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便到长公主宴会前夕,是日天清气朗,沈家内宅忙活得很。梁氏和丹姨娘皆为自家女儿操持,挑了上好的穿戴东西。
长公主这宴会已经有些年头,每一年夏天都有。大家心知肚明,是为儿女亲事操持的好时候。
梁氏准备了一身好行头,衣裳是苍南斋最新的款式,首饰亦是苍南斋最新的款式,这些都是京中未售出的好东西。全因梁氏的弟弟,在苍南斋里打理,才得了这些独一份的好东西。
沈若珠试了试新衣服新首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富贵尔雅,又不失端庄气度,她是很满意的。
梁氏在她身后站着,笑容欣慰,“我们珠珠真是个美人胚子。”
沈若珠听她夸赞,心中也骄矜起来。“因为随了娘嘛。”
梁氏替她理了理鬓发,道:“明日啊,定然是光彩照人。”
另一边,落梅院里也忙活着。丹姨娘毕竟是妾室,不比梁氏沈家,不过也将沈若云打扮得流光溢彩。
“唉,明日啊,你若是能压过沈若珠一头,那便叫人开心了。”
沈若云任由她摆弄,兴致缺缺。丹姨娘看不惯她这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生起气来,恨恨道:“你也别摆出这个样子给我看,我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你们。”
她将一支钗插在沈若云头上,道:“我是一辈子做妾,看人脸色,不愿意叫你过这种苦日子。明日宴会可是好机会,你若是能抓住几个贵公子哥儿,将婚事定下来,我也就放心了。”
沈若云叹口气,不想和她争辩,只好点头,“我晓得了。”
唯有沈端玉在院子里无所事事,甚至还浇花。阿杏和她说悄悄话:“小姐,我方才听小梅在议论咱们呢。”
沈端玉哦了一声,“随她去吧。”
沈端玉院子里的小厨房也弄好了,她不必再去梁氏那儿吃饭。
一夜好眠。
沈端玉伸了个懒腰,叫阿杏按原计划把东西找来,她换上,害怕不够丢人,又抓了把胭脂,把脸上糊成个猴屁股似的。
阿杏看得都想笑,沈端玉看了眼镜子里的自己,很是满意。她提着裙角出门,往梁氏那儿去。
梁氏是主母,一应得由她带着女眷们出去。沈端玉到的时候,沈若云已经到了。
她行了个礼:“我来迟了。”
梁氏远远便瞧见沈端玉了,一身红粉配色的,俗气得不得了。她心中忍笑,仍旧端着强调:“好,都到齐了,我们走吧。”
她们一行人,一辆马车还坐不下,遂分了两辆。沈若珠同梁氏一起,沈端玉同沈若云一起。
沈若云话不多,同她打过招呼,便一路无话。沈端玉反正不想说话,正好乐得自在。
待到了长公主府,门前已然停了许多车马,梁氏领着她们交了请帖进门去。那小厮分明多看了两眼沈端玉,想来是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
沈若珠注意到小厮的目光,忍俊不禁,她同梁氏走在前面,悄声道:“这也太没有品味了,白瞎了那些好东西。”
梁氏道:“这不是正好,衬托珠珠。”
沈端玉落在队伍最后面,正好随了她的意。
沈端玉甫一进门,便发出一声好大的惊叹。“哇,长公主府好大啊。”
她这话一出,周边过往的人不由得看了她一眼,见她打扮,更加露出鄙夷的目光。
沈若珠以手帕掩住嘴偷笑,沈端玉似乎意识到这样不太好,低下头去,怯生生地跟上。
坦白说,换一个角度,她定然也会笑的。
她在乡下时,见过那些撒泼的刁钻农妇,虽说学不得十成像,皮毛还是能学到些。
梁氏咳嗽一声,“玉儿啊,你不要如此大惊小怪,旁人会觉得你没见过世面的。”
沈端玉这才了然地点点头,又故作姿态地问:“母亲,我今日这打扮是不是不好?”
梁氏摇摇头:“没有啊,挺好的。”
梁氏已经来过几次长公主府,轻车熟路领着她们落座。左相家的离她们隔了一桌,梁氏心道不好,又小声劝她:“你待会儿少说些话。”
沈端玉似懂非懂点头,“好。”
她们略坐了会儿,陆陆续续来了挺多人。梁氏同附近的贵夫人们闲谈,沈若珠也找到同伴,沈若云也有自己的伙伴,剩下沈端玉孤零零地坐着。
沈端玉起身同梁氏道:“母亲,我想如厕。”
梁氏表情微愣,招呼了一个附近的仆人带她去。
待到沈端玉离开,与梁氏交谈的那位才敢道:“这便是沈家那位乡下来的大小姐?”
梁氏一脸无奈点点头,“可不是嘛,唉。”
夫人安慰她道:“这打扮可真别致,真是乡下来的。想必你也不容易。”
梁氏点头,无奈地笑了笑:“毕竟是后娘,也不能如何。”
她们说着话,忽然听见一阵骚动,从入府的方向传来。
那夫人奇怪道:“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梁氏也看向那边,却瞧见一个不大常见的人。
那夫人脸色微变,“怎么他也来了?不是好些年不见他了吗?”
梁氏脸色也不大好,“我也不清楚。”
她们口中所说的人,此刻正迈着步子走过长廊,广袖宽衣三重雪,仿若天人之姿,一时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