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34章 假货

第134章 假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临近年底,决策不了的议案都被无限期推后,修路也是。

反对的人多了也有好处。原本严昭还犹豫是不是由国库出资,把水泥作坊开成官办的,收益也归了国库。结果这一场朝堂争执下来,他也被激出了火气,决定自己出银子修建。

那些大臣们不是想买水泥修院子修庄园吗?那就掏银子。

离开长宁前,关于如何卖水泥挣钱,程颂还给他们兄弟出了个专坑大户的损招。原本严昭也没在意,现在觉着很是必要。

“颜色偏深的土是从城西三十里外的山上取来的,京城周边都是这种浅一些的土料,取料要方便得多。”

“已经试过了,这深一些的土料制出的水泥应是更好些,但差距并不太大,铺设官道两种水泥都可用。”

严晗把试制的结果告诉自己弟弟。

“那就把浅色的卖成贵价的,深色土制成的好水泥都留着铺官道。”

严昭果断决定采用程颂建议的分级定价法。

按程颂所言,水泥不能卖成奢侈品。这东西用处很大,用量更大,只有价钱低百姓才能用上。但现在水泥刚开始卖,如果只有便宜的,那百姓们肯定抢不过那些恨不得批发的大户。

为了预防这个局面,最好是选用不同的土料做出两三种水泥,功效可以差不多,只要肉眼能看出些颜色不同就行。然后选出一种定个高价专卖有钱人,既能多挣银子也不影响百姓购买。

他还劝严昭无需为这卖法心虚,多的是权贵富豪就喜欢买贵的,这钱不挣白不挣。

严昭自然不虚,未来的大琞天子哪会为卖个高价就不好意思。只是他当时的心思都在如何把甘凉的路修起来。

如果修路的议案顺利通过,就立马下令沿途建窑办作坊。只要作坊多了,水泥产量够,也就没必要折腾出个高价版了。

不过如今议案受阻,严昭心中有气,下了朝就决定把高价版做出来,就如程颂所言,这钱必须挣!

水泥作坊一开工,那些朝堂上反对修路的官员没有一家不来买货的,还都挑贵的买,肯定是都想把自己地盘修得更结实。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捐钱修路吧。

至于把质量差些的水泥定了高价,能把冰糖卖到十两银子一斤的严昭哪会在乎这个。

……

为了尽快炼制水泥,除了抓紧修建新窑,严昭还派人在城外买下了一间大的陶坊。这陶坊土窑多,能烧瓮罐也能烧泥砖,稍微改动下窑炉也能用来烧水泥。

收了大笔订金的京城水泥作坊忙得热火朝天,京城里另一家售卖长宁货物的铺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京城富贵人多,售卖珠宝首饰胭脂水粉的铺子不少。云钗阁规模不大年头不短,生意比不了那些名店倒也不少赚钱。

不温不火的生意在这个月忽然有了起色,就因为前些时他们收了一批宁工坊的新货,重叶梅造型的新年发饰。

打从去年云州宁工坊推出了绢花发饰,原本以金玉材质为主的首饰市场一下变了天。

虽说绢花比不了金玉名贵,但胜在颜色丰富造型多变。不仅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喜欢,一些小富之家也买得起。更别说后来出现的那些追风的仿品,十几文就能买上一个。

如今大琞境内各大州府都有绢花饰品售卖,无论贫富,佩戴绢花已经俨然成了时尚。

不过仿品虽多,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把绢花做出名声的宁工坊。也不知那作坊里有多少能工巧匠,总是能做出一些特别新鲜的样子。等别人跟着模仿出来,它又出了新品。而且因为每款出货不多,即便有了仿版,也来不及影响正品的售卖。

如今宁工坊的新品只要到了京城就会引发抢购。看着别人发财哪有不眼红的,只可惜货源太少,他们云钗阁一直进不到货。直到这个月初,有人带着宁工坊的新货主动找上门来。

那人说是在云州有些关系,可以拿到宁工坊的货,却对京城的铺子不熟悉,所以才带着样品上门寻求合作。

云钗阁虽然没卖过宁工坊的绢花,但也去别家铺子看过样子。这人带来的重叶梅发钗式样确实好,包装的木盒上也刻了宁工坊的纹样,唯一有些欠缺的就是做工上似是不够精细。

掌柜的心中自然怀疑过。京城这么多铺子挤破头想进宁工坊的货都没办法,这人手里的货若是真的,应该一下船就被抢光了,哪里用四处找买家。保不准这货的来历有些猫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