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秀才院不止早饭有茶叶蛋,午饭还有茶香排骨茶香鸡。
“你和画砚不是都打算止步院试了?”
沈衍和王显疑惑地看向程颂。
一桌特色菜摆好后,程颂拜托他们继续常来秀才院答疑解惑,银票也都准备好了。
依程颂的算学功底,就此放弃实是可惜。商籍的事并非没有其它解决办法,但程颂却选了放弃科考这条看似最可惜的路。沈衍和王显都有些替他遗憾,但昨日程颂就表了态,说自己今后只打算经商和办学,无心仕途,态度很是坚定。怎么今日又拜托他们辅导功课了?
“我和画砚不考了,黎兄还考呢。”
程颂笑道。
陈卓和章清谢驰月初已经去府学报道了。黎仁诚担心程颂一个人忙不过来,也不想辛苦他经常往返云州探望自己,依旧坚持留在秀才院自学,只按时去府学参加重要考试。
程颂又感动又心疼,早就盼着沈衍王显能尽快再来。他俩学问扎实,还善于讲授。若不是前几个月的突击,就凭他和章清几人自己努力,说不准哪年才能考上秀才。这个级别的夫子可遇不可求,他们每来一次都要好好珍惜,这学费必须付出去。
有他俩继续辅导,黎兄去不去府学就没那么重要了。
黎仁诚基础扎实,头脑聪明,给他辅导很是轻松,两人答应得很是痛快。黎仁诚心中发暖,眼中含笑望向程颂,之后向沈衍王显敬了茶表示感谢。
新北村的学院是新盖的,水泥地也铺好了,准备做酒坊厂房的大屋都不用收拾,酿酒的工具和粮食搬进去,管事和工匠一到位就能直接开工。
这次随严昭来的还光禄寺少卿董凡和几名随从。高度酒需求大利润高,管理和负责新建酒坊也成了油水大的肥差,盯上的人不少。
董凡之前多是负责宫廷筵席的安排。这人做事一向稳妥,才被盛宣点名专管高度酒的差事。
他是和严昭一同离的京,下船后就留在云州选址,接到消息第二天就赶到了长宁,还从云州酒坊借调了几名匠人。
虽然酒坊只是暂时安置在学田,但毕竟是官家买卖,还是要和衙门打个招呼。这些不需严昭等人出面,董凡就能办好。
刚筹够修路的银子,就迎来官办的酒坊,接到消息后单筠心里都乐开花了。
虽说酒坊放在长宁是暂时,但凡事都有变数,只要长宁给足了方便,说不定这酒坊就留下了,或是即便云州的酒坊建起来了,长宁这间也可以接着干嘛。
这次募集的银子不少,除了往云州去的官道,向北的水泥路也能修出不少。若是能把官办酒坊留住,将来北面的客商就更有理由来长宁了。就算酒坊的税收都要上交国库也无妨,那些商旅来买酒免不了吃住在长宁,再顺道买些其它货物,一地的发展不就跟着起来了。
送走董凡后,单筠把程颂找来,想打听一下他是找的哪里的门路,如何把官办酒坊招来的。
这事要换个人可能还不好打听,不过程颂的脾气县衙的几位大人已经很了解了,不怕他介意多想。这人经常是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但单纯耿直也是真的,想不出他是如何悄悄钻营出这么硬的关系。
“不是我找的,是作坊的一个客商介绍的,只是借几间大屋用用,凑巧我那里有就用上了。”
程颂不想让人知道高度酒的制作方法是从自己这出去的,和严昭签的协议里也承诺要对方子保密,这事最好就是装傻。
另外严家兄弟的身份到底为何程颂自己都不确定,索性就用客商糊弄过去。
程颂作坊的客商不少,有几家背景深也不奇怪,单筠便没再多问,叮嘱他若是酒坊有何问题或需要就及时来县衙,这个方便还是得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