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惯例,皇后谥号第一字为孝,第二字为独立谥,第三字为帝谥。孝昭与孝懿两位皇后依此例,唯仁孝皇后不同。您想让后继之君更改仁孝皇后的谥号吗,若是不想,是否需要明旨公告天下?还是您现在为仁孝皇后重新拟定谥号?”
说实话,皇帝一开始有点儿懵。
他完全没想到,弘晖会向他讨这样一道恩旨。
是否为仁孝皇后重新拟定谥号,那还用吗,当然是不。他当初就想着,赫舍里氏是他的元后,担得起一个特殊的谥号。现在也一样,孝昭和孝懿因母家的事都已经不废而废了,仁孝这个谥号当然配得上赫舍里氏。
难道说,后世之君还敢更改他定下的谥号吗?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碰上个胆大包天的,愣头青一样的,觉得人都已经不在了(特指自己和仁孝两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脑子一抽就给改了呢?
有些时候,后世之君连皇帝的谥号都能更改(特指曾经弄出大礼议的某个皇帝),更何况是皇后呢?
皇帝最怕什么,继承人和他不是一条心,最怕人走茶凉。最怕他刚一走,继承人就开始更改他的政策。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的皇帝。
苍老即将离开人世的狮王,但他也是狮王。
他觉得的确有可能,但为什么是弘晖提出这个事呢?
弘晖这个时候不应该担心担心老四以后给他穿小鞋的事吗?
为什么会提起仁孝的事?
皇帝觉得有些懵,疑惑地看向养了多年如今也是最放不下的孩子,眼中开始浮现出怀疑。
他面前的少年并没有躲闪,而是大大方方地任他打量。
忽然,皇帝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微张着嘴,喘了两口气,胸膛大幅度地起伏,终于试探着问道:“保……成?”
皇帝眼中含着泪,像是期盼得到肯定的回应。
他终于叫出了那个名字,被上一世的他遗忘的名字。
胤礽笑了,他点头轻轻回应,“阿玛,是我,我回来了。”
皇帝怔怔地看着他,就在胤礽怀疑这件事是不是对他刺激太大的时候,皇帝忽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然后忽然把他拽进怀中,用他没多少力气的手拍着胤礽的背。
胤礽能感受到他的颤抖,听见他说:“不孝子,还知道回来啊……”
胤礽并没有说话,他只是轻轻叹气,再搂住了皇帝的背。
罢了,就这一次吧。
& & & & &
不得入畅春园的皇子们还在焦躁地等着消息,九爷在八爷府里走来走去,差点把八贝勒府的地板磨没了一层。
八贝勒有心想劝他冷静下来,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老爷子把他们所有人都留在外面,独独把那个弘晖留在身边,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就一个长得像早逝太子的孩子,引得整个局势都变了!
老四有什么好的,文不成武不就,色迷心窍,当初乌拉那拉家两姐妹的事情他可记着呢!要不是庶妹见形势不好,主动退出,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消停的。
更别说,原本的嫡长子变成庶长子,三岁而夭这事了。
老四他有什么好的,满打满算娶了一个好福晋,生出一个好儿子。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连老爷子夸他都只说他纯孝。
纯孝啊,纯孝,是个人就能被夸纯孝。因为不需要什么特点,不需要什么文采斐然,不需要弓马娴熟,只要做足孝子姿态就行。
——废话,老爷子面前谁不会做足孝子姿态啊!
夸他孝顺,说明找不到别的优点。
优点还是有的,生了一个长得像老爷子心肝儿的孩子,只需要这一个优点,他就什么都有了。
连皇位都要到手了。
八爷格外恼怒,论身份,他和老四母家身份都低;论文武,老四弓四力半,他则是成年后还要被老爷子派人催着练字,勉强打个平手;他差了什么,他只是差了一个好儿子!
弘晖那孩子他见过,长得像不像先太子先另说,毕竟他也要忘了先太子长啥样了。但是那孩子的聪明劲儿可是弘字辈里唯一一个。
弘字辈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在宫里长大,看惯了野心,看惯了皇权。弘字辈这边,可能现在的弘字辈大多是在宫外长大的,他们对皇权带着深深的敬畏。不像他们胤字辈,敢伸手去抢,去争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说胤字辈是拼杀出来的,那弘字辈就是未经风霜的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儿。
可弘晖不一样。
他似乎天生就知道如何在皇帝身边生存,如何在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生活。皇帝把他当心肝儿,德妃死得尴尬也没有动摇他的地位。
老爷子嫌弃老四,一度想给弘晖换个爹,只是弘晖年纪太小,这才放弃。
不然,哪有老四什么事。
可是,弘晖有一点不好——怎么就生成了老四的儿子!
八贝勒在这边不无嫉妒地想到:若是弘晖是他的儿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