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一间一间搜寻着包厢,跑堂的早就跟他们说过巫世南在,他们很识趣地没有进巫世南的包厢。搜刮了一大批油水后,就把戏台上的戏子都锁拿走了,说是带回去审问,只是那几个官差看那些戏子的色眯眯的眼神,怕是远不止审问这么简单。
巫世南将跑堂的唤进来,询问发生了什么。
跑堂的支支吾吾不敢说,楼下被官差狠狠敲了一笔的看客们不知道巫世南在楼上,正在楼下大声骂呢,间或混杂着被官差揩了便宜的女子的哭泣声。
虽然他们骂得有些杂乱,巫世南和巫夫人倒也听得分明了。
最近《还魂案》这出戏在京畿里甚是火爆,各大戏院全都在排这出戏。戏里可不只写了熊任敢等人的事情,把暮钦晃收受贿赂、□□女子、结党营私的事情都写进去了,当然都是换了朝代换了名字的。但谁不知道是在影射南燕三殿下暮钦晃呢。
暮钦晃大为恼火,但南燕在暮家治下,是以文官为主体,以“宽仁”著称,又很推崇言论自由,别说含沙射影,就是指名道姓批判皇族,也是南燕律法允许的,想明禁是禁不了,只能暗的来。暮钦晃的幕僚想了很久,若是以戏本子涉及宣淫为理由,南燕的戏是分级的,如果真有些露骨的内容,戏院自然不能唱,青楼的戏台子却是可以的,事实上,为了吸引客户,青楼的戏台子把暮钦晃□□女子那几场戏码演的着实香艳,好些个花客在台下看着看着就坐不住了,直接点了花娘搂着上楼去了,他们上楼后也学着戏台上那些腌臜残戾手段玩弄花娘,花娘是比往常赚得多了,却也着实吃了很多苦,有些客人上了头,差点把花娘玩死……若是以相关戏班子未足额缴纳税绢为由,因为这出《还魂案》大火,京畿的戏班子最近生意大好,大家都补得起这个税钱;若是以相关戏班子涉及盲户为由,是能清掉一批,但是,京畿最好的几个戏院的戏子户籍都是登记得清清楚楚的,特别是那些专门给达官显贵唱戏的戏班子,更是登记得详尽规范的,而在达官显贵的府里唱《还魂案》,那可比乡野村头唱更打这位三殿下的脸面。
幕僚们想了又想,最终想出了这个抓捕逃犯的点子。让官差每天都抓逃犯,不拘戏班子还是其他商户,也不挑戏,什么戏都进去搜捕,但只要是排《还魂案》的戏,那一定搜捕;不仅把戏班子带回去审问,还要挨个搜看客。那些官差本来就爱利用职务便利占小便宜,现在有了上风授意,更是放开手脚,大肆索贿,看到漂亮小妇人,那必然是要去摸上几把才肯放人的。如此搞了几天,戏班子和看客都渐渐觉察出味儿,戏班子心照不宣地不太敢排《还魂案》了,胆小怕事或者心疼钱的看客也不敢来看了,女客们更是来得少了。现在还敢来的女客,要么本就是陪客的花娘,要么就是巫夫人这种有权的,剩下的大多都是些还不清楚状况的。
今天这戏班子之所以排《还魂案》,是暮钦晋砸了大钱的。
巫夫人听了上述缘由后,心里大气:“如此算计,那位三殿下当真是天人暮家的人?若是戏院唱不了这出《还魂案》,那就上府里唱。”巫夫人转头跟巫世南道,“老爷,你这就把这个戏班子去保出来,明儿个就去咱府里唱。”
跑堂的原本心里又惊又难受,听到巫夫人说的话,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夫人您若是能将他们保出来,那他们可真是遇上菩萨下凡了。他们这些唱戏的,长得都标致,在牢里,不拘男女,都遭老大罪了。”这跑堂的嘴,原本就跑得开,知道巫夫人身份,已经尽量收敛含蓄了。在南燕,唱戏的地位不高,去主家唱戏,钱给的多,陪睡也是常事,但追究得你情我愿,若是伶人实在不愿意,也强迫不得。和春班的台柱子松鹤鸣便是轻易不留宿的,别说普通有钱人,就是一些大官想要跟他一夜春风也是难得很,这些巡捕房的小小衙役平时是想都不敢想,可最近他因为唱了《还魂案》被官差锁拿了,在里面着实吃了不少苦,据说是走着进去,抬着出来,出来时身上带着的金银细软都没了,大夫却从他身体里掏出了不少东西……当时给大夫搭把手的伶人看了他的惨样,纷纷落泪。
巫夫人听懂了,冷哼一声道:“我也听说了,说现在这大牢就是个淫窝,官媒都成淫媒了。”巫夫人说的官媒,是指收押发卖罪犯家眷的地方。相传这官媒比之青楼更不如,罪犯家眷在里面极是可怜,不仅被官差□□,官差还收钱放外人进来,明面上说是“相看”,实际上就是进来嫖妓。但凡想图个清白的女子,在进官媒前都自尽了。可南燕官府却官官相护,恬不知耻,不仅不提这些女子是惧怕进官媒被□□而自尽,反而褒奖她们“知廉耻”,因不耻家主犯罪,愤而自尽,表彰她们是“烈女”。
就这样,这些可怜的女子落了个“生苦殁荣”,官媒依然还是那个官媒。
更有一些曾经在那些犯官手里遭过罪的人,专门花钱进官媒报复其妻女,最近那熊大人等人的家眷,在里头过得比炼狱还可怖,让那些看管家眷的官差狠狠赚了一笔。
那些人发泄后还洋洋得意,在外夸口。
可是,这些人在犯官还当权时不敢报复其本人,等犯官出事后,便去欺负他们的家眷,为此还自鸣得意,又算得上什么好人?而当他们洋洋得意说着这些时,听众不仅不觉得他们这么做卑鄙,反而深以为然,拍手叫好、大快人心,这样的风气又算得上什么好风气。
想起官媒,巫夫人将跑堂的打发出去,轻声问巫世南:“听说老大这次进官媒买了好几个?这官媒乱成这个样子,你这个当丞相的,当真不管管?”
巫世南道:“儿子的事我怎么知道。至于官媒,那是三殿下管的。上次为了赈灾款,我已经驳了他面子,不能处处驳他面子,过些日子再说吧。”
巫夫人讽刺道:“原来你们当官的办事不是按公理,是按面子啊?”
巫世南叹了口气道:“南燕现在就像装裱了道德仁义的鬼屋,而你夫君我,才能庸碌,充其量,不过是个糊裱匠。”
巫夫人叹了口气道:“算了,煦和的事情,言徊不管我也不管,你们当官的事情我更是管不了,但这出《还魂案》我管定了。”
自从巫夫人带头在自己府里排《还魂案》,不仅排戏,还保着这个戏班子,官府前脚差人锁拿戏班子,她后脚就着人去保,这戏班子得了恩惠和好处,胆子也大了,接连在巫府唱了三出《还魂案》。
这天底下,跟巫夫人一样硬气的人倒也不是零星几个。渐渐地,有人开始给戏班子下帖子约戏。
一开始是君夫人,她是暮钦晋的小姨,自然乐意给暮钦晃下绊子;紧接着是萧衍萧大将军的夫人,萧大将军军权在握又是南燕所剩无几的铮铮傲骨,萧夫人自然有这个底气,她在萧府点《还魂案》,纯粹是为了声张正义,萧府排戏时还把大门都打开了,只要想看的百姓,都可以免费进去看;上官世家虽然没敢为上官丹青鸣不平,但心里是着实替他委屈的,这一次,也请了戏班子进府里唱,再然后,是祝昭……祝昭之后渐渐有了些小门小户开始约戏,主要是那些被暮钦晃糟践了女儿的人家,撞天常钟的勇气他们没有,但点一出戏暗诉冤屈的勇气他们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