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江姑娘本事,要学我的步态体格,自然易如反掌,这就有三四分了。再将江姑娘面上贴满花黄,站在高台之上,只消她不要说话,不必作甚表情,那些贵人公子,都是喝酒作乐惯了的闲人,谁也不会专程注意我,这就有六七分了。
再者以他们的目力,就算盯着我看,也至多觉得我今日画的花哨了些,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再有别的事情,就要靠江姑娘与余副堂主您二人,随机应变了。”
余何意过了一道,觉得她说的有理,颔首,没再说话。这件事,如果含霜能自行做完当然是好,但要是她两个没有办法,余何意自然也有后招。
不过相较于含霜的万全周详起来,余何意那套办法就显得简单粗暴多了,因此也不必再提。
计定已好,余何意先行出发,兵分两路,含霜吩咐了众人架着摆台前去,而余何意则是领了一张不知名的拜帖,慢慢哉哉走到朱府大门前。
余何意为避免引人注意,来的不算太迟,但朱府门前依然早是车马辐辏,流水般的礼物一担一担,唱礼的侍从几乎不得空隙,海珊瑚、珍珠、玛瑙、白银、黄金、檀香、美人、宝扇、玉屏风,数也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可见朱尚书此人权势之炽。
只是一场区区的舞姬生辰,说起来,就如为小猫小狗办个聚会一般,但依然惹得如此盛大的场面,犹见他的本事。
进门时,检查拜帖的门卫列成了三排,一处专为各氏族公子预备,有数不清的礼物清单,过的是大门正轿,一处是女眷专用,都是些香车轿辇,也随了些礼,但是都只过目,并不唱声,最后一处才是余何意这些门客武夫的过处,走的是最右侧的一旁角门,不止低调朴实,且还无人注意。
余何意递上拜帖时,那门卫头也不抬,照旧问话。
“姓什么叫什么,哪家的人,送的什么?”
余何意一挑眉梢,平平稳稳地答:“姓白,叫见喜,赵家的门客,身无长物,没有带什么来。”
那门卫正提笔写着的字迹一顿,抬起头来,看向余何意,确是没见过此人,但江湖武林之人,来来往往也稀松平常,城内姓赵的氏族不少,今日光有礼物来的就见了三家,但是没听说哪个赵家还另有单独持帖前来做客的门客啊,还这么不懂礼数,连些礼物都没有。
后头排着的长队吵嚷起来,催着前头快快放行,那门卫问了一句:“赵家?”又自言自语道:“白见喜,你这名字倒挺吉利,好吧好吧,进去吧。”说着时,他在白见喜后头上打了个标记,余何意笑道:“多谢小哥。”
大阔步迈将进门,他走去不远,那小哥还在念叨,“白见喜,白见喜,怎么好像在哪听过来着。”
“下一位,姓什么,叫什么,哪家的人,送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