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诗,醒醒!”唐施诗刚回过神,听见耳边有人叫她。自己冰凉的手,被一只温暖的手握住。
有点熟悉的味道。她属狗鼻子的,嗅觉非常敏感。刚才轻微的拂过一阵柑橘类的香水味道,她有点意犹未尽,还想猜猜是哪个牌子。
那人拨拉了一下她的眼皮,“腾”得一下,唐施诗的脸变得通红。
她一睁眼,就对上一双雾气朦胧的大眼睛。尹崧。
“你,你怎么来了?”她一惊,差点从医务室的小床上滚下来,被他一把捞住。
“别急。你晕倒了有一会儿了,说是低血糖。白天我看你跑了有点不放心,下班了开车过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把她扶起来,给她披上一件外套。
她确实有点冷。白天有大太阳不觉得怎么,晚上了还是有点温差。她又把那件运动夹克裹了一下深呼吸了一口,闻到了刚才柑橘的味道。原来如此,可能是橘子皮的味儿。她忽然觉得好笑。
“女香客,你总算醒了。”下午那个小师傅忙不迭走过来,对着他们俩点了下头,眼神里充满了急切。“师傅说,请你去一趟。”
“走!”唐施诗顾不上许多,只想快点确认那个婴儿到底是不是文新子。
她回头看了一眼尹崧,说到,“你要一起来吗?”
“要我一块去吗?我也可以在这等你。”他觉得这也算是唐施诗的私事,怕她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先行表明了态度。
唐施诗果然犹豫了几秒,没说话,对着他点点头,“那你等我一会儿,就一会儿。”
尹崧又抿了下嘴,笑着说,“我不赶时间,你慢慢聊。”说完,他拍了拍唐施诗的肩膀,像是给她鼓励似的,示意她快走。
小师傅转身带着唐施诗走进了寺外的一处偏门。这个时间,景区都闭园了,他们只能从侧门进去。
仍旧是几经转弯,又到了那个挂着一张小小的“方丈”牌匾的院落门口。
“请进。师傅在等您。”小师傅伸出手,示意她自己进去。
唐施诗有点害怕,这大晚上的,寺里也没有警察或者安保人员,她一个女孩子单刀赴会,总觉得有点没底。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尹崧跟着。只是,事到如今,硬着头皮也得进去了,毕竟人家方丈在等着。
她点头说声“多谢”,脚往前一迈,颇有舍身取义的英勇。
现在已经是五月天气,早晚温差大,夜里的寺庙静的可怕。不过灯光还是足够的,她迈过门槛,一抬头,就看见有一个身材瘦长的男子站在院子当中,也不敢胡乱猜测,只能走近去看。
那人听见动静,转过身,正是一个四十来岁样子的中年男子。因为身材过于瘦长,显得他十分的单薄,身上披的袍子明显空荡荡的。
“不好意思,打扰您,真是对不住。”唐施诗一向不怎么会客套话。要说油嘴滑舌确实有点小聪明,但一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她有点心虚,不,是非常心虚,所以说话都不敢大声。
“不碍事。外面有些冷,不过出家人的规矩,只能怠慢了。”那人说完,自己就坐在了身旁的石凳上。
唐施诗一看,立刻识相地走过去,也坐下了。
“请问,施主是来找孩子?”那人也很直接,没有绕圈子。
“是是。对。emmm,对不起师傅,不,方丈,真是不好意思。话来话长,我想找那个小孩,有重要的事情。”唐施诗不知道怎么解释,一下子急的出了一身汗,头上也冒出了细细的汗珠。
那位师傅也不置可否,只是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的眼睛。这个神情,令她联想到在莫高窟里见到的那些半眯着眼睛微笑的菩萨。她心想,看起来是个好人,毕竟是方丈,总不会骗我吧。
“施主跟这个孩子是什么关系?”他一针见血。
唐施诗愣住了。果然,不论如何,到最后总是要面对这个问题,她的头瞬间变成十个大。该怎么解释呢,她陷入为难。沉默了约有一刻钟,那师傅也不烦,就是静静地看着她。
“师傅,我跟你说,是有点离谱,我说了你可以不信,但是,但是......”她还没说完,方丈就打断她。
“不碍事。你决心要说,自然不会说谎。”他摊开手,示意她但说无妨。
唐施诗再一次,像跟大老王讲故事一样,又重新一字一句说了来龙去脉,只不过省去了诸多和大老王、黄玫瑰有关的细节,只说到了徐怀卿和文新子的事。她说到最后,越发小声,一边说一边偷偷看方丈。
那位方丈师傅依然是慈祥的眼神,一点也没对唐施诗的故事感到惊讶,他非常淡定的坐在那,甚至都没有提问一句。待到唐施诗说完了,他才微微的点头。她有点尴尬,只能把眼神放到别处。
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边有一圈石灰砌的圆形花坛子。这个季节没有什么花,只是一些青草冒出头,迎着稀疏的新叶间漏下的灯光和月光,微微随风摆动。
唐施诗好像闻到了檀香似有若无的飘过,心神忽然安稳了。
方丈师傅也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到,“那孩子,是个聋哑儿。”
“啊!?”唐施诗没忍住,身子往前倾,张着嘴巴不敢相信。过了两秒,她反应过来方丈说的话,吐了一口气,脊背一下子软了,只得趴在石桌上,左手支着头。
方丈告诉她,那个婴儿出生不到一个月被丢在寺门口,被早晨打扫的弟子抱回来。当时天气尚冷,估计是一大早才被遗弃,不然隔夜的话可能已经冻死了。他们当天就报警,带去了医院检查,除了先天聋哑以外,没有任何问题。警察联系了当地福利院,但是福利院的人不是很情愿接收。
后来去福利院办理手续的,是他的弟子净岚。据他说,工作人员一直暗示,这样的孩子没有人会领养,放在福利院的话,可能直到成年,都只能在这长大了。净岚不忍心,于是四处找了亲戚朋友去问,也没人愿意领养。无奈,那孩子现在还在医院,因为太小了,福利院一直拖着不想去接。
“师傅,我......”唐施诗想开口说点什么,却停住了。
方丈摆摆手,继续说到,“放心,等他长大一些,净岚会收养他。这里多年没有新弟子了,能不能与佛结缘,看他自己的造化吧。”他顿了一下,“施主,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唐施诗想了一下,满脸无奈,只能要了净岚的电话。至少明天,她要去医院见一见。是或者不是,就在此一举了。至于方丈师傅说的有没有佛缘,您可放心吧,他与佛太有缘了。大老王说他能活到90多岁呢。折腾半天,唐施诗忽然一下子累了,眼皮昏昏沉沉的。
“铃铃铃”电话突然响起来,是尹崧。
“怎么样,我看你进去很久了,没问题吧?”
唐施诗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到,“没事没事,没问题。我就要回去了。”
她不知道怎么跟方丈师傅告别,犹犹豫豫半天没憋出来一句话。师傅倒是大大方方的站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唐施诗像烫了屁股一样,赶紧弹起来,局促地伸出手,又觉得不妥。
“不碍事。施主慢点走,让小弟子带你回去。”说完,他还是微笑地看着她。
唐施诗看着他,眼睛微微闪了一下,把话咽下去,对着他鞠了一躬。她转身往门口走过去,一边走一边竟觉得有点不舍。好久,没有人能听她说这一堆荒谬的鬼故事,甚至连质疑都没有,就只是静静地倾听。
她正走着,突然放慢步子,转回头对着方丈说,“师傅,那个,以后每年端午,我能来一趟吗吗?”
他仍旧立在那,像一尊本来就立在那里的雕像,微微点头。
唐施诗出了门,对着那小师傅说,“我记得路,我自己走吧。”刚说完,就看见远远的,有两个人走过来。一个大高个儿,一看就是尹崧。另外一个,估计是景区的工作人员。
小师傅见状,也没说什么,告辞之后就进了院子。
一切重归安静。寺庙的夜深了,灯光只留下角落的几盏。院子里的门窗虽然旧了,但室内还是装饰的相对完好,也有着现代化的一些用品。
小弟子坐在桌前,一边摞着经书,一边问,“师傅,您为什么跟她说了那么久?”
那男子微微一笑,“与佛有缘。”
“哦。”那小弟子显然没懂,但他懒得再继续问,想着早点收拾完快回去睡觉。
那边尹崧和唐施诗走出景区,工作人员打了个哈欠。他也要下班了。
“你还好吗?”尹崧开口问她。
“嗯。”
“你是不是还带了行李,放哪里了?”他看这个时间,也不适合再开车回郑州,想着不如对付一下。先把她送回酒店,自己再去找地方住。
唐施诗这才反应过来。行李还在车站!
“哎呀!我这记性,东西寄存在车站了。”她刚说完,才明白尹崧的话里的意思,赶忙又说,“真对不起,害你跑了一趟,现在有点晚了,你还要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