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鬼差与他说过,这个世界待不长,顶多到明年一月——还不到二立的时候。既然如此,就得早做准备。弘晳也好,弘晋也罢,他得给几个孩子铺好路。他没法忍受两个儿子在以后的日子受人白眼,也没法再让嫡女远嫁蒙古,成为塞外的一抔黄土。
胤礽抱着幼女,心里已经安排好了计划,只等实施。
弘晳就是在这时候得了皇帝允许来咸安宫看望胤礽的。他本以为阿玛被废定会伤心透顶一蹶不振,结果他看到他阿玛一边教妹妹写字,一边还让弟弟背书,丝毫不受影响。看到他来,还招手让他上前,“来来来,瞧瞧你妹妹的字,写得这叫一个荡气回肠,堪比你八叔。”
弘晳:“……”您这是夸我妹妹吗?
看样子阿玛的心情还算不错,他上前先点评点评三妹的字,然后才对胤礽说:“阿玛,您快出去了!”
呵,我快出去了。用不了几年还会进来,然后再也出不去。
弘晳有些兴奋,打发身边的小太监出去,他压低声音对胤礽说道:“阿玛,皇玛法说他梦到孝庄文皇后和玛嬷了,还和群臣说了一大堆,看样子是想让群臣给个台阶,他好复立您。”
听得弘晋和噶卢岱都没法安心学习,都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弘晳。
本来嘛,俩孩子也都不是不消事的年纪。父亲地位骤降,连带着额娘们都有些心慌,俩孩子看在眼里也跟着慌。要不是胤礽和瓜尔佳氏掌得住,整个咸安宫就没法镇定了。
胤礽挨个摸摸脑袋,示意他们接着写,然后才问弘晳,“你那蠢出生天的大伯还好吗?”
蠢出生天……这个形容可真是……弘晳差点没绷住,然而小少年在弟弟妹妹面前还是掌住了。他说:“大伯魇镇您,被三叔告到皇玛法那儿去了。皇玛法说他不孝不悌,把他削爵圈禁了!”
真的,要不是那小人上写着阿玛的生辰八字,弘晳就对自己这位大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胆子真是大啊,巫蛊这东西也敢碰。想当初汉武帝时巫蛊之祸,被株连的人多达上万呢!
然而一想到大伯魇镇阿玛,他就气得想要打人。
胤礽早就知道这个结果,因此并不惊讶,他说:“不管你那蠢出世的大伯,日后见到弘昱,不可针对他,知道了吗?弘字辈也渐渐长大了,你是长兄,要是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对比着你大伯,和他反着做就是了。”
弘晳:“……”
没等他反应过来,胤礽又笑呵呵地和他说起,“你最近一段时间见到你大伯没有,他是不是走路一瘸一拐的?”
弘晳惊讶道:“阿玛您是怎么知道的?”
胤礽:“你阿玛我做的,怎么样?意不意外?”
这是真的。一废后,皇帝把他交给老大和老四看管。老四还好些,老大是得意忘了形,天天不是磋磨原主就是拉着原主目睹他身边的人受刑。原主受不了,不肯去,他就把原主推到地上——然后,胤礽就过来了。
胤礽:这我还能忍!当下就跟胤禔这厮打了一架,看不出什么拳法,就是使出全身力气,哪怕戴着镣铐也不耽误他打人。他甚至借着镣铐的力猛锤老大。
围观的老四都愣了,好半天才吩咐人把他们拉开。就这样,胤禔也挨了不少打。被拉开的时候,胤礽还狠狠踹了他一脚。
现代学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衣服再牛,一砖拍倒。
胤禔捂着腿怒骂:“胤礽你也不看看你现在什么身份,就不怕将来吗?”
胤礽坐回床上,戴着镣铐的手直指坐在地上的老大和老四,“我告诉你胤禔,废太子的诏书还没下呢!就算颁布下来,我也是皇子,容不得你糟践!滚远点,不然见你一次打一次!”
老大走后,老四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后退两步,离他有一段距离,想来是被胤礽那不要命的打法吓着了。
弘晳:的确是够意外的了。他那蠢出世的大伯可是上过战场的,而且他知道阿玛的功夫一直比大伯弱,这次居然打赢了大伯。难怪那几天大伯阴沉着脸,见谁都没好脸色。
胤礽解释道:“你那大伯,刚劲有余灵活不足,通俗点说就是他脑筋不会转弯儿。明知道前面有堵墙,他还要硬往上撞,这不是蠢是什么?前面有墙,有脑子的人都知道绕过去,他不绕,就跟你硬着来!你可别学他,该弯腰的时候弯腰,该隐忍的时候隐忍,知道了吗?”
弘晳点头。
胤礽接着逗儿子,“弘晳,问你个事。有这么一户人家,过年了要杀一头猪和一头驴,但只有一把刀。你说是先杀猪还是先杀驴呢?”
弘晳:“杀猪?”
胤礽眉眼弯弯,“不错,驴也是这么想的。”
噶卢岱抬头,“那先杀驴?”
弘晋声音里带着无奈,“妹妹啊,猪也是这么想的。”
胤礽开心地笑起来,还夹杂着噶卢岱愤怒的“站住”。
弘晳:我看我阿玛没了太子位开心得很,一点问题都没有,白担心了。
胤礽见俩孩子玩得开心,趁机在弘晳耳边说道:“别担心,阿玛不会有事的。”这几个月的时间,我一定把你推上去。
弘晳眨眨眼睛,眼中还是有几分担忧。
皇帝很快就知道了他和弘晳的谈话,得知胤礽全程都没有提起他,心情很不爽。自己因为他吃不好睡不好,前朝局势也变了好几变,那些孽障天天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他倒好,不问问自己这老阿玛身体怎么样了,一个劲儿逗孩子玩!
皇帝觉得这些天的担心都喂了狗。
他忽然就不想复立胤礽了,但是一想外面局势,就不得不把胤礽放出来。
他想得可好了,先让弘晳去咸安宫看看胤礽,胤礽再问问自己的身体,自己得知消息感叹二阿哥已经清醒,这样他好有个台阶……他也好心理舒坦舒坦,把胤礽放出来。
正好让那些人看看我们父子不过是有些嫌隙,现在嫌隙已去,我儿子还是好孩子,你们都消停点别折腾。
可胤礽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放出来吧,皇帝没看见胤礽的悔意,心里不舒坦。
不放出来吧,外面乱成那个样儿,还是需要一个太子在前面的。
皇帝进退两难。
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理由,“他不惦念我,可我还是惦念他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怨我我也没办法,但我总不能不管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