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潜笑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一件要紧事来。欸,主君这头儿既然允准了,我这边将几件麻烦事料理完了,就要启程回去。哼,老头子急着卸担子去逍遥,我偏不早早回去,就是要急他一急。不过,我这一去一回,再回转来,少说也要大半年工夫,你可不要想我啊。”
孟闻渊却问道:“还有什么麻烦事,是主君交代的么?”
越潜叹道:“你怎么满脑子都是‘主君’,没有他,咱们自己的事还都不办了吗?”
孟闻渊道:“你这个人,人家问你一句,你就要反问人家一句。”
越潜笑道:“嗳,‘人家’~~”
孟闻渊拔脚便走。
越潜在后面笑道:“好了、好了,知道你是想帮我。你若是今晚能出来,‘亥时’咱们老地方见。嗳!不用穿得像做贼一样。”
孟闻渊头也不回地走了。
------
因为有元春省亲这一件大事,贾家两府上下已忙了大半年,一并连年味儿都给冲淡了。
虽是各样事都还依着旧例操办热闹着,可人人都知道,今年的除夕已不算是最大的事,半月后的元宵佳节才是要紧中的要紧,所以各人在年节上竟有些罕见的心不在焉起来。
可不管其他人如何,有些人都仍是极重视过年的。
王嬷嬷说,除夕守完岁,就是又过了一年了。
虽然还不到姑娘生日的正日子,却也是大了一岁了。
她看见姑娘又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长大了一岁,比什么都高兴。
大年初一早上,王嬷嬷早等在外面。
等黛玉和秦雪一起身,她马上带着满脸笑意走进来,一手一个,将小小的橘子瓣和干荔枝塞到她们嘴里。
秦雪还记得头一回跟王嬷嬷一起过年的时候,早上才一睁眼,嘴里就被塞进冰冰凉凉的橘瓣,简直要被吓死,差点就被呛到了,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就要找痰盂,王嬷嬷却怎么都不许她吐出来。
这是王嬷嬷家乡的习俗。
橘子是“吉”,干荔枝是“利”。
王嬷嬷每次都是天未擦亮就起来守着几个孩子,只为讨个新年“大吉大利”的好彩头。
看她这样一派天真的坚持,秦雪也被她感动到了,以后年年都很配合。
果然紫鹃、春纤都进来笑道:“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黛玉拢了拢头发,笑道:“我起迟了,还没同嬷嬷、姐姐们拜年。”
说着就要起身。
丫头们忙七手八脚地上来按住了,都笑说使不得,又替她梳洗装扮起来。
王嬷嬷那边也将秦雪拎了起来,让她快点洗脸去,笑道:“一样的也是做丫头,能做到你这个份儿上,也是前世修来的了,天天睡到这个时候!”
秦雪洗漱毕,回来见王嬷嬷正将一个装满橘子的果盘摆在黛玉床边的一个小几上,又左右略略调整着,力求更好看些,便笑道:“方才起来便已吃了那个,还不够?”
王嬷嬷从盘中拿起一个橘子,认真地道:“嗳哟哟,谁还有嫌福气多的?正是要多多地摆上才好。我同你说,这个橘子同往年的还不一样呢。厨房的柳嫂说,这个是专程打从福建府运来的,正经是‘福橘’呢。”
秦雪顺手剥开一个,往嘴里一丢,酸酸甜甜的,真是好吃。
一面就笑道:“好、好,福橘福橘。吃了福橘,都福福橘橘的啊。”
王嬷嬷往她头上轻轻拍了一下,道:“大过年的,你也多少像个人罢,别总说些人家听不懂的话。喏,你也跟着你姐姐们学几句吉利话儿,讨个好彩头儿,多领些赏钱,不好么。”
秦雪吃着橘子,哈哈笑着,心里却有些酸涩。
这里果然没有人懂我的梗啊……
又是怀念在现代刷下饭视频的一天。
一时黛玉妆饰毕,走过来挽着王嬷嬷的手,两人说笑一回。
即便是已经一起生活了四五年的时光,秦雪仍然时常被黛玉惊艳到。
贾府为了让子孙辈惜福养身、好养活些,便不肯叫小孩子们奢侈过费,平时家里的姑娘小姐们虽也养尊处优,却也总以家常衣裳为主,也不好用那些名贵的首饰头面。
过年的时候却是特例,连底下的丫头们都可穿得漂亮些。
一屋子人都是精精神神、鲜鲜亮亮的,长辈们才欢喜。
黛玉这条樱桃红罗绣海棠花纹裙子还是为过生日做的,平常鲜少拿出来穿。
此刻她穿上身来,真是令人眼前一亮,自然又引得众人交口称赞一回。
外头有些说话的声音。
王嬷嬷笑道:“这必是来拜年的。”
说着便与春纤两个出去接着。
来人扶着莺儿的手,果然是宝钗来拜年了。
黛玉忙迎上去,两人挽着手坐下说话。
紫鹃等忙去捧茶、捧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