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南海虹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群英会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群英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叶子,吃石头鱼来了?”金风清对站在门口的叶品卿笑眯眯地说,“大厨请来了,活的石头鱼也送来了,只待客人登门。”

“金爷,这兜子和乐蟹您收着,——前天吃着觉得不错。”叶品卿把一网兜螃蟹递过去。

金风清把和乐蟹送进厨房回来,二人坐定。

“和广厦公司的事儿办妥了?”金风清问。

“齐活。”叶品卿兴奋地以拳击掌。

“那成。”金风清打开折扇,慢慢地摇着,“前儿个你说的那事儿,我琢磨了下,决定以房产抵押出资金,再加上杠杆,干一把。不过咱丑话说到前头,你得有个担保,不能亏损。”

“没有问题。我让公司给您出具担保书。其实这房产证也不是去银行抵押放款,就放在公司,公司划出钱来由您操作。”

“也就是说给我带上紧箍咒,不能不上心干,又不能蛮干。是这码事儿不?”

“江湖上都知道,金爷您是个最讲诚信、最看重清誉的前辈。”

“我不能把一世清名自己给毁了吧。”

“那是那是。”

“那好,这事儿就说到这儿。”金风清话题一转,“今儿个给你介绍两个当地的朋友。”

“金爷,您才来海南多久就有当地的朋友了?”

说话间,门外响起了赵小茅和徐大卫的声音。

“老爷子,我们来了。”

“来,我来给你们介绍。”金风清说。

“你们怎么来了?”叶品卿惊奇说,“怎么是你们?”

金风清和叶品卿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

“你们认识!”

于是——

叶品卿讲了与金风清的往来。

徐大卫讲了三人是华琼高中的校友。

金风清讲了赵小茅对他的帮助,又讲了赵小茅在医院里救助人的事情,末了还摇着折扇,说书一般地把徐大卫打人的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赵小茅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原来大家是老朋友了。相聚恨晚,相聚恨晚。”金风清“啪”地收起折扇,高兴地说,“今儿是个好日子,可得好好地聚一聚。我也得以好酒好菜招待一下我的这几个小友。”

“老爷子宴请,我们加两个小菜。” 赵小茅站起来说,“我和大卫去厨房。”

“哎哎,都别动,坐着,坐着。今天请的大厨张罗。”金风清赶紧阻止。

“老爷子,小茅说您的烤箱高级,我想试用一下,看看能不能亮个绝活,做个烤鳗鱼,行的话我们也买一个您这样的烤箱。”徐大卫拎起两个袋子要去厨房。

“以后有的是机会。”金风清拦着。

“那好吧。鳗鱼已经拔过刺,也腌好了,我给师傅送过去就来。”

赵小茅拿出两份房产证,递给金风清。

“老爷子,这是我们的两套房。一小套是公司奖励的,另一套大的是听了您的建议买的,再多就没有了。您看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可以帮到您?要不要把车子的发票给您?”

金风清假意拿起房产证观看,用房产证挡着脸,偷偷给叶品卿使了个眼色。

叶品卿暗暗点了下头。

“不用了,这就挺好。”金风清放下房产证说,“闺女,难得你这么信任我。我要怎么谢你们呢?”

“老爷子见外了。我去看看大卫在干什么,你们先聊着。”赵小茅说着,站起身去厨房了。

“这小两口勤快人儿,实诚人儿。”望着赵小茅的背影,金风清感叹道。

“听您刚才讲的,他们还是侠义之人。”叶品卿也感叹道。

“可不嘛!”金风清把房产证递给叶品卿,“现在他们有难处,咱要是坐视不管,那成什么人了?可要是直接帮,他们肯定不会接受。”

“是。听马千里说赵小茅在治病,又失去了工作,我就汇了二十万,他们又给我原路退回了。”

“你行啊,成!真够意思啊小叶子。”金风清夸赞道。

“比起人家两口子,我还是差不老少。”

“要想让他们接受,还得要有绝招才成。”金风清狡黠地一笑,“这回就看你和我了。”

“金爷,您放心。他俩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定办圆满!”叶品卿把那两份房产证放到自己的包里,说,“这证我拿着,不抵押,从公司直接划款,就是走个过场,不论赔赚,证还是他们的。当这个家儿,我还行。”

“小叶子,这会儿你不说那什么‘不出钱就不上心’的话了?”

“金爷,是我格局小了,小了。惭愧!。”叶品卿挺胸拱手,一脸正色地说道,“这回,咱爷俩都要上心了。”

“要说起这人哪,都有利我的一面,这是很自然的。作为种群的个体,如果他不去占有资源,就活不下去,那么整个种群也就不能得以延续。如果完全只顾自己,没有利他的一面,不互相关心、互相救助,那么这个种群就不能很好地发展进化。当然,也有一些个人,为了侵占他人的资源,不顾公德甚至採取恶劣手段,那就是害群之马了。对这号就应予以清除。”

“金爷说得极是,符合自然法则。还是您老有大智慧。”

“菜来喽。”赵小茅用托盘端上了几盘菜,一边摆在餐桌上,一遍招呼,“过来入席吧。还有几道菜,我再去端。”

“松花变蛋,小肚熏肠,酱牛肉,五香花生米,典型的老北京待客风格。”叶品卿一一指点着菜品,“是不是还有北京烤鸭。”

“有啊,当然有。这里的北京烤鸭不是你引进的么?”

正说着,赵小茅又端上来一盘菜。

“熏鱼?”叶品卿立刻凑上去,仔细看了看说,“这次不是人工饲养的金鲳鱼了。”

“带鱼。”赵小茅说,“昨天刚上岸的,闪着银光的新鲜带鱼。”

“跟我上次吃的不一样。”叶品卿凑上去闻着,“有花香味。”

“按你的建议改进的,这次用的是泡过干桂花的白兰地。”赵小茅有些得意地说,“大卫的点子。”

“贤侄呢?”金风清问,“怎么不过来?”

“正给大厨讲熏鱼配方呢。”

“快拦着他,留一手,留一手。”叶品卿转头看见徐大卫端着两盘菜过来,着急地问,“你把熏鱼配方告诉他了?”

“啊,怎么了?”

“知识产权一定要保护,要收费。”叶品卿郑重地说。

“我主张知识免费。” 徐大卫满不在乎地说,“再说了,我也不指着这个发财。”

“唉,这次就算了,以后可不要再对别人泄密了,大卫你把配方转让给我。你刚才说的绝活烤鳗鱼也有特别之处吧?”

“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的步骤就是把腌好的鳗鱼切成段,用竹签定型,过一下蛋液。再把面包糠和白砂糖碾碎,和地道优质的陈皮粉混在一起涂抹在鳗鱼背上,进烤箱大火烤。这样的鳗鱼吃起来是背部酥脆,腹部软嫩,香甜可口。”

“还没告诉大厨吧?”

“没有。”

“好!”叶品卿一拍大腿,然后搓着双手说,“唔,突发奇想,我要投资成立一间烹饪创意工作室,专门研发一些迎合时代的创新菜品,再发掘那些濒临失传的有市场价值的传统菜,形成知识产权商品,出售给高档饭店。好项目。清朝有袁枚《随园食单》,现代有本人《品馐卿谭》。有的搞,有的搞!”

“好了好了,生意经以后再谈。”金风清指了指桌上的一坛黄酒,拿过来一个晾水杯,“都坐下吧,小叶子开坛倒酒,倒在这个大号的晾水杯里。”

“金爷,为什么叫我干?您老人家这,有偏爱不是?” 叶品卿埋怨道,“左一口闺女,右一口贤侄,我就是个外人。老话儿说的对,‘是亲三分向’不是?”

“人家俩人儿都忙活半天了,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