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83章 大明风华(九)

第383章 大明风华(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景泰元年的四月,胤礽在乾清宫的小花园里挖了个坑,郑重地种下了——南瓜!

鉴于红薯还没有到,他就先种起了别的作物。去年种了南瓜,产量惊人,结出的果实非常大,有之前种的两个大了,简直要震惊一群人。

三杨听说之后,于百忙之中进宫,特意来看大南瓜。南瓜种子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也不是没种过,就是没见过这么大的。

起初他们觉得是乾清宫用了好土好水好肥料,但又听人说土质、肥料都和外面的差不多,也不知道乾清宫里怎么就种出这么大的南瓜。

关键还不是一个,个个都很大。

思来想去,也只有……

三杨当即朝胤礽跪下,口称万岁,说这是祥瑞,这定是上天看陛下诚心,特赐下的祥瑞之物,这正是陛下得上天庇护、得祖宗承认的证据,我大明有陛下这样得上天认证的君王,必会国祚永存。

其他人也纷纷跪下,说陛下洪福齐天,大明江山永固。

说得胤礽心里美滋滋的,小脸儿乐开了花,瞧瞧人家,不愧是大明的肱骨之臣,从科举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说话这么好听。

鬼差捅捅胤礽,“别笑了,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胤礽连忙合上嘴,摸摸下巴,保住了形象,“这可是我的金手指在起作用,我种出来这么大的祥瑞南瓜,还不能乐一乐了!”

他家老四那个瘪犊子都能弄出一祥瑞来,他怎么就不行了?!

(雍正二年,浙江海潮,雍正讽刺灾民拜佛不诚心,导致灾难,与他无关。雍正不高兴,臣工开始寻找祥瑞。八月十六日,大学士马奇上报,说雍正亲自耕种的田亩里出现了多穗稻谷,禾苗高达四尺,与南方无异,说这是皇帝诚恪感动神灵,并申请将此事记入史册。雍正御批“知道了”。)【1】

由于乾清宫种的南瓜还不少,于是胤礽就吩咐下去,把南瓜往各处送一送,太皇太后和胡太后那里肯定要有,朱祁镇作为先帝的儿子,他现在的兄长,也得有一份,之后就是辅政大臣,于谦和徐滨也要有,金英和兴安也是出了力的,也要有。

其他人就没有了。

毕竟南瓜数量有限。

景泰元年,红薯还没到,胤礽接着种南瓜,南瓜也是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又被称为“饭瓜”“米瓜”等。

不过,看周围人的眼神,他们都希望皇帝能再种出大南瓜。胤礽也在加深这种印象,有了南瓜做铺垫,以后的红薯玉米什么的,以及他想打下南边某个一年三熟或者四熟的地方,受到的阻碍就会小些。

胤礽在这里心心念念红薯玉米,直到景泰二年,那些被派去寻找红薯的厂卫才回来,而且只回来了一半。

胤礽听他们说,是因为水土不服,有不少人直接倒在了那边。还有一些人被发现了身份——宣德年间,安南就已经彻底独立。当时的安南国与明朝守军打了一架,明朝大败。安南国主黎利给朱瞻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军是被大象吓到了。

朱瞻基知道黎利在说谎,黎利也知道朱瞻基知道他在说话,但当时明朝自永乐末年财政紧张,明朝已经没有财力再去和安南打一架。

最后的结果是,朱瞻基废交阯布政司,诏回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安南彻底独立。

安南独立的后果,对明朝来说是相当致命的,明朝朝贡体系开始崩溃。安南的独立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明朝对西洋诸国巨大战略威慑开始减弱,对中南半岛的影响力也开始变弱。【2】

这个后果,估计朱瞻基本人以及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杨士奇、杨荣等人也都没想到。

摆脱了压在头上长达千年的宗主国,可想黎利会有多么心花怒放。

胤礽把自己代入了安南国主,现在明朝换了皇帝,新皇帝乳臭未干,还没亲政,就派人来他这里——这是想把安南重新纳入大明版图?

胤礽:朕是有这个心思,但不是现在。

想想折损的人手,他就觉得心疼,这可是厂卫的精锐啊!

一旁的金英也听得心酸。

还有现在那个安南国主——你是不是也想和也先一样来大明跳舞?!

胤礽先安抚了众人一番,当场给这些人升官,锦衣卫的小旗升总旗,总旗升百户。把命丢在外面的,厚赏家人,每月都由朝廷发给抚恤金。有孩子的,待其子女成年后,接替父职。

锦衣卫这边好办,东厂番子这边……

胤礽看向金英,金英上前提议道:“皇爷,这些个没回来的都是为国尽忠的,奴婢斗胆,想为他们在东厂立个牌位,吃些香火。省得他们无人供奉,在异国界上连口饭都吃不上。”

胤礽想了想,同意了,又补充道:“可以给他们收些干儿子干女儿,以后也有香火传承。”

金英听后大惊,连忙跪地上叩头,“皇爷恩典,奴婢感激涕零!”

又斩钉截铁地说道:“奴婢定会好好办这件事!”

胤礽安慰道:“只要是为国效忠的,朕不会亏待的!”王振还收了不少干儿子呢!

金英他们的心里简直火辣辣的,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想法:如果他们将来也立了大功,皇爷会不会也允许他们收干亲呢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