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花作坊虽然产量远远比不上做吃食的几项买卖,赚来的银子可一点不少。打从制定了贵而精的高端发展路线,黎仁宁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设计创新上。
有时程颂也会送些新图样过来,能给她不少启发。所以虽然跟风仿制的商家很多,但宁工坊的品牌已经创出来了。很多权贵家的小姐夫人都成了品牌常客,其中不少客户更是集齐了各个品类的所有款式。
没办法,款款精致漂亮,与其费力挑选,不如全部拿下。而且这宁工坊不知怎么想的,每款饰品最多做三千件,多一件没有。三千件听起来不少,但往不同州府分着卖,就连京城的铺子最多也就抢个三四百件,经常是用不了几日就能卖光。
若是想买上喜庆节日的“特别定制款”,那还得提前全款预定。样式都没见到就交钱固然有些风险,但这些女眷贵客都是不差钱的。不及早预定兴许就没机会花这个钱了,自然宁可多买不能错过,而且至今为止宁工坊的出品从未让她们失望过。
就算偶尔颜色不适合自己,也可以送给家中亲眷,反正没有嫌弃样式退货的。
这买卖一直做得很顺,只在今年中秋前出了个纰漏。
不知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运去京城的三百件粉色海棠耳饰中混入了三件素色发饰。这两款的包装盒只是上面的雕花不同,大小是一样的,混装在一起确实不易分辨。
送往京城的绢花制品都由方四爷代理。他从长宁取货后分别卖给京城的两家合作商。货物运到京城就送去了几家合作的铺子,直到预定的客人来取货验货时才发现了问题。
虽然宁工坊的货都是精品,但海棠耳饰上串了珍珠,比素雅的月白色发饰要贵不少。而且价钱还是其次,因为提前做了宣传,又赶上中秋佳节,海棠耳饰早早就被预定光了,如今缺了三套让京城的铺子很是为难,说了不少好话赔罪才把客人安抚好。
消息很快传回长宁,倒不是客商要问责。买卖多了偶尔出点纰漏难免,他们也不想和宁工坊为这点儿事坏了关系,传回的消息只是催促作坊再做几套耳饰送去。
黎仁宁也以为是装货弄错了,赶忙补做了三套海棠耳饰,另外又各配了两套插花作为赠品以示歉意。
插花的利润没有饰品高,也更易仿制,作坊出货不多,只是节日期间偶尔做一批。做赠品的插花是黎仁宁自己设计的,颜色搭配得艳丽却不俗气,很是漂亮雅致。
收到耳饰和插花后,客人不仅火气平了,还传话过来希望过年时再订一些插花,就要这种组合款的,说是节日期间摆在屋中很是喜庆。
当时程颂和黎仁诚正在云州等待参加院试,考完回来时事情已经解决完了,黎仁宁也忘了说。不过在这之后她也更加仔细,每次出货前都会安排专人再全部检查一遍,宁可多道手续麻烦些也不能再伤了信誉。
出货前的检查是在库房进行的,负责的是于氏,就是于超他娘。于氏和大女儿到了作坊后做活很是上心,不过于氏可能是农活做得多了,对于制作绢花这种细活儿不是太擅长,做得有些吃力。
怕自己的手艺糟蹋了绸绢,于氏主动找到黎仁宁,问能不能去做些打扫收拾的粗活儿,工钱可以少一点,她做得更顺手。
现在作坊产量大了,分工也细了,黎仁宁便安排于氏去做分装,就是把垫底的绢帕、做好的绢花和花笺装入盒中。这活儿用工少,加上于氏不过五个人。
发货前的复检是最后一次核对,不是每日都做,只在出货前一两天临时需要人手。黎仁宁想着找一个心细又值得信任的人负责,就把这活儿安排给于氏了,要是出货太多她自己或是黎大娘也会来搭把手,核对的事也没声张。
于氏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生活,更懂得嘴严的道理。所以除了她和黎家母女,没人知道发货前掌柜的还要费事再查一次。
……
黎仁宁找过来,就是刚刚于氏查出了问题。一批预备明日运走的货物中出现了两个空盒。垫在盒底的绢帕和花笺都有,唯独缺了货物。
黎仁宁不傻,一次出错可能是装错了箱子,两次就要细思原因了。而且如果盒里什么都没有还能勉强认为是混入了空盒,但绸布和花笺都在,这两个盒子肯定是从包装组的工人手里操作过的。只是无法确认是没装绢花还是装了又被人偷走了。
而这一点区别就决定了怀疑对象的不同,如果是没装绢花,那就是几个包装女工有可疑,可如果是装好后被偷了,那嫌疑对象可就多了。
“丢的是什么货?”
黎仁诚问大姐。
“一款重叶梅的发钗。”
“可是配了宝石珍珠?”
“并无。”
“那就应该不是图财偷了货,而且真要图财也得偷那些带宝石的。”
程颂跟着分析。
没有宝石的发钗到了京城的铺子售卖不过七八两银子,两个也就十几两。作坊的女工勤快些一年就能挣出来。冒着被辞掉的风险就偷这两个绢花属实不值,除非……
“偷去给人看样仿制?”
黎仁宁接话道。
“这个可能最大。”
黎仁诚看向程颂,问他是如何打算。绢花作坊依旧全是女工,包括做杂活儿也是雇了些力气大的妇人。全部算下来上百人,调查起来应是要费不小的功夫,而且难度颇大。毕竟只丢了两个发钗,袖兜一塞就带走了,除非凑巧,否则很难被人注意到。
“先不声张,辛苦大姐派人给方四爷送个信儿,说这批货会延迟发,不过作坊那里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出货,发钗出城后先运回学田,然后这样……”
程颂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让黎仁宁无需过虑,安下心来正常开工。
……
木工专业的学子明日一早就可以去书院报到,路远的今日就可以过去。郭年已经去了书院,暂时充当一下教务主任,今日他还要负责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