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妃并没有掩藏什么,倒是一来一回地和戚幼微聊了起来。
“太后娘娘也就训了两句,在这宫里不要多生事端,后来又给了一人一支金钗,这事就算过了。”
戚幼微不信:“可娘娘后来几日都没住在储秀宫……”
“嗯?你说这啊,”何贵妃满不在意地说,“太后娘娘让本宫和陈白贞在慈宁宫抄经书呢,也就殿选那日才从慈宁宫出来。”
听何贵妃的话,像是一直见到陈白贞的,还是和陈白贞一起的。
戚幼微端起手中的茶盏,稍稍低头挡住了自己的神情。
何贵妃扬了扬下颌,睨着那群太监收拾灯笼,“本宫听说戚女史是定南侯家的,女史你有所不知,定南侯从前于家父有恩。所以,就算你和那个陈白贞交好,本宫也不会为难你。”
戚幼微完全没想到是这一层原因,何贵妃生性高傲,能与她说上几句话,戚幼微都觉得是何贵妃心情好。
“本宫看来,你与那陈白贞不同,你的性子倒是恬静。”何贵妃朝着戚幼微挑了挑眉,“不如这样,你留在本宫身边,总比做陈白贞的什么手帕交强得多。”
戚幼微强忍着喉间的痒意,婉拒道:
“娘娘过誉了。但我行事粗笨,也不机灵。”
何贵妃恍然,尾音拉长,“本宫倒是忘了,宫里都在说你与卫大人相熟,你做女官也挺好。”
戚幼微尴尬一笑,看向一旁正在收灯笼的宫人们。
戚幼微起身向何贵妃告辞:“娘娘,灯笼快收完了。”
何贵妃摆摆手,“行、行,快去忙吧,还以为在宫里能找到些有趣的玩意儿呢。”
戚幼微行了个礼,起身走到了甘兰英身边。
戚幼微心惊胆战的,之前看过的宫斗剧仿佛还在脑中提醒着她,要小心些。
戚幼微走到何贵妃的视线消失后,才松了口气,她也不知道自己刚才为什么这么胆大,还敢去套何贵妃的话。
甘兰英见戚幼微魂不守舍的,开口问道:“姑娘,灯笼都收好了,奴婢让人运回灯笼库去吗?”
“嗯,”戚幼微看了一眼木板车上堆放着的灯笼,也没发现什么不同,“先运回灯笼库去,我们去清点一下。”
运送灯笼的宫人走在前面,戚幼微拉了拉甘兰英的衣袖,“兰英姑姑,这几日,你在尚寝局见到芳女史了吗?”
甘兰英凝眉想了想,“没有,姑娘找芳女史有什么事吗?奴婢去问问。”
戚幼微摇头,“不、不用了。”
戚幼微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她却不知道幕后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戚幼微去钟粹宫见到的,根本不是陈白贞。
陈白贞性格张扬,直爽又率直,她压根不会那样哭哭啼啼的,什么都不对自己的好友诉苦。
就算陈白贞在慈宁宫受了委屈,她也会告诉戚缨的。
而且在钟粹宫里面,戚幼微并没有闻到药味,说明那宫女说陈白贞重病之事许是假的。
那殿中的门窗紧闭着,里间也没点上烛灯,昏暗极了,多半是为了掩藏假扮之人的真实面容。
至于戚幼微为什么会想到芳女史,恐怕还是因为那司礼监的掌印。
戚幼微在尚寝局时,常常听人说到芳女史是司礼监掌印的干儿子的对食,这几日来也都没有见到芳女史。
但戚幼微不明白,司礼监的人为什么要让芳女史来假扮陈白贞,那真的陈白贞又去哪儿了?
调换皇妃,是死罪啊。
戚幼微想不了那么多,她还得去清点灯笼。
戚幼微不知道芳女史说的下雨灯笼,是不是在提醒她,但也不知道是在暗示什么。
这是戚幼微第三次来灯笼库,里面密密麻麻地堆放着不少红灯笼,都是这一次选秀之后取下来的。
戚幼微让宫人将储秀宫的红灯笼放在一处空出来的地方,宫人们出力,剩下清点的活得交给女史亲自来。
戚幼微清点完,和甘兰英数完的数量一加,数量不对。
甘兰英说,“多了一盏。”
戚幼微后背有些发凉,她想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一回事,但又害怕自己离真相越近的话,自己会不会死。
她是穿越来的,如果身体死了的话,灵魂也会毁灭吗?
没有人可以给她这个答案。
要是卫别鹤在这里就好了。
戚幼微的脑袋里突然出现了卫别鹤那张好看的脸,他做事游刃有余,一定不会犯什么错的。
戚幼微回头看向甘兰英,她脱口而出,想去幼微阁找卫别鹤,但又将话咽了下去。
卫别鹤总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她身边的,有些事,总得她自己解决。
从前的沈逢光就是会讨厌戚幼微,事事都要告诉他。
戚幼微应该独立起来了,那就从这件事开始吧。
戚幼微下令,“找,找出哪一盏是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