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在这儿义愤填膺,他告诉鬼差:“我们是穷,但我们不傻。我们希望看到好看的电视剧,不是什么都吃的。”
怎么演成那个鬼样子,她还委屈上了?她有什么可委屈的!
片酬拿着,剧组捧着,剧本想改就改,演得不好还不能让人说了?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欺负观众?
哼!
一生气就又找个借口骂了朱祁镇一顿,直把他骂得躲在府里不敢出来,言官们看出来陛下是心情不好,有眼力的人已经看出来了:这郕王以后没好日子过了!
当今陛下削藩,对朱家宗亲的待遇是一降再降,明确有违大明律法的,一律按律处置。郕王这脾气,如果不是一直待在京城被陛下压制,说不定会变成什么无法无天的性子。
其实朝臣想得有点多,把朱祁镇留在京里,更多的是因为他之前还没有皇子,而即便有了皇子,在皇子健康长大之前,朱祁镇都会留在京里。
就像历史上的朱祁钰一样,当个备胎。
历史上,朱瞻基的两个弟弟也是在朱祁镇出生以后,才就藩的。
胤礽决定等皇子降生,健康长到四五岁,就把朱祁镇撵走——现在已经公布了新规矩,藩王在封地里都被看得死死的,每天除了要学习,还要受当地官员百姓的监督。
当然,和以前不能比。
如果受不了,大可以造反——像那几位前辈一样,正好胤礽连他们的俸禄也想砍去呢!
藩王们:“……”
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还是苟一苟吧!说不定下一个皇帝上位,他们的日子会好过些。毕竟看仁宗和宣宗的寿数,他们觉得当今的寿数也长不到哪儿去。
胤礽:“呵呵。”
刚出生的大皇子,未来的成化帝:“呵呵。”
怎么说呢,祝他们好运吧!
& & & & &
英国公十分喜爱火器,都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要不是部下劝着,说火器需要保养,您别放在被子里,会走火,他都想抱着火器一起睡。
至于于谦,他已经和神机营混得相当熟了,梦想回京以后皇帝能赏他一个火枪。
副将们:“……”要不要这样啊,两位上司怎么和走火入魔了一样,但是火器这东西真的好用,他们用火炮轰也先,也先的骑兵再厉害,再凶悍,也比不过炮火。
他的那些骑兵战马,都被炸得粉身碎骨。
副将一时间有些心疼战马。
那可都是上好的蒙古马。
大明这边士气大振,一个个都觉得自己能比肩卫霍,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受到极大震撼的也先,他早就听说大明的火器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刚和明军打一照面,他的骑兵还没冲过去,对方的火器已经打过来了。
也先有点后悔了。
面对族人的目光,以及大汗脱脱不花的攻势,他罕见地后悔了。
他不是个会后悔的人,但是面对伤得极重的族人,狼藉的战场,他还是后悔了。他向明军提出和谈。
但明军不接受和谈,还是火炮照轰不误。
也先气得发狂,骑上战马拔出刀就要冲向明军阵营,结果被部下死活拦下来了,部下说:“太师,您这样子,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啊!”
这里的仇者指大汗脱脱不花。
也先要是死了,脱脱不花绝对会和明国和谈,压制也先一派。这是也先及其一派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脱脱不花是什么性子的人,也先再清楚不过了,虽为黄金家族血脉,但毫无成吉思汗的血性。
也先被劝住了,撤退后想了一夜,最终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降书,着人送给明军。
收到信的英国公:“怎么是太师的降书啊,你们的大汗不是脱脱不花吗?”
使者:“……”我就不信您不知道我们瓦剌做主的人是太师而不是大汗!
英国公让使者回去,说怎么能由臣子代替君主,这可是不臣之事。大明是礼仪之邦,可不能惯着这些事。他让使者带大汗的降书过来。
得知消息的也先勃然大怒:“张辅!汝这老匹夫,欺人太甚!”
但他还不能不去找脱脱不花,再不去,他就要被群起围攻了。
脱脱不花还想拿捏也先,之前他就和大明的人接触过,大明对也先压制他很是不满,想要帮助他摆脱也先,这让他觉得即便瓦剌输了,大明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因此很是摆了一番架子。
但也先着实被惹怒了。
战败于大明,本来就给踌躇满志的他泼了一盆脏水,现在又看从前被压制的“大汗”抖落起来,还想与明朝结盟打压自己,他心里腾地就升起一股火气。
“大汗这是何意?!难道我攻打明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也先很是不明白脱脱不花在这件事上和自己不是同一条心的行为,再内讧下去,让明国看了笑话,那就更丢人了!
脱脱不花:难道你不是为了私利吗,难道你不是想废了我,自己当大汗吗?
但是面对暴怒的也先,脱脱不花还是怂了,乖乖写了降书,着人递送明国。
也先“哼”了一声,十分不耐烦地走了。过后对人说:“大汗好歹也是黄金家族血脉,怎么就会懦弱成这个样子!”
得知此事的脱脱不花:“???”
玛德你是不是忘了我被你爹和爹压了十几年了!
换成谁谁还有心气啊!
我懦弱?我要是不懦弱,还能被你打压了这么久,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大汗?
脱脱不花气结。
然而很快,他俩就顾不上嫌弃对方了。明国接了他们的降书,还是包围了他们,把他们抓起来了。
脱脱不花:“抓错人了吧?太师在那边!”
也先:大汗!
面对老对手英国公,也先保持了瓦剌部实权人物的风度,“英国公,你大明既然已经收到我的降书,以及……”他顿了一下,“请求明国皇帝谅解的书信,我带兵南下实属迫不得已,张克俭在我部横行霸道,我等实在无法容忍。”
张辅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身后的监军兴安上前,宣读了明国皇帝的旨意,大意是此事确实是张克俭不对,如今已经把他下狱,令有司宣判,但张克俭不服,说是瓦剌污蔑他,为了显示司法公正,请大汗和太师来京,与张克俭对质。
脱脱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