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6章 更进一步

第96章 更进一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事要想捋清原委,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大琞因为疆域广阔,主要的运河也挖了两条,一条贯穿南北,一条连接东西,支流也有不少。

最早从南方往京城运货就是先走南北运河再拐到东西运河。后来因为一场水患,东西运河沿岸大面积遭了灾,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百姓死得死跑得跑,留下了几百里的荒原,那段运河也因为淤塞过度被废弃了。

这一下就截断了东西的漕运,开挖新运河需要几年时间,这期间南粮北运只能暂时改道陆路,其它的货物运输也一样,十分耗时费力,不少南方特产运到北方后价格都翻了几倍,自然也包括沙糖。

那时候沙糖从糖商手里卖出就要三四百文一斤,到北方百姓手中就上千文了。但百姓能否买得起不是糖商操心的事,他们记得的只是那时卖糖的利润高。

甘蔗是自家庄园种的,工人是本地请的,制作成本并未受到运河断流的影响。

而且因为利润高,糖商们还去更南边的州府买地建了更多甘蔗园,那里田地便宜,气候适宜,几乎年年丰收,但几家糖商之间有协议,谁也不能降价,就这样很是赚了几年银子。

但大琞的人口就这么多,价格越高能吃起糖的人就越少,而甘蔗的产量却是年年攀升。

谁也不舍得为了控制收成烧了自家甘蔗园,于是每年的沙糖供应量就开始悄悄上涨了。

原先形成的不降价协议也开始出现裂缝,私下的价格战已经露出了端倪。

再后来改道云州的运河修好了,相比原先的河道虽然向北绕了个远,也比陆路快捷方便许多。

产量和运输的同时变化导致沙糖价格一路下跌,批发价跌到了一百四十文一斤。

其实这个价格还是赚钱的,只是每斤赚几十文和几百文的落差太大,糖商们都不甘心,于是就商量出了减产的主意。

打算依靠降低沙糖产量制造个货物紧俏的局面,把价格拉高一些。但甘蔗已经种出来了,总不能任其烂掉,当水果卖掉也是笔进项。于是最近两年就出现了大批甘蔗沿运河售卖的情况,而且价钱也不高。

这么干倒也没白忙活,去年沙糖的批发价被拉高了十文钱,尤其腊月里人们采买年货舍得花钱,虽然批发价高了,沙糖的销量也不错。

只可惜正当糖商们谋划着今年继续涨价的时候,有买家找上门来问他们有没有冰糖。

冰糖?什么东西?大琞除了沙糖就是饴糖,哪里有过什么冰糖?

来问的还不止一家,糖商们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京城的王公大臣家里出现了一种新糖,就是冰糖,据说味道和功效俱佳,只是不知来源,想买也买不到。

这么多富人要买的糖,那自然有商人四处打听,最先来的地方就是糖商这里。

还有人给他们带来了一点样品,真就是一点,半两不到,勉强够一人分点尝尝味道的。

这一下可炸了糖商的窝,冰糖的味道和卖相都是上品,若是大量上市,那沙糖的价格别说上涨,能维持住一百四十文不动就算好的。

毕竟百姓们舍得买沙糖的少,而富贵人家自然是拣好的新鲜的买,沙糖的价钱和销量一定会受到冲击。

刚得到消息的糖商们自然乱了阵脚,好在冷静之后有两个舌头灵的尝出了这冰糖里似是也掺了甘蔗。

还有没有其它原料不好说,但甘蔗肯定是有。顺着这个思路打听了一圈,终于听说了云州码头连续几个月有人大量购买甘蔗,这消息噎得糖商们连续几日吃不好饭,敢情这冰糖的原料还是自己给人家送去的?!

不过仅靠甘蔗卸船地点也不能完全判定冰糖产地一定在云州,继续打探之后这些人又听说了甘蔗都被运去了长宁县城外的一个小作坊。

小作坊能制出新品种的糖?消息似是越来越离谱,这些糖商都不太能相信,于是便联合出资派人来长宁打探。

程颂猜测的所谓层层截留也不算太准确,截是截了,只是没那么多。这些人因为不敢相信一个小作坊能制出新品种的糖,总怀疑是假消息,便遣了人来探个虚实。

确认这点自然无需花费太多,所以他们就只出了五十两银子,扣掉路费,经了三四手还剩五两真算不上奇怪了。

“你打算如何应对?”

吩咐官差把那三人暂时收监,县尉看向程颂。

“回大人,我想再买些地。”

程颂答道。

买地?县尉不解,他问的不是如何应对糖商吗,怕他们再派人来,只是爬墙探秘还好,若是想对程颂这个人下手,必须得提前防范啊,怎么扯到买地了?

听完刚才的堂审,程颂心中十分烦闷,但说不上害怕,关键是怕也没用,现在就算他说不制冰糖了,那些糖商也未必肯放过他。

他烦闷的是如果他们肯多出些钱,最后雇来的不是刚抓到的笨蛋,而是个狠辣角色,那可能会出现什么局面。

会不会伤害到高大壮一家,甚至于抓了院子里的孩子逼迫他说出冰糖制法。

这种情况在古代社会非常有可能发生,那些做无本买卖的歹人不好说藏在哪个角落。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不止关乎孝道,也与个人小命有关,随便出个远门真有可能命丧他乡。

影视剧里动不动就出现个拦路的劫道的,那就看个热闹,而且常常会有天降的大侠跑出来解困,但真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监控的环境,大侠不知道在哪儿,风险却是高到很难不让人忧心。

想到这些的程颂很难平复心绪,但他也知道躲避无用,与其被动等着对方再次上门,那还不如头铁到底,做出更多的冰糖气死他们!

心中所想不便直言,程颂先是让石头把全家人送回学田,案子暂时审完了,他们也无需在衙门久留,另外麻烦石头再取上几斤冰糖送来衙门。

制好的冰糖大多让严昭买走了,程颂还没往衙门送过,要想实现自己接下来的打算,至少得把冰糖取来让大人们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

“你种甘蔗就是为了制这冰糖?”

单筠问道。

买地的事不归县尉管,他把事情移交给了主簿,又报给了县令,现在几位大人正坐在一处品尝刚取来的冰糖。

“是,我想与官府合作,将冰糖作为长宁特产推广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