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家里买了大青骡,车子也定做了,是和宋老四一样的油壁车,等二春赶着大青骡将油壁车拉回来,靠山村再次热闹了起来,这是靠山村第一架油壁车。靠山村牛车也只得几户人家才有,其中就有春芽家,如今春芽家里再次添置了骡子,靠山村的人打趣着问宋阿爷下次宋家大姑娘是不是要买马车了。
宋大伯不再收菜,揽了养鸭子这件事,每日里吃完朝食去春芽家里赶鸭子,赶到水田里,今日大春家的水田,明日二春家的水田,就这样一日日赶了鸭子来吃草吃虫子。养羊吃草就好了,靠山村不少跟着养羊的,这养鸭子还真没人跟,鸭子吃得多,没多少人家舍得拿了粮食出来喂鸭子,人还不够吃呢。宋阿爷和宋大伯父子俩各揽了一摊活计,一个是靠山村的“老羊倌”,一个是靠山村的“老鸭倌”。
宋老四去年按三日跟春芽定货,冬天还好,天气热了之后肉放不住,哪怕吊在井里春芽总是不放心,后来跟宋老四商量了改成接受订货,这样做也有个问题,有时候十天半个月没人定,有时候遇上过节,一天能定个几百个。
今年二春媳妇三春媳妇都来,家里应该忙活得开了,柱子又不在家,送货托给二春带着青土走几天,青土就能顶上用了。春芽琢磨着,现在人手多了,是不是开发几个新菜,做熟食比种地赚钱多了。
二春媳妇两个哥哥在靠山镇西面黄各庄,每次过来要走上大半天,家里没什么来钱的路子,全靠农闲的时候到处打短工,自从来春芽家干活,回家也学会了二茬稻,还种了荸荠芋头这些,家里日子好过了不少,每次来都托二春媳妇问问有什么他们能种的,回家种了有了收成还会给二春家送一些来。
年前春芽定了把花生给二春的舅子种,后来想了想干脆又让二春舅子种两亩绿豆,这样春芽就冬天发豆芽就不担心了。二春媳妇的大哥黄大舅接到消息背了一背篓绿豆来说:“平常家里就有种些绿豆,不用占两亩旱地特地种。”
乡下人种地多是种粮食,家里总是要吃的,其他豆子花生绿豆这些田垄边种两行就够吃了,绿豆比高粱贵上许多是不错,可是谁家吃得了那多的绿豆。二春媳妇看着满头大汗赶来的大哥,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带了大哥来春芽家,给春芽看她大哥种出来的绿豆。
春芽听了黄大舅的担心,那了两个银元单给他记了一个账本,每次送花生绿豆来她都收,两个银元是定金,剩余的一季给他结算一次。黄大舅赶忙推却:“这个绿豆是送你吃的,那个绿豆寒凉,亲家妹子你真吃不了那许多。”
“我不是自己吃,我要发豆芽。”春芽好久没有听到这样隐晦地关心了:“大舅哥放心,我不多吃。”
黄大舅这才放心,回去和兄弟各种了两亩花生绿豆。春芽还收拾了豌豆种蚕豆种给他,告诉他播种的时节,说自己吃也行,收了豌豆蚕豆拿来换铜子也行,她都收。
黄大舅歇了一晚第二天便要背了背篓回去,二春媳妇想了想借春芽的牛车去集上买些肉菜再送大哥回去。春芽知道了让二春赶骡车去,牛车慢,赶了集再回去天都要黑了。二春赶着油壁车两个钟头就能到黄各庄,日头还高挂在天上,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悄悄地躲在路边看,等骡车赶到黄大舅哥家门口,黄大舅哥家几个孩子看到二春也没敢出声,一直到黄大舅从车上下来,才有两个孩子围了过来叫“爹”。黄大舅拍了孩子脑袋一下:“还不叫姑爹。”小孩子看了一下二春哄地一声跑开了,“那个,孩子们怕生地很。”黄大舅不好意思的搓手。
二春从车上搬东西下来说:“以后都带孩子去家里,熟了就好了。”二春岳父岳母看到二春过来吓了一跳,赶忙叫大儿媳妇杀鸡生火做饭。
“娘,我带了肉来,母鸡留着下蛋。”二春放下东西说,“我们在镇上吃了晌午饭,肚子倒是不饿,嫂子你给我碗水喝就行。”
黄大嫂连忙拿了一手鸡蛋煮了碗荷包蛋来:“妹婿你先垫一垫,待会就吃夜饭了。”二春看着手里鸡蛋多水少满满一碗,吃了一个鸡蛋喝完了汤,叫大侄子分给弟妹吃。
黄二舅听说二春来了也过来黄大舅家,和爹娘一起围着大青骡油壁车,黄二舅还爬上去坐了一下,看到二春出来问:“这是你买的?”
二春笑:“我妹子春芽家的。”
“你妹子家的?”黄二舅知道春芽,每年春秋都去帮工的那户人家:“好能干的妹子!”
二春在岳家住了一晚第二日装了一车蒜头绿豆回来。至于黄大舅黄二舅怎么分钱他都没管,以往来春芽家里做工,二春媳妇也是只和大哥一个人结账。
今年春芽豌豆蚕豆都种了不少,还有两种叶子特别宽大的菜,春芽也那不清是芥菜还是甜菜,后来吃了一下,有点苦味的是芥菜,圆叶子的是甜菜。芥菜有点苦,别人都不喜欢,独宋阿爷和春芽喜欢,经常炒了来吃。甜菜打汤也好吃,叶子够大,晒菜干也好。春芽自从分了种子出去,自己总是挑新种子来种,好吃来年再种,不好吃收了这一季就不种了,春芽有个小账本,专门记着她种了哪些菜,什么时候种,味道怎么样,后来有人得了去还出了一本书叫《宋氏田园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