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7章 烟花

第97章 烟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到村子,程颂给吴大伯送去了在县城买的点心和五十两银子作为感谢。

吴家人哪肯收这么重的礼,最多只肯留下点心,让程颂将银子拿回去。

“亏了吴大伯警醒,今日若是让那歹人得了手,不知会出什么乱子。”程颂对吴家人谢道。

一番拉扯下,吴家人只得收下银子。虽然这半年多家里人都在程颂那里做工,挣的工钱都不低,但算上奖金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两。

一下多了五十两银子,按以前的打算,都够他家离开学田去别处置房买地了,可如今的局面下,家里谁都没这个心思,全都想继续留在村里给程颂做工。

工钱高又能学手艺,每年还能挣一把合作种植的钱,这时候辞工搬家?是天寒把脑子冻住了?

吴家觉着银子太多,程颂却认为很值。

按黎兄的推理,那贼人是趁着午休人少时候进的村,如果不是吴老伯凑巧看到,得手后他肯定很快就把消息传回去了。

往南去的商船还能走,用不了多久那些糖商就能确定冰糖是从学田出去的,兴许很快就有了对策,还不定又来使什么坏。

就因为人被抓了,延误了消息,才给自己争取了应对的时间,五十两,一点不多。

“黎兄多添些,这几日夜里冷得厉害。”

程颂对正往炉灶里送石炭的黎仁诚说道。

石炭就是煤,也是从云州码头买来的。运河停航之后就买不到甘蔗了,但程颂经常和王止打听码头上都卖了什么长宁没有的货物,石炭就是其中之一。

相比烧柴,煤的热量更大,也更耐烧,就是不太环保,但这个问题在大琞它也不算问题。

五文一斤,价钱也不贵,只要有货,程颂都是几千斤几千斤地买。

这东西又不怕坏,他这些作坊不但日日几个大灶烧着制糖熬酱蒸豆子,四季不停,冬日里还要给作坊的火墙供暖,根本不担心使不完。

秀才院添煤添柴的活儿都是黎仁诚干,程颂是非跟着出来转一圈,说在炕上坐时间长了腿麻,下来活动活动。

黎仁诚铲煤的工夫程颂就把洗手的热水准备好了,他要不跟出来,这人肯定就用凉水凑合一下。

哆哆嗦嗦跑回屋里,几个孩子正围在一张土炕上做算术题。

私塾比县学放假早,不过程胜还留在秀才院没走,想等着和哥哥一起回家,每日晚间就和画砚梁言一起读书做功课。

夏天的时候程颂带着孩子们采集了不少柳枝,制成炭条后外面裹了麻布捆了细绳,就是简易炭笔了。

用这个笔做算术题比用毛笔方便得多,只是握笔思考时容易蹭到脸上,题做完了,脸也花了。

每次见孩子们困在题目里,使劲划拉草稿纸,程颂就特别有为人师的满足感,也不过去帮忙,偷乐完就拉着黎兄去自己房间核对账目。

其实这些账黎仁诚几乎日日晚间会看一遍,梁言记得都很清楚。但现在作坊多了,买原料、核算工作量、发工钱和卖货收钱的事都不少,全压在一个孩子头上确实强度太大。

虽然梁言自己没抱怨,干得还挺起劲,但程颂和黎仁诚都会时不时搭把手。今晚他俩就要把年前要发的工钱和福利算一遍,明日就给大家发钱放假。

这一日各个作坊的气氛都特别热烈,小东家提前打过招呼了,今日发工钱,不过不能急,需要挨个发。最早把钱领到手的是住在南门大院的建房垦荒队。

发钱时依旧延续建房时的小队分组,一队一队发。工作量之前舅父他们已经与工人核对过了,今日程颂过来就只是发钱。

铜钱都提前串好了,有千文一串的,百文一串的。加上过节费,所有人到手的钱都超过一两银子了,但大家都想要铜钱,花起来方便。

程颂采用了流水线作业方式,摆好一条长桌后,他们几人依次坐在桌后。

工人们先去坐在第一位的梁言那里报名字,再次确认一下钱数就按手印,然后从旁边的黎仁诚那里领工钱。

排第三位的是程小东家和画砚助理,他俩负责发年货。每人一斤饴糖,两罐酱料,辣酱还是酸甜酱可以自选,附赠一个东家设计作坊自制的麻布手提袋。

排在最后的是程胜和勤学,他俩发的最是新鲜,别说工人,就是整个大琞都未必有人见过。

“诚颂连锁作坊”独创——福利票!

这福利票有三种,就是绘制了三种不同的图案,简笔画的小猪、果子和一盘糕饼,旁边都刻着同样几个字,听识字的人说是“三百文”。

“福利票每人三张,可以去县城的章家肉铺、王记果子行、福兴糕点铺花用,不过只能买货,不能换钱,每张票价值三百文,五日内有效。”

“如果换的东西不够三百文,铺子里不会找钱,要是超过三百文就自己掏钱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