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姐弟在县城住了几天赶在育苗前回去了。春芽二月里生日,宋四婶给她做了一身素色的夹袄,平常好穿,宋大伯娘看见了给她做了一件深蓝的大褂让她套在外面。
“你四婶做衣服用好料子,在乡下不耐穿呢。”宋大伯娘将大褂套在夹袄外面,转着春芽的身子来回看了两回才说道:“你也大姑娘了,自己拾掇拾掇,不要总穿你娘的旧衣,你娘本来就没几件好衣裳,哪件不是缝补了几回的。”
宋大伯娘趁着难得日头好,陪着春芽整理旧年的衣裳,实在破旧的拿出来糊鞋底子,还能穿的也帮着改得合身些,春芽穿起来不再像借大人的衣服。宋老根的衣服多,柱子也穿不了那许多,一部分拿出来晒了继续收起来,一部分拿了出来拆了给木头林子做衣裳。
“今儿日头好,回头早点收回去,等入夏再晒一会就好了。”宋大伯娘看着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大半是宋老根的,点点头说道:“你爹好歹留下了不少衣服。”
宋大伯娘拿了破衣和旧衣回去,过了几日给春芽姐弟一人送了一双新鞋子过来,木头和林子一人新做了两套。全家都收拾得有模有样,跟去年比起来好多了,宋阿爷看着孙子孙女,再一次在心里骂了宋老根一次。
很快又到了育苗时节,赵三石一早过来帮着柱子挖土拌糠。二春今年也要育苗,两家并在一起吃饭。二春带着柱子赵三石把力气活都干了,连搬框子这些事也只要青土青田搭把手,没要春芽春苗动一指头。春芽看大家实在辛苦,杀了一只鸡不说,还拿出了糟鱼和酱油肉,酱油肉切成丁和二春媳妇拿过来的菜干一起闷了,又鲜又咸,味道好得很。
两家人育苗花了三天功夫,这几日不是鸡就是鱼肉,吃得青土青田连连问:“姑姑姑姑,还有什么活要干的?”
木头林子跟着青土青田“姑姑姑姑”地叫着,一时欢声笑语充满了这个小院。
苗框进了暖房,春芽不再出门,赵三石也回了家。
“三弟回来了?”赵家也在育苗,赵大嫂捶打了两下酸痛的腰站在院子里休息,赵大嫂怀孕了,干不了重活,只能干些简单的家务活。
“嗯,娘呢?”赵三石看着扶着腰的赵大嫂问道。
“在后院呢,”赵大嫂指着后院:“装土呢。”
赵三石拿了铁锹去后院干活,赵三石娘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今儿回来得早,春芽家苗箱都弄好了?”
“嗯。”赵三石应了一声,埋头干活。赵家人闷声干活,赵三石想,这才是干活得模样,春芽家里干个活还不停说说笑笑,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吃点东西,难怪干活慢呢。
“三子啊,木头林子好吗?”赵三石娘看着埋头干活的儿子忍不住问道,双胞胎鲜少在村里出现,关于双胞胎的闲话倒是不少。
“木头林子都好,能走了,会叫人呢,哥哥,姐姐,爷爷都叫得清楚。木头养得壮一些,林子有点瘦,看起来很机灵,总是缠着柱子抱她出去遛弯。”赵三石看了他娘一眼,将土挖进竹筐里。
“你看他们家对双胞胎怎么样?”赵三石娘细问:“穿的衣服和吃食都说说。”
“现在还是一个人还蒸一个水蛋吃呢,今天只喂了米糊,有股子腥味,兑了羊奶煮的,昨儿个吃的面条,还没有开始吃米饭。”赵三石回想道:“衣服好像是宋四婶做的,宋大伯娘也给做新衣裳了,宋阿爷抱林子多,木头大多时候放圈椅里也不哭,应该是习惯了。”
“你们今儿吃了啥?”赵大哥听说前两天不是吃鸡就是吃鱼,羡慕得很,磨着自家娘亲去买了两块豆腐回来炖。
“今儿吃面,酱油肉做的肉臊子,油香得很。”赵三石回味了一下说道:“二春一家子一起吃的,他们两家一起育苗。”
“三子,下次叫大哥去啊,大哥干活也不赖。”赵大哥听说二春一家子也在忍不住说道:“我是你亲大哥,就是春芽亲大伯哥,给弟弟弟妹干两天活也是应当的。”
赵三石知道家里伙食不好,大哥馋肉了,就“嗯”的应了一声。
“哎,我们这可是说定了啊。”赵大哥又说道,“你嫂子月份大了,下不了地,去帮春芽做饭没问题。春耕的时候你问问春芽,让你大嫂过去帮忙。”
赵三石想到春芽家里两个小的,想也要人便答应了赵大哥:“明儿我去问一问。”
“阿爹,宋阿爷说今年麦子怕是要减产。”赵三石看向一边撒种子的他爹说道。
“今年春上雪多,冻坏了不少苗,肯定是要减产的,就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少纳点税粮。”赵三石爹声音低沉地说道:“整个村子都在育苗,大家都想能找补点粮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