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穿越三国后我走黑粉路线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兄弟俩整理好思绪后,一同前往了书房。

书房内,孔融正品着静书冲泡的花茶。

这花茶本是祢和为母亲准备的生辰礼物,不想兄长喝后十分满意,硬是把祢和私藏的茶叶里搜刮走了一大半。

书房中冲泡的便是菊花茶,有清肝明目、避暑除烦之效。

“文举兄久等了,这是幼弟祢和,年十三,尚未取字。这是吾挚友,孔圣后裔,孔融,字文举,如今任少府之职。”

双方简单介绍寒暄后,三人先后入座。

孔融见好友心气平和,语速也不急不缓,便知此事有所转圜,只是不知这少年郎用了什么办法,竟收敛了他的倔脾气,难道真是因为血缘关系?

“此次,是我之错。”

“咳,咳咳!”

听了好友如此干脆利落的认错,孔融惊得差点一口水喷出来。他只觉得惊悚,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狂士”祢衡吗?

“我先前既以答应文举兄,前往司空府谢罪,但再三想来又着实咽不下这口恶气,当日便不曾前往,次日更是当街击鼓骂曹。”

“可我如此这般,他仍不杀我,还让文举兄再三前来规劝于我,可见先前我同世人一般,对司空多有误解。”

他再三观察,确认眼前之人是自己的好友后,也不由得感慨一句“呃,你若真是如此想,自然是好。”

至于是不是曹操派他前来规劝的,又有什么重要,将错就错也未尝不可。

“听正平之意,可是有归顺曹司空之意?”

“不敢,若司空不弃,祢衡愿效犬马之劳。”

“先前是我太过年轻气盛,眼中非黑即白。可这世上,哪有如此绝对之事?”

“于各世家、诸侯眼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只手遮天,可在许都百姓眼中,是曹司空让他们免受了流亡之乱。”

“君不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血流成河、易子而食的场面,在这乱世随处可见。”

“先前是我眼光太过狭隘了,只一心想着要一展才华、匡扶汉室,却连脚下的路也看不清。空谈理想,却看不见百姓疾苦,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说到动情处,他更是泪如雨下,掩面而泣。

就连孔融也被他带动了心绪,想起了身在北海时,牺牲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百姓,也不禁和他一起抱头痛哭。

祢和“......”我不哭,是不是显得很不礼貌?

在三国时期,哭也是有要求的,会哭更是一项重要的才能。

刘备、刘皇叔更是其中佼佼者,他善于用哭来感动于人、取得人心。

各世家、官吏也常以泪明志,笼络人心。

细细想来,这些都不过是常用的政治手段,玩政治的人,心都脏得很!

尽管他并不是个爱哭哭啼啼的小孩,但祢和心中明白,不管是否喜欢如此,他都要会其一二。

人生格言“可以咸鱼,但不能真菜!”

哭过之后,几人擦了擦眼角的泪,很快又继续了话题。

孔融知道曹操早已对祢衡起了杀心,只是碍于他才华斐然、声名在外,且自己同他又是挚友,这才捏着鼻子放他一马,准备将他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

自己今日前来说是为了劝他,其实心中也没什么底,只当尽力而为罢了。

但没想到峰回路转,少年的一席话,竟真的改变了好友的观点。

尽管他也觉察得出好友并非全心归顺于曹操,但那又如何?

他虽任少府一职,为大汉效力,可领的到底是姓刘,还是姓曹的令谁又知道呢?

不过从心罢了,人生在世,难得清醒,也难得糊涂。

“正平兄既有定论,那接下来便交由我吧,我这就前往司空府,禀明司空。”

“司空一向爱惜人才,不拘小节,只要你真心归顺,他定会不计前嫌,与你握手言和的。”

“那一切,就有劳文举兄了。”

双方起身拱手行礼,礼罢,孔融也顾不交谈,连忙招呼仆役前往司空府,他怕自己若是再晚一会儿,祢衡就要被发配走了。

书房内兄弟二人面面相觑,尽管来之前兄长已经向他说了自己的决定,可真亲眼看着,他又为兄长感到一丝委屈。

姜还是老的辣,祢衡只看一眼,就知道自家幼弟又在胡思乱想了。

时而聪慧、时而发呆,也不知他是如何在二者间变换自如的。

“收起你那不值钱的眼神,我刚才说的并非全是做戏。”

“我确实仍心向大汉,可这和我归顺曹操毫无关系,我为的是大汉的百姓,在其位、谋其职。”

“兄长说的是。”

他就知道,自家哥哥这头犟驴,怎么会被他一席话就改变了想法,原来是虚与委蛇之策。

————曹操府内————

书房中,曹操正与幕僚们商议袁术称帝之事,就听到门卫来报。

“司空大人,孔少府自称有要事求见。”

“哦,要事?怕不是又来求情的。”说话的正是郭嘉、郭奉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