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那个副院长就说了,他说峨眉山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就是没有新剃度的,一般峨眉山如果有新剃度的话,那么肯定法师会给你讲,你去上佛学院去吧,佛学院是个干啥的地方呢,它就是个系统培养僧才的地方,所以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大家想一想,为啥有好几年没有新出家的人了?因为我们很多人还是放不下。现在是这样,也不愁吃,也不愁穿的,对吧?搞点啥不行吗?搞点啥都可以维持生活。另外,你想修行也两不误嘛。其实在家修行和出家,差的太远了。我讲这个话,我不是按人讲啊,我是按环境来讲。出家的这种修行环境很好的。只要你想修啊,出家的环境是很好的,因为他是单身,对吧?他远离世俗嘛,远离家庭,远离世俗。
人啊,往往都是住相生心的。你看,我们一讲都叫因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不是我们的境界,那是六祖大师的境界,我们没有那个境界的,我们都是因有所住而生其心的。你看,成都是这样子的,成都离那个峨眉山也没多远呢,有个100多公里吧,你去过就知道了嘛。离乐山要100多公里,反正没多远的。说几年都没有新出家的人了,我还在纳闷这个事情。后来啊,慢慢慢慢找到答案了。他为啥是这样子的啊?为啥好几年都见不到新出家的了。成都是这样子的,你去过成都文殊院,你去过就知道了,成都文殊院。那个大街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僧人,因为成都那个地方是显密道场,是属于显宗和密宗都是云集的地方。
密宗我们不说啥啊,咱们就说我们汉传佛教的。汉传佛教的一般在大街上,你能看到的出家人都是补丁落补丁的。嗯,你看补丁落补丁啊。我我们现在这个修行环境,它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大家都是住相身心的,大家不是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家都是着相生心住相生心的,于是人家就给你装相,来表法,他就是修行人。你看,我们讲,你过个脑子想一下,哪一个人能把衣服穿成那个样子,全都是补丁。你是干啥去了?你跟我说你天天在家,你天天在地上驴打滚呢,是不是?是不是天天在地上驴打滚啊,才能滚出那么多补丁出来啊,现在我们人的劳动生产力是很低下的,基本上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都是都是成品和半成品,不是像古时候了,对不对?
1983年才落实了宗教政策,90年代还没啥出家人啊?2000年以后,寺庙才慢慢开始往上兴盛,筹建起来的寺庙才开始多一点,就是二零一几年的时候,寺庙开始陆陆续续特别多起来的,很多村里的小庙都恢复起来了。不是,你到底干啥呢?能把衣服穿成那个样子?对不对?那只有一个情况,就是装那个样子。明明那个衣服,他没到那个程度,他非要给你弄,没有破烂,他都给你补个补丁啊。来告诉大家,你看,我就是修行人!
其实修行是啥?修行,修行是讲缘起性空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讲成佛,都成佛了,都是那个样子的。缘起它不一样。缘起不是都是补丁,落补丁那个就叫真和尚,不是这个样子的,就像佛陀时代,你看那个缘起有啥?缘起像观音菩萨,是婆罗门的大贵族,假设他们家人是大富长者。对吧,就是王子,那个里面比比皆是王子,贵族比比皆是的,还有个杀人狂魔,比丘里面原先就是杀人狂魔。央掘魔罗嘛,还有那个妓女出身的莲花色比丘尼嘛。
我们讲修行,它是每个人缘起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是说都穿补丁落补丁才叫修行。你那在装样子作秀了呀,你知道吗?装样子作秀啊,就是你可以把人的一时能糊弄住。大家就觉得,修行师父真不容易,那就赶快给钱,你是确实有钱了对不对,你看着你看着补丁落补丁的,其实那庙建的一个比一个大,真的。像就像大悲寺,也是一说不设功德箱的,功德箱都不设的。它原先是几间小房儿,你现在到大别寺再去看看去。不设功德箱,快成一个城市了。
你看啊,像他这种表法,你表出来的法,年轻人就不好意思出家了,真的,大家相信我说的,我们有很多年轻人呢,他是看穿的僧服很庄严,他出家的,就像阿难尊者,就是看到佛非常的庄严嘛,有32相,他才出家的。你叫那些年轻人,因为你这个老辈儿都表这个法,都是补丁落补丁。年轻人他就觉得原来这就是佛教,他就不敢迈出这一步的,他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有的人你根本都不懂佛法的,我打个比方,那时候我在苏州啊,你看苏州,苏州有个三铁,说有三个老和尚被称为三铁,一个是西园寺的。一个连山寺的,还有一个是寒山寺的,三个方丈被称为三铁,一个叫铁嘴,第二个是铁笔,还有一个铁算盘,就是这三个老和尚,真是就是在当时那个佛教界啊,这个南方佛教都是非常出名的。其中一个老和尚叫明山老和尚,你可以看他提过很多次的,明山老和尚是怎么回事啊?他是这样子的,他是连山寺的方丈。灵岩山那个供养特别多的,他可以把这个供养分的很细的,而且每一个僧人都能接受到这个供养的。这个老和尚,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老和尚。你看,这个老和尚是这样,他每次代客的时候,他的那个僧服啊,既合体而且熨的是平平整整的,穿的非常的庄严。
这个老和尚怎么说啊,这个老和尚是这样子的,他外面那个僧服就是熨的很平整,非常的庄严,出门的时候,它那个里面的内衣和内裤。烂的就特别烂的,特别烂的。他说我外面这身衣服是给谁穿的呢?是给佛穿的。我里面这身衣服是给谁穿的?是给我自己穿的。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啊!对不对?外面这身衣服就是给外人看的嘛。你看我们家里面的衣服,内衣内裤,内衣内裤是真的那种越旧越破,纯棉的那种,那种穿着舒服。你这才是佛法呀!这才是道啊!你看,所谓的道,是讲有他不住他,不是说道都是为了表法,都在那弄一个某个相出来的,叫大家就是着相,你着相的这种情况就变成了大家喜欢着相,你在这个地方装相,那么就变成了什么呢?
就变成了大家喜欢看戏,你喜欢演戏,那培养出来的那是啥呢?培养出来的都是吃瓜群众啊,对不对。你看,你补丁落补丁的衣服,谁跟着你学嘛?你告诉我有一个在你屁股后面跟着学嘛。我们这个佛法不拿来学的话,那你这个佛法还有什么意义呢?留存于世还有什么价值呢?对不对?我这一说又说远了啊,就是这个问题啊,就特别多的,真的问题特别多的,然后咱们再回到这个他这个提问上面吧,他说他要感受这种初禅。
感受初禅啊,我们太多的东西放不下了,真的就是说啊,我们接触的那些原教的思想特别多的,其实像《妙法莲花经》啊,《六祖坛经》啊。这个《涅槃经》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啊,这个都是原教的,就是高端的经典。高端的这个一般给法身菩萨讲,是很受益的,但是我们是这样子的,你看就是说往往这种经典它是这样子的,它破妄不足,它显真了嘛。但是,破妄的力量不足,破妄一般是刚开始,破妄可以的,就是刚开始佛教的东西是专门破妄的,比如说阿含时,方等时。
我们在破妄上面就是太缺火候儿了,所以还始终在活在虚妄当中的。你要活在虚妄当中的话,你你连法都没遇到的,真的佛法就必须要破除虚妄,开显真实的你,你都没有破除虚妄的话,他这个问题就特别多的。然后,你再去实修,想达到实修的这个境界,简直是差的太远了。真的,简直是差的太远了。就像有一次是这样子的,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禅修嘛,不是禅修,是那个念佛佛七呀,参加一个佛七。当时呢,打了七天佛七啊。后来那个大和尚也做开示嘛,他就说,“你们经过7天,对吧,刻气求证啊,精静念佛,你们有没有信心?”大家都在那儿,声音大的很。有!有信心啊!然后,大和尚又问了说,“让你们现在去往生,想不想去?"全部都人在那,好大的声音在那儿吼着,“想!”然后,大和尚又来了句,“把你们家的票子、钱、车子、房子、孩子这通通都放下了,我们去往生,要不要去?”
一句话,鸦雀无声啊!一句话是鸦雀无声啊。然后可能停了有个半分钟吧,有一个女的说想去,只有一个喊他想去,所以成就的人比较少的。其实,这一个想去的人,他是怎么回事儿呢?他的缘起肯定是命很苦的,真是活够了。对不对?就这样,你叫他放下一些东西,他还是放不下的,还是舍不去,放不下的。但是他思索了,思索了有半分钟,他来了一句,后面只有他一个人来了一句,说想去想往生到西方极乐去。这个就是修行的现状,修行的现状啊!
所以啊,你要想到达那个初禅的境界啊。其实,我讲这些东西,大家也不要气馁,不能说我们认识自己的这个现状就气馁了,非要学那些鼓励性的佛法,我们才有劲儿,不要这样子。修行上更多的都要回光返照,就要看到自己目前的处境,目前的现状。我们只要记住啥呢?你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就行了。慢慢来的,真的慢慢的来的。随着日久天长的熏修啊,对吧,很多东西你能慢慢把它……我们需要是是长期的熏修啊,慢慢的对有些事情,甚至很多的事情,能够把它真正的能够看破,能够悟到,把他放下,你才能达到这种初禅的境界。他需要功夫的,需要时间的,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