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与孩子们还不熟悉,程颂特意强调了这组长不是固定的,半个月就要轮替。
担任组长期间需要确认好本组的上工时间,不能迟到,还要检查做工成果,是个责任很重的岗位。
书院只有上午有课,分组之后每组十几个孩子,下课之后就来饭堂帮忙,午饭后清洗打扫,下午择菜洗菜,一天一轮换,工作量不算大。
第一组今日午饭后就要帮忙洗碗打扫,不过在这之前,大家都可以先吃饭。
饭堂有公用餐具,是按程颂要求定制的木餐盘和碗筷,每日饭前都整整齐齐地摆在饭堂入口处。
作坊的工人已经陆续过来了,程颂让学生们跟着一起排队。饭菜直接打在餐盘里,热汤用碗盛。
今天木工专业新生报到,程颂特意嘱咐包大做了炖肉,这季节青菜已经少了,素菜多是芦菔菘菜。
新报名的孩子们中不少人过年也吃不上几块肉,刚刚排队时就被饭堂里的香味熏得直咽口水。当打菜的师傅把一大勺炖肉扣在他们餐盘里时,孩子们高兴得手都有点抖。等第一口肉吃到嘴里时,那幸福感真的不知该如何表述,好吃得想哭啊……
“少爷……”
“干嘛?”
“快想个法子让我卖画挣钱吧!”
吃饱饭的画砚惆怅地提醒他家少爷。
“你这又是闹的哪出?”
“他们太能吃了啊!”
画砚看着端起餐盘又去排队的新生们,这都第几轮了,他们不怕撑坏吗?
“放心吧,吃不穷。”
程颂笑道。
包大做大锅菜的手艺在外人看来是不错,但还过不了程颂这关。他之前特意来指导过两回。其实包大做菜方法没大毛病,大锅菜也不讲究样式,味道不够就是不舍得放油下调料。
当初在军队和被衙门雇去都是要求他少放油盐,头一次赶上让多放的主家,包大自己都不习惯,被掰了两回才确认程颂是真舍得让他用料。他对程颂也真心赞赏起来,毕竟下料足他们父子跟着也能吃好,谁不稀罕这样大方的东家。
这些新生也是因为难得吃顿好的才会这样,等习惯了书院的饭菜自然就正常了。程颂倒是不嫌孩子们吃得多,能吃身体才好呢,身体好了才有精力读书学手艺,吃吧,不怕。
因为荤菜限量,进饭堂时每人会领取一张荤菜券,打菜时需要交回。再排队没有荤菜券了就只能打素菜和主食,一顿饭费不了多少钱。
不过每次见画砚替自己钱袋子发愁,程颂都觉着有意思。现在每月挣多少银子画砚和梁言比他还清楚,也不知道月收入要达到多少这孩子才能大气些。
……
去木工坊做工的下午就可以过去了,至于做什么程颂也会跟过去一起安排。之前他已经和请来的几位木匠说好了。他们挣的是书院给的工钱,而工钱中一部分是做纺车的酬劳,还有一部分是指导学生的辛苦费,所以严禁他们私下向学生索要孝敬。
另外虽然书院的学生们需要从基础学起,边学边练,但木匠们只能耐心传授,不能像作坊使唤学徒那样苛待学生,可以指导可以批评但绝对不能打骂。
“书院会教育他们尊重夫子和作坊的师父,他们做错了你们可以批评,但不能骂脏话,更不能动手,实在不是那块料的找我说,我会安排他们学别的。”
程颂把话说得很清楚。这时候的手艺人多是从学徒干出来的,很多人早习惯了被师父打骂,不会觉得这样不对。所以尽管这些木匠已经是经过挑选脾气温和的,程颂还是要多叮嘱几遍。
至于说会不会有学生过于顽劣顶撞师父,程颂不太担心。
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少有被惯成熊孩子的,家里就没有骄纵他们的本钱。天性懒惰奸馋的肯定有,那样的学生实在掰不过来就直接开除,肯定不能一直留在书院里霍霍其他人,这方面程颂知道自己不会手软。
“书院上课是逢五逢十休沐,作坊这里每日开工,逢五逢十也可以休息。要不想休息过来做工,当日是双倍工钱,若是有事,也可以调休,就是平时请假了,休息日上工补上。”
逢五逢十休息相当于每十天休息两天,在程颂看来勉强合理,别人眼里就是这东家宽仁得直冒傻气。
程颂没耐心给所有人解释休息对健康的重要性,他总怀疑这时候平均寿命低除了营养和医疗跟不上,过劳也是一大元凶。
听完程颂的话,孩子们眼中直冒光,程颂清楚大多数人是为休息日的双倍工钱激动了。确认所有人听懂了上工的规矩,他又强调了两遍做活儿的安全问题。木工坊又是刀又是斧的,必须得小心。
见这十几岁的小郎君比几十岁的老太婆还能操心,木匠们倒是挺感动。是啰嗦一些,不过心善总比刻薄强得多,所以虽然这些叮嘱是说给孩子们的,木匠们也都听到心里了,做活和授徒传艺都更仔细了不少。
……
“少爷又不和我一起了?”
离开木工坊,程颂他们去了专门给夫子准备的住宿院落。画砚对自己不能和少爷一个房间很是失落。
“不在一个房间这不还在一个院子嘛。”
程颂安慰孩子。
按他的设计,单独一人不带家眷的夫子都是两人一个院子,一人一个套间,套间里是一间书房和一间卧房。院子里有单独的厕房和浴房。
带家眷的夫子可以单独安排一个院子,院子大小都一样,房间不够可以加盖。
只有他和黎仁诚这个院子有些特殊。他们的院子是最大的,一共两进八个套间。
名义上是他和黎仁诚、画砚、梁言梁文还有程胜勤学一人一间,富余一间先空着。
实际上梁文梁言肯定一起住,程胜和勤学也不会分开。画砚以为自己肯定跟着少爷,没想到少爷不要他!
“咱们院子的卧房都修建了大炕,你可以继续和梁言梁文一起住。都在一个院子就几步路的距离,将来你们再大些也得分开住,我特意设计了这个大院不就是为了不与你们分开。”
程颂满脸真诚,一派胡言。
“队长不和我们一起住了吗?”
梁文拉着画砚的胳膊急着问道。
“没有,咱们还是一起。”
画砚拍了拍梁文肩头。
少爷的话听着有理,确实还都在一个院子,没什么可难过的,自己这被抛弃糊弄的想法定是个错觉,少爷糊弄他干嘛?
如今少爷每日忙碌的事情多了,一个人住能清静些。自己也得努力了,等少爷把新任务派发下来,说不定自己也要认真作画。
这书院办得太费钱了,他得多努力帮少爷赚银子!
程颂哪知道孩子的心思已经从和谁同住发散到如何挣钱了,只顾着欣赏自己的高明设计了。
他和黎兄虽然是一人一个套间,但这两个套间十分与众不同,不仅挨着,还共用了一道墙,墙上还有道门!嘿嘿嘿嘿……
画砚他们当然知道少爷和黎秀才的套间是打通的,不过没人觉着不对,有道门确实方便许多。
他们和程胜勤学的套间也是打通的。少爷给他们准备的新房子除了更宽敞舒适,格局好像和在佃农村没有太大区别,唯一变化就是少爷搬去对门了。倒是也无妨,反正对门也不远。
虽然书院的房子建好了,程颂他们并不打算马上就搬。村里离作坊近,还是方便一些。严昭兄弟还要过些天才离开,每日还要继续和程颂学算术。这段时间程颂打算两头跑,最多隔一日就要来书院看看。
第一间书院的第一个专业开课,当院长的不能做甩手掌柜。他得时常过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明年的大量招生做做准备。
次日正式开课前,程颂发表了自己那篇多次改动才定稿的欢迎致辞。
内容不长,却让新生们继书院饭食后再次激动了一把。一个个心潮澎湃地开始了自己的书院生活。
“先生觉着这‘致辞’如何?”
一起来参加开学典礼的严昭问向沈衍王显。
“行文直白,动人心神。”
沈衍回道。
“确实,只是这致辞只能用在他的书院,换个地方定是被驳斥得一无是处有辱圣贤。”
王显跟着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没提,读书的目的在程颂这里就只剩了涨工钱,养家娶媳妇。这番话也就是他们能忍,随便来个名儒都能撰个万字檄文批他个体无完肤。
“且那些人绝不会赞成这么多百姓读书识字,更别说出钱支持。”
严昭话音沉稳,语气中还能品出一丝嘲讽。
多次造访学田,沈衍早看出严昭对程颂黎仁诚的欣赏。不过这二人不论经商还是办学都是有些惊世骇俗的苗头。若是三皇子将来想要重用他们二人,这天下会是什么模样,还真是,真是值得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