢。
不过对于郑专家的话林晚倒是谈不上多么的惊讶。
从这一时期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我们的硬实力强大起来之前,国内各行各业都少不了公知的身影。
郑专家将两条胳膊放在桌面上相互抱在一起,身体微微前倾,随即又用一根手指点在红色绒布上。
“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孩子们啊,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
不仅如此,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听到这里林晚彻底的皱起了眉,有的老师也开始察觉不对劲了,但是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
毕竟说教育有问题,这是很常规的话术。
说我们太注重成绩,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全面成长这种正确的废话也是这类专家的口头衔。
“我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历史中,有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睁眼看看世界呢?我们总是沉浸于和邻国的仇恨之中,但是他们早已经放下这段历史往前走了。
他们又何尝不是战争的受害者呢?要知道,战争期间,有多少的日本老百姓因为缺衣少食而被饿死冻死啊。”
听到这里,不少的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都拧起了眉毛。
更遑论坐在后排的贾明焕他们,小方噘着嘴,“贾导、滕导这人说的话怎么这么不对劲啊。”
贾明焕年初的时候开过一个会,想到那一次会议的内容,便对助手示意录像。
好在郑专家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说回了教育,这也让底下的老师们放松了警惕。
“之前我曾经见证了一次中日夏令营。”
听到“中日夏令营”这几个字的时候,林晚的心咯噔一跳,不会吧,这么巧!
然后就听到郑专家用一副忧心忡忡的语气说道“我们的孩子生了病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回去营地休息,而日本的孩子们却要坚持徒步到目的地……
中国孩子的书包带断落,他们可算是找到了偷懒的理由,纷纷将书包扔到了马车上来偷懒,而日本的孩子甚至还提出要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