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四将六根筷子放到一边继续说道:“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你们可以上山捡,下面大头就是油和盐。往年我一直帮你们家买盐,就算是粗盐,一年也要买二十斤不止,就是八个银元,还不算春芽用的花椒八角,那个还要两个银元。要是做酱油盐盐菜,还要十斤粗盐不止。”
宋老四点数出十二根筷子出来,又加了两根筷子,柱子看着面前突然冒出来的筷子堆,伸手一个一个数了一遍。
宋老四看着春芽:“不要算阿爷的数,你们家一个月要用多少油?”
春芽抬头看了看宋老四说:“平日里一个月两斤油尽够了,农忙和年根下要多一些,一年怎么着也要三十斤油。”
宋老四看着柱子说道:“柱子你去买的板油,二十五个铜子一斤,买了几次了,你自己算算一年要多少买油钱?”
“阿姐用油多,”柱子挠挠头算了下,“我们可以少吃点油,一年有二十斤就够了。”
“一斤板油只有八两油,”宋老四看着试图消减开支的柱子说道:“就按你说地算,要多少铜子?”
“油不能省,”春芽看了一眼柱子说道,“弟弟妹妹们小呢,不能没油水。”
柱子听了春芽的话默默算了一会说道:“一年十个银元买油尽够了。”
宋老四在筷子堆旁边又放上十根筷子,筷子又高上了一截:“这还只是粮油盐,春芽做菜喜欢放糖,粗糖也要五六十个铜子一斤,春芽一年哪怕只用两斤也要一个银元。”说着在筷子旁边又放上一根筷子。“这些,是你们日常吃的,哪怕你们一根菜一两肉也不买也要花用这么多银钱。”
宋老四停了一会继续说道:“家里养着牛羊鸡,不能一直吃草吃糠,碎米总要一些,黑豆也要一些,去年一直是柱子去买豆子,柱子你说要多少铜子?”
羊可以不养,牛和鸡却是一定要养好的,柱子地头算了下说:“要两个银元。”黑豆倒是不贵,可是柱子要赶了牛车送菜,农忙也要靠牛来耕地,人吃差了可以,牛吃差了可不行,柱子没有少这个花销。
宋老四将堆着一堆的筷子推过去:“柱子你再数数。”
柱子一直默默计算着,如今又数了一边才道:“一共二十七跟筷子。”
宋老四将一堆筷子放到一边说:“二十七个银元,这就是你们一家一年吃饭需要的花用。”
宋老四看着柱子说道:“说完了吃再说穿,你们自己今年没有添置新衣,新衣不是伯娘给你们做的,就是四婶给你们做的。这头一年也就是这样了,家家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以后你们也等着亲戚给你们做么?”
宋老四看了一眼柱子说道:“柱子衣服已经不合身了,明年怎么着都要做新衣了,最粗的棉布也要六个银元一匹,粗纱布也要五个银元一匹,一年两身衣裳总要有的,你们现在都穿孝服,现在的素绢绸子也要十来个银元。”
柱子看着宋老四嗫嚅着说:“我可以穿阿爹的衣服,阿姐一直穿娘的衣裳。”
宋老四看着柱子不出声,柱子哼哧哼哧半天才说道:“那就三个银元吧。”
宋老四将三根筷子放在另一边,伸出手指头敲了敲桌面没有说话,宋老根桂枝都不在了,衣食住行的确不能按照老样子来,只是柱子这什么钱都不舍得出的模样,不知道会掌出个什么家来,男子汉大丈夫要是养出个女人小气算计的性子,宋老四皱起眉头捏了捏鼻梁,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宋老四伸手要拿筷子才发现手边的筷子用完了,对着桌子边的春苗问道:“春苗,家里还有筷子吗?”
春苗跑去厨房又拿来一把筷子,宋老四接过来拿出三根筷子放到一边,看着面前三堆筷子宋老四停了一会才对着柱子说:“柱子你说,家里还有什么花销?”
柱子想着这几天过的日子,又响起宋老根在的时候和桂枝在时家里的日子不知不觉红了眼眶,柱子沉默了半天才说道:“哥哥们帮我种地,农忙总要买几斤肉的。木头林子还小,总要两块糖甜甜嘴。”
宋老四没想到柱子说的是这些,有些欣慰地问道:“这些你算?”
“五个银元吧,”柱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说道,“不能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