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女子眼中满是惊奇,似是在思考张春风有何种背景可以不怕尚书郎。
第二声锣鼓响起,所有人必须归位。
张春风不再说什么,快速回到考场。
下午考试结束。
张春风念着嫂嫂在等自己,也没和周争渡说,出了考场直奔外面寻找李秀满。
贡院外等待的人多的厉害,张春风挤过人群,喊了几句“嫂嫂”,才看到李秀满在侧边站着。
“春风。”李秀满见了人来了,快速走过去。
“考的怎样?可有你不会的题?监考的夫子如何?中午吃了什么?”一个个的问题丢过来。
张春风脸上带了笑。
“嫂嫂这般关心我?”张春风问。
“我是你嫂嫂,关心你是自然的。”李秀满回应。
张春风拉了李秀满的手,“今日已经考完,我就和嫂嫂同游春花楼,如何?”
来京城已经五日,因为张春风拘囿着,李秀满也没时间好好逛逛京城。
如今李秀满听了,当即带着笑点头。
张春风勾了嫂嫂的手,先寻一家客栈点了京都本地菜。
随后两人慢悠悠的沿着朱雀大街走。
天色还未暗,李秀满一路走来将那红砖碧瓦尽收在眼底。
这京城和镇上果真是不一样。
到处都是巨大的府邸。每次路过那宽阔的堪比李家学堂的建筑,李秀满都寻思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居住其间。
走了一段,夜色深重,整条大街挂上了灯笼。
五步挂个红红的灯笼,连缀到一起,远远看去宛如无数火红灯笼悬挂在天空之中。
李秀满所在的村子,只有过年的时候,往镇上才能看到此种场景。
如今又不是过年,又不是什么节日,这京城如此多的灯笼,来来往往的摊贩叫卖,人流涌动,真真好似过年一般。
“这京城果真的好,住在此处岂不是天天过年?”李秀满眼睛亮闪闪的问。
看到嫂子喜欢,张春风心里涌起欣喜。
她自是想留嫂嫂在京城陪着她的,就怕李秀满住惯了村中,不喜京城。
“嫂嫂喜欢?”
李秀满点头,眼睛还是望着前方。因张春风不让他摘面罩,李秀满看东西总是不清楚,现如今看无数灯笼,也得努力扬起脑袋试图从面罩下,看几眼清楚的灯笼。
“嫂嫂喜欢,那就天天过年。”张春风说道。
两人本是想去春花楼的,偏临近春花楼,张春风就看到无数膀大腰圆的男子进了去。
京城中最有名的两栋楼,便是春花,秋月两楼。
春花楼主营衣衫布料,精美首饰,另有住房,吃食,往春花楼最高层一站便能俯瞰整个京城的景色。
不仅如此,春花楼最高层还有春花宴,每次有人包下整个宴会,二十八张大桌,春花楼不论白日还是黑夜都会放烟花庆祝。
张春风本意等夜色上来,带嫂嫂去俯瞰整个京都美景。却在看到如此多的男子出入后,作罢了此种想法。
自己如今还并未功成名就,万一嫂嫂被他人看上。
这里是京城,强抢民女也能被说成两情相悦,普通民众没活路可走,嫂嫂万一被抢,无论如何也是麻烦事一桩。
为此,张春风作罢了想法。
而这秋月楼则是最大的花楼。
两楼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李秀满从东走到西,正好看到秋月楼。
秋月楼不论男客还是女客的生意都走,只要有钱,不论是喜欢年轻的,老迈的,肥胖的,清瘦的,还是乌黑的,白嫩的,生过孩子的,早已当奶奶的。没有找不到的。
秋月楼门口无数穿着华服的女子,男子挤着笑脸在迎人。
李秀满只往这楼中看了一眼吗,就明白店小二要他往秋月楼做活计的意思了。
原是要自己来卖身。
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这话的缘故,李秀满心中半是气愤半是不解。
明明他是个男子,还是个在地里干粗活的男子,自从进了京城便总是有人这般说辞。
李秀满怀疑,自己难道长了一张很轻佻的脸?
偏这时,张春风指着秋月楼朝李秀满:“嫂嫂,你可看到了,这秋月楼中实际大多男子并非情愿来此处的,听说相当一部分,是走到路上被人迷晕了,直接带过来的,这也是为何我要嫂嫂出门戴面罩。”
李秀满听了着实大惊。
“此处可是天子脚下。”
张春风满不在乎的摇头:“嫂嫂当真以为,开这秋月楼的在朝中没点势力?”
李秀满不语,想了一阵,忽感觉到张春风的良苦用心。
张春风毕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让自己出来,果真是别有一番良苦用心。
李秀满点点头,“嗯,春风是为我考虑,是嫂嫂没出过远门,不知这里面竟有如此多的弯弯道道。”
张春风眉眼一挑。
正打算张嘴说什么,却听秋月楼上一片欢呼。
无数喊叫声伴随着凄惨的叫声从两人头顶飘来。
这叫声,引得路上的人停了脚步抬头看。
众人只见,秋月楼最高处开着的窗扉,探出个穿着大红衣袍的男子。
看不清男子长相,只看到乌黑发上大朵红花,衣服被撕开,探出的身子露出一大片洁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