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巫师的帷幕 > 第3章 第二章-杜鲁门与无姓氏的臣民

第3章 第二章-杜鲁门与无姓氏的臣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即便奥尔加·杜鲁门的故事是从有记录的第一位巫师开始说起的,这段往事也不算漫长——毕竟奥尔加将巫师的起源定在了第一位杜鲁门巫师身上,如此一来,巫师的历史便不如森林间一棵巨树历经的岁月来得久远,也不如河底的一块顽石存在的时间要悠长,若将其中的时间铺平、以人作为时间单位来细说,那么,巫师的历史在此时只贯穿了五代人。甚至,这段故事远比加尔文想象的要短太多了,他原以为巫师的历史应当是漫长到至少要花上一天一夜才能道尽——可实际上,奥尔加只用了半个夜就说完了。

如今巫师最初的存在已经无法考证,其存在实在是太过漫长和深奥,寻找巫师的本源不比核实大地的年岁轻松多少。因杜鲁门是第一个将巫师的存在流传下来的家族,所以,若要为巫师的历史设立一个源头,那杜鲁门便是那个最无可置疑的开端。

杜鲁门是个相当奇特的家族,这个家族既不耕种也不放牧,她们依靠酿酒和腌菜的手艺发家致富。靠着这门手艺,杜鲁门在本地几乎算得上是富甲一方。在最早的巫师那亚列·杜鲁门出生时,杜鲁门家的财富已经积累得叫人心惊,她们将庭院修得极大,屋檐下堆满了一罐又一罐的腌菜。大人们对往来的商人兜售自己的酒和菜,孩童则在父母和往来的商人交易的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玩具。这些玩意儿多是些对商人无用的花草石木,于年长的人们而言,它们只是交易过程中的一个添头,但对于孩童来说,这些东西隐藏着无与伦比的趣味。杜鲁门的孩童们将这些无用的东西搭做堡垒、充当兵卫,在家里进行没有伤害的斗争。

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亚列是孩子中的一个异类。她从不沉迷于虚假的冲锋,只是抱着被子坐在自己的兄弟姐妹边上静静地盯着她们手中的东西出神。这般状况持续了许久,在大人们劝告那亚列加入自己的血亲们无果后,那亚列的祖母将她叫到了自己跟前。这个老人颇为担忧地问自己的后辈:“那亚列,是有人欺负你了吗?”

“并没有,祖母。”那亚列回答。

这下她的祖母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那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呢?”

那亚列依旧抱着自己的被子,她一字一句认真地告诉祖母:“我感觉那些东西里有许多跳动,我总感觉一旦我触碰它们它们就会消失。如果玩具消失了那大家就没有东西玩了,所以我还是不碰比较好。”

“怎么会呢。”祖母只觉得那亚列的话是童言无忌,“怎么会消失呢,不用担心。”

可无论长辈怎么说,那亚列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太过坚定了,以至于年轻时能和往来的商人争论不休的祖母有些头疼。最后,祖母做出了决定:她带着那亚列到“玩具堆”边玩一会儿,如果真的有东西消失了,那她会将消失的部分补上,那亚列的姐妹们不会因此损失什么。得到了祖母的保证后,那亚列才坐到了玩具边。她伸手拿起那些杂乱事物中让她感受最为强烈的几个——这先天的巫师在无用的琐碎中精准地找到了巫术材料,在材料被握在手心的刹那,那亚列脑海中被掩埋的咒文开始翻腾。

那亚列开始不受控地歌颂、尖叫,这个小小的孩童口中发出哨般的呼嚎。杜鲁门的祖母被那亚列吓了一跳,她大声地呼喊那亚列的名,并且试图控制住自己的孙女。祖母的呼喊没有让那亚列停下,反倒让好几位长辈来到了庭院前,在众目睽睽下,那亚列施行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巫术。亲眼目睹那亚列的施展、并且在后来通过学习成为了巫师的那亚列的姨母这样记载:“……我还记得那一天,那亚列疯了一样,嘴里不断地往外溢着无法听懂的话语。她那时候还小,手掌也不大,几乎包不住什么东西,所以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手里的东西在她停止尖叫后无影无踪了。什么也没留下,那些东西就这么消失了。同时,她坐着的地方起了霜,最后霜凝结成了指节高的冰。那么高的冰即便是在冬天的庭院里都很难见到,而那时候还是夏天。我们所有人都吓坏了,更别说那亚列。那亚列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起来,好像这样她就安全了……”

需知,杜鲁门家族有着一种如今的巫师难以理解的亲缘羁绊,她们相互依靠、相互庇佑,似乎除去死亡外,没有事物能叫她们分崩离析。若那亚列身上的事出现在了一个寻常的家庭中,她极有可能因这罕见的天赋而被亲人恐惧,更有可能被赶出家门,亦或是秘密处以私刑;但那亚列生在杜鲁门中,在这个由血缘编织的亲密茧房中,长辈们内心升起的更多是担忧。

起先,那亚列的母亲和祖母一致认为自己的孩孙是遭到了什么侵害才会如此——这怪不得她们,毕竟那亚列第一次施展巫术时的模样确实有些骇人。她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确定那亚列的身体没有经受任何迫害,那次施展也没有令她遭受任何损伤,如此,这些长辈才终于放下心来,她们终于有时间思索如何面对这般与众不同的那亚列。可不论这些长者的内心如何百转千回,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决定保护自己的血亲。那亚列的父母为她在她的同龄人中正名,以免她遭到兄弟的非议,以免她受到姐妹的误解;那亚列的其他长辈们则在商讨后对外宣称她患了病,她们说,那亚列卧病在床、需要静养,她们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幼子遮掩起来,以免有不怀好意之人借机戕害那亚列。

但静养这一说辞只是对外的,在杜鲁门的庄园内,那亚列的生活简直算得上繁忙:尚且年幼的她结结巴巴地解释着自己的奇异之处、教导着其他杜鲁门如何施展它们——此时的巫术还没有自己的姓名呢,杜鲁门将其称为秘术、奥义,又或者是仅用怪诞二字称呼。而在那亚列的姨母——对,正是上文记述了那亚列第一次施展的那位——在模仿那亚列的吟唱和动作后成功施展巫术、且一举成为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学习摆脱愚昧的巫师后,杜鲁门才将巫术当做一种可被继承和学习的知识对待。她们开始书写巫术的施展方式,记录材料的模样,并将其整理归纳。后来,继承了杜鲁门记录职能的巫师学派,被称之为古典学派。

与巫师的历史一样,杜鲁门对于巫术的学习和整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曲折艰辛简直数不胜数。有些杜鲁门因不知巫术材料的具体用量而受了损害,有些杜鲁门因将巫术施展在了错误的对象上导致了悲剧。但好在杜鲁门善于整理归纳,她们在混乱的意外中迅速择出了正确的道路,她们学习、实验、传承,并将这一深奥的秘术命名为巫术。

在学习巫术的过程中,对杜鲁门而言,最大的阻碍便是巫术材料的稀缺。过往商人带来的花草石木根本支撑不起一个家族的学习。在几番争论下,杜鲁门最终决定委托周边的居民为自己寻找那些特殊的材料:她们将巫术材料的模样绘制出来,并交由村民们辨认和寻找,因过去杜鲁门一家友好待人,这些质朴的农民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过了这项任务。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过问杜鲁门一家这些东西的用途,人们只是高兴在日常的狩猎和放牧之余能有更多的赚钱的机会,只有极少数的人疑惑杜鲁门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花钱将收购这些无用之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仅有的疑虑也逐渐消散了:为保护自身,成为了巫师的杜鲁门不再出门,而没有巫师天赋的那部分人也减少了外出的频率,在人们心中,杜鲁门内或许爆发了一场家族性的急症,那些草木则是用于治病的草药。再之后,杜鲁门遣散了为数不多的仆从,并尽可能地将自己隐秘了起来。依靠着过往累积的财富,杜鲁门沉默地扎根在了村庄的西南角,巫术在看似沉寂的宅邸中发酵。在无人知晓的时间里,岁月静悄悄的,森林的巨木内部攀上了太多圈纹路。

自那亚列·杜鲁门后,每一代的杜鲁门都会出现一到两个天生巫师,余下的杜鲁门内也有一半具有修习巫术的天赋。天生的巫师们和那亚列一样,她们尽可能地将自己头脑中的巫术记录下、教授给其它亲人们,拥有天赋的巫师则以身继承这些学识;至于那些毫无天赋、终其一生都只是普通人的杜鲁门,她们将生命奉献给了传承学习这一过程中最无趣也最繁琐的部分,即整理和归纳他人的经验。

当巫术在杜鲁门里出现后,杜鲁门便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巫术这一似乎永无终点的奥义中,她们鲜少和人构成婚姻关系,更别说生育。在极短的时间里,杜鲁门人数便停止了增长。当那亚列的孙辈达尔克·杜鲁门掌权时,即便每个杜鲁门分到两间房,庄园内的房间也会剩下一半无人居住。因此当达尔克说要卸去无用的房间内多余的装饰、将它们改为书房存放材料和巫术的笔录时,没有一位杜鲁门提出异议。她们似乎早知自己的家族无法绵延太久。

达尔克·杜鲁门三十多岁时,一场暴风雪席卷了人们目光所及的大地,世界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雪仿佛是崩塌的云一般永无止境。虽然杜鲁门一家因巫术的存在安然无恙——她们用凝冰术将松软的雪化作坚硬的冰,再用漂浮术将冰块推到房屋外,以免积雪将房屋压垮,以免融化又重新凝结的雪水让人滑倒——但在她们所处的城镇中,有太多人因暴雪流离失所。普通人的房屋被吹倒的树压垮,积雪埋没并浸湿了他们的柴火。为此,达尔克·杜鲁门在暴雪过境后投入了帮助其他村民修缮房屋的工作中——达尔克并不精通巫术,他之所以成为杜鲁门管事的家主,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没人想接手这个苦差事,他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平日里,他最喜欢的消遣是在村庄的周围兜圈子,他喜欢沿着村庄边的小路散漫地游荡。他因此成为了杜鲁门中与外界来往最密切的人。

在帮助村民修理屋棚的间隙,达尔克在眺望远方时发现远处收集柴火的人们正在丛林的一棵树边围作一团。他们似乎发现了什么,似乎在对什么感到诧异。但没多久他们又四散开来,重新投入自己采集的工作中。达尔克对此感到困惑,当第一批采集完柴火的人回到村里后,达尔克不由得扯着嗓子问:“嘿!你们先前在丛林里看到了什么?”

“哦!”一位屠户边走边回答,“林子那边有个人。”

这多少有些稀奇了。这年冬天冷得野兽都不怎么出门,更何况是人呢?达尔克内心升起了许多好奇,他赶忙干完了手中的活,想要去林子里一探究竟。在他往丛林走去时,恰巧撞见了最后一批从林子里采集回来的人,达尔克随手拉住身旁的一个人问:“他们说林子里有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被扯住的农民放下了手中的柴火在路边和达尔克攀谈道:“不清楚,老爷,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总之,有一个人躺在丛林里,他身上有厚厚的一层雪,我们怎么喊他都没反应。我们甚至分辨不出他是不是死了。”

“怎么不把他带回来呢?”达尔克又问,“即便是死了也不该让人躺在外头,万一被野兽吃了可怎么办。”

农民摇了摇头,他面上露出了不赞成的神情:“不,老爷,我们觉得还是不要碰那人比较好。那人衣服上的花纹不是周围人惯用的,我们翻了一下他的衣服,没发现任何文书。这就是一个来路不明的人!这样一个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林子里,又不知因何倒在那儿,这件事怎么想都有些古怪。”

农民的话中隐含着劝告,但对于达尔克这种热衷于冒险的人来说,别人越是告诫他便越是不听,于是达尔克告别了眼前人后头也不回地扎到丛林里去。他按照自己在棚顶上眺望的方向行走,可达尔克实在不知那人所处的具体方位,他只能漫无目的地走着,并时不时好奇地四处张望。别说人了,达尔克连鸟兽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在达尔克打算放弃、想要就这么绕回家去时,他身旁的树猛地将他绊了一下——达尔克下意识回过头去,他原以为是树茁壮的根系将自己给绊倒了,可他定睛看去时,绊倒他的是一只脚。

达尔克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从侧方绕到了树的另一端,不出他所料,那是一个昏迷不醒的人。这人周围还散落了许多行囊,他明显年纪不大,身上的衣服极不合身,过大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有些瘦削。除此之外,男人的鞋子也开了口,这双鞋实在穿了太久,以至于鞋底磨得如树皮般单薄。和村民说的一样,他身上覆盖着一层雪,甚至他的睫毛上都凝着小小的冰锥。男人的嘴唇发紫,脸苍白得几乎和雪融为一体,皮下的血管却是生机勃勃到叫人觉得不安的青色。达尔克蹲在原地注视了男人许久,最终他想,这个人或许的确已经被冻死了。

达尔克有些悲哀地站起身,如村民所说的一样,没有人能为这个异乡人收尸,达尔克也不能:毕竟若之后出了什么纷争,那为他收尸的人必会不明不白地被扯入其中。没有人愿意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人们能做的只是默不作声地离开,给已死之人一点最后的尊严而已。达尔克也是如此。

在站起来后,达尔克沉闷地叹了口气,他一边唏嘘着一边往家的方向走去,可没等他走出几步,一声虚弱的啼哭使得他停下了脚步——婴儿的哭声如同夜里的一声惊雷,达尔克愣住了,他惊骇地转过头,开始奋力地分辨婴孩的哭声究竟是从何处传来。达尔克很快就找到了孩子:孩子就在不远处,在昏迷男人的大衣内侧,在男人的腰后。扯开男人的外衣、把篮子上半掩着的麻布拉开后,一个无比虚弱、浑身长满冻疮的婴孩出现在了达尔克眼前,婴儿四肢僵硬、神情麻木,她的哭声断断续续,由此可见她受了不少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