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料到,最先从筒车获益的居然是酒楼和客栈。
单县令承诺给长宁每个村子发一台筒车,为了争抢农时,从各村征集了不少木匠到刘实和陈家那里帮忙。
这些新来的木匠算是临时工,工钱由刘实和陈家支付。一台筒车十五两,人手多了制作速度快了不少,多付工钱也合算,只是住宿的问题不好解决。办事的吏员向主簿请示后让他们暂时住到了养济院。
如今这两间作坊几乎一日就能造出一台筒车,程颂仗着捐赠图纸享受了优待,做好的筒车优先供给南北新村,之后再陆续发到各个村子。
陆续架好了十几台筒车后,新北村实实凿凿成了个网红打卡点。不仅周边百姓都争着来看热闹,云州码头但凡得了信儿的货商更是跑得快,特别是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商。
这些人虽是商籍,但赚了钱就没有不置办田地的,几乎家家都有农庄。做买卖毕竟担着风险,置些田地做个后路要稳妥得多,听说长宁出了比翻车还先进的灌溉农具,全都想看看这筒车是个什么样儿,有没有传言中那么好用,是否值得采买。
近处的看过热闹就走了,远处的最少要在长宁停留一两日,自然免不了吃住。
打从云州码头通航,长宁的商路逐年萧条,酒楼和客栈的生意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红火的场面了,整日里客人不断。
街面上其它买卖也跟着沾光,别的不说,章家蜜汁排骨这个月送来的分红就几乎翻了倍。
章大伯趁着送分红到秀才院和程颂商量买卖,问他凉菜的做法里有没有适合荤食的。
现在来往长宁的人多,不少人临走时会买些吃食带上。可排骨烧肉这些还是热吃更香,不如那些包子饼子方便。但这个需求不少,章家也不想错过,才来问问程颂有没有主意。
“凉荤?那简单,酱油腐乳都有了,那就做酱肉。”
酱肉做法不算复杂,先用调料浸泡生肉,这个季节一宿就行,再配料炖煮,煮好后再泡上大半天就完活儿了。只要锅灶够大,可以一次做出不少,现卖现切,很是便利。
程颂直接把做法写了下来,章大伯收了方子高兴,连小儿子在学田的住处都顾不上看,留了包碎银子就急着回店里了。
章清也不恼,送走了亲爹回来继续读书。
当年预考榜单上的三个倒数中两人都选了算科,他也不是没动摇过。但章清对算学的兴趣和天赋都不高,并不觉换科目可以提高取中机率,倒是在秀才院突击了一阵儿感觉进益很快。
这里先生水平高,读书氛围好,饭菜质优量大,逐渐撑出了他取中的信心。如今不论成败,他们三人都已经决定要冲击今年的院试,这些时学得正是起劲儿,哪有空抱怨亲爹打了折的嘘寒问暖。
原本程颂只是请了沈衍教授几个人功课,后来严昭说这次跟着来的管事有两人,除了沈衍还有位王管事,学问也不错,可以与沈衍轮流给他们几人授课,程颂听了自然求之不得。
没抗住好奇,程颂向严昭打听了他家管事的任职门槛。严昭没详说标准,但表示王管事也是进士出身,学问与沈衍不相上下。
大琞科举能走到殿试的,除了一档的状元榜眼探花,第二档都是进士,三档是同进士出身。
虽然科举没有明确限制过进士名额,但实际上没有哪届能超过三十人,而且取中进士后授官至少正七品起步。
程颂被吓唬住了,想不出严家给了什么待遇才能招揽全进士级别的管事,晚饭后偷摸和黎仁诚议论,大胆胡说严家可能是贩卖情报的。
“颂弟为何如此猜测?”
黎仁诚跟不上程颂瞎扯的思路,但捧场,双眼凝神认真请教。
和黎仁诚咨询过县令的俸禄后,程颂就恶补了官员待遇问题,知道进士比举人的前途强得多。
“进士出身至少也能任个县令,且不会是过于贫苦之地,不愁名利,严家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把管事的工钱定到一年几千两吧。”
“若是一年没个几千两,怎么可能放弃辛苦搏来的仕途只做个富家管事,那就还剩一个可能。”
“严家定是掌握了这些人的把柄!”
“以把柄相胁,这些进士只能听命于严家,而能掌握多名进士的把柄,自然要有个庞大的情报组织。”
“严家兄弟带着这么多护卫,兴许就是为了防范被他们威胁过的仇家报复!”
“综上所述,小弟才有此猜测。”
程颂串联起看过的武侠剧、悬疑剧以及狗血剧展开了一场自认为特别牛逼的分析,扯完之后自己愣是信了,还一脸认真地等着被夸。
“黎兄以为如何?”
黎仁诚严谨沉稳,心地仁慈,而且不久前刚刚确认了自己的心意,哪好意思明说心上人是个傻子。
若不是杀人放火科举作弊这样的大把柄,怎么可能拿捏住有了进士功名的学子,而且一捏就好几个。严昭可是说过,他家不止两个管事。
大琞科举是为了招纳饱学之士定国兴邦,又不是海选恶棍,哪来那么多有大把柄的进士。
“观沈管事的言行,一派光明坦荡之气,且他对严家兄弟虽然恭敬有加却未见过多惶恐,不似有把柄压身。”
黎仁诚婉转否定了程颂的一派胡言。
对于严氏兄弟的来历,黎仁诚也有个猜测,没有程颂的推断离谱,而且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别的可能。
没等来点赞,程颂也不恼,顺着对方的话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