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8章 回家过年

第98章 回家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来程颂改变思路,自己列清单让程胜散学帮着买回来,这才慢慢锻炼起弟弟的购物能力,不过那些采买程颂都会另外给钱,所以程胜自己手里的钱就一直没什么变化。

弄清了原委程颂就不担心了,只要不是林春杏突然奋起作妖就行。年后各个作坊都要开工,刚买的七千亩地要雇人开荒,还要防范再来找事的糖商,他可没余力应付什么宅斗。

初五刚过,程颂就带着画砚和程胜勤学回学田了,给家里的理由就是早些回去温习功课,没人反对。

他以为自己回来得挺早,没想到之前来建房开荒的那些村民比他还早。

“不是说好过了初十开工吗?”

程颂意外道,他刚到秀才院门口,黎仁诚就接出来了,说自己刚从南门大院那边回来。

这次来的人多,有些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的。年前程颂已经和他们讲清了待遇,只要能打理好十亩荒田就可以带全家人到新建的院子落户。

当然田地的产量要达到平均水平,不能为了蹭院子住糊弄着种地。十亩地算不得多,只要家里有一个壮劳力基本就能完成,条件可谓相当宽松。

但即便如此,之前来做过工的人里也只有小部分会选择举家迁移。这时候的人通常不会轻易离开居住了几辈人的故乡,尤其是家中田地没那么困难的,更倾向让富余劳动力出来做工多挣份收入,不会轻易搬家。

那些举家迁过来的,和之前他们预料得差不多,几乎都是早些年与黎家一样的流民户。

“说是怕来晚了那些院子都被人占了。”

黎仁诚给他说了下这些人早来的原因。年前这些工人揣着工钱背着年货回去后,眼热的人不少,都想着过完年进城来这里做工。

眼见名额有了紧俏趋势,已经下定决心的人就不敢多耽搁,怕来晚了抢不上院子,有些初三就到了。

因为是全家一起来的,都挤在仓房不方便,黎仁诚就把他们先安排到客栈了,等程颂回来再给他们分配院子。

“这就去吧,再来怕是客栈要住不下。”

听黎仁诚说已经来了十几户,程颂着急道。

客栈就二十几间客房,那几个村子离着又不远,听到消息肯定会都赶着来。

除了四个村子的村民,程颂后来又从城里雇了不少人建房开荒,现在两千亩荒田那边建好了一百多个院子,根本不愁住。

做工的名额也有的是,新买的七千亩地要招的人更多,只是那边得开春后先建房,最快也要入夏才能住人。

“少爷,这么多红果子做什么用啊?”

画砚看着院子里一桶一桶的山楂果犯愁,年前少爷就开始买这红果子了,积攒到现在都超过二十石了。

“自然是做吃食。”

年前酱料就做完了,再开工其它作坊都有事做,就剩采摘小队还没着落,虽然也可以晒梨干,不过程颂发现云州附近种了山楂树的人家很多。

这东西多是炮制后作药用,要不就是做成糖葫芦,直接啃太酸了,似乎比现代的品种还酸,果肉也少,打从买回来几乎就没人动过。

但其实山楂的可塑性极强,能做不少好吃的,作坊里又不差糖,程颂打算安排孩子们作山楂零食。

“先作山楂糕,再烤点儿果丹皮。”

少爷发话。

这两样东西做起来工序差不多,大人负责清洗熬煮和烤制,孩子们负责去蒂去核。

夏天从码头买来的琼脂终于派上了用场,熬煮时加入琼脂更利于山楂糕定型。

酸甜口的零食总是特别受欢迎,做好的山楂糕和果丹皮先给作坊的工人们发了一波,不管大人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的,家里老人也觉着好,开胃助运化,吃饭都香。

山楂货源充足,等荒田那边的工人都安顿好后,程颂在那边开了个类似的作坊院子,也制山楂零食,只是饴糖要从学田运过去,反正有骡车,也不麻烦。

土地要等开春再翻,这些人以为来早了要过段时间才开工挣钱,没想到才一两天小东家就来派活儿了。

青壮全部去城北的荒地捡石头,工钱一天三十文。女人和小孩愿意的就去作坊院做山楂,一天十文钱。

这么高的工钱哪有不愿去的,只有抢着去。程颂把吴婶子和孙大媳妇派过来教了几天。这活儿本就没什么难度,带着做两次就都会了,重点就是掌握个火候。

等做熟之后再从院子里选几个能服众的婶子大嫂做个工头,这作坊就算支起来了。

程颂数了数,目前这院子就十几个孩子,没人识字,让他们每日去制糖院上小课堂有些折腾,便去教学处找了趟郭年。

教学处的三名领读人只有郭年没成婚,与爹娘和一个弟弟同住,家就在南城门附近。

“无需每日都去,错开去教学处的日子,三日去一回即可,教这作坊里的人识字,尤其是少年和幼童。”

“教材用识字书即可,每次一个半时辰,工钱是二百文。”

这些人刚开始学,进度慢一些无所谓,程颂对今年如何给孩子们上课已经有了些想法,暂时先让郭年给他们开蒙识些字。

教学处一日工钱三百文,这里只教半天,人还少,就有二百文,郭年自然乐意,恨不得轮休的两日都来,哪有程颂担心的可能怕累。

他自认资质平凡,对院试把握不大,早就因家人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十分愧疚。自从进了教学处,每月多了三两银子收入,家中一下宽裕了许多,他心中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不过程颂说不能轮休的两日都来,过些时还有其它安排,让他等消息,当下就先教好这些人识字。

忙完这些用了四五天,私塾和县学都开学了。

县学的学子按现代的标准都是能考上重点的学霸,照当前的成绩看,程颂算拖后腿的,对上学的兴致也不高。

不过这个学年开始,程颂头一次觉得上学是件充满了幸福感的事儿,对了,还有下学。

因为黎兄怕年前来探秘的人还有同伙,会对他下手,每天都会接送自己上下学,哈哈哈哈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