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西红柿?”
三皇子瞪着眼前切好摆盘的陌生食物。
单筠的信里介绍过这是产自长宁的新果蔬,可生食可制菜。除了这盘撒糖的,丰喜楼的厨子望文生义也做了道西红柿炒鸡蛋,倒是不难吃,只是没人知道是否正宗。
三皇子对生西红柿的味道挺喜欢,尝了两口道:“回去就禀告父皇,我要去趟长宁。”
学田的辣椒西红柿种得有些晚,为了不耽误种冬麦,没有等到最后一批果子采完,程颂就决定翻土清理残茬。
这六百亩毕竟是学田的地,要是误了农时影响了收成,虽然他可以出钱补贴县学的损失,但也难免伤了佃农的信誉。
看着来不及采摘就被翻到地里的果子,画砚难得绘制了一幅略带悲伤的耕种图。
“别垮着脸了,每亩地收上来的都超过二十石了,种子和人力算下来一斤西红柿还不到一文钱,已经赚得不少了,明年咱们早些种,二千亩呢,开了春就种,能多种几茬,学田这里还是种粮食合适。”
劝到后来程颂开始自言自语了。
“开春就能种?”画砚回了点精神,确认道。
“能,开春就给你种,入夏就能吃上了。”
“好!那少爷说好了!”
“说好了!”
“那开荒的两千亩,今年还来得及种吗?”
旁边的梁言问。
烧好土炕的仓库已经能住人了,两位村正回去之后,这四个村子又来了些人想做工。
程颂让舅父他们看着安排,合适的就都留下,反正现在开荒不怕人多,人越多干得越快。
他们还从县城里招了不少临时工给荒地除草捡石头,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可以上耕牛和曲辕犁翻地了。
“种,翻好地就种绿豆,能收多少算多少,冻死了就全翻进地里作肥料。”
“为何种绿豆啊?”
“绿豆肥地,能省不少力气。”
种植绿肥也是传统施肥方法之一,但可选的不止绿豆一种,其他作物也有肥田的效果,只是绿豆种植时间短,而且便宜,二千亩的种子钱不过三十两左右,性价比高啊。
“那要是没冻死,收上来了呢?”
两千亩的绿豆,梁言想不出来有多少,总觉得能收一座绿豆山。
“现在种应是够呛,看今年冬日的气候了,若是能收上些,就给你们做绿豆糕。”
程颂笑道,大冬天总不能再熬绿豆汤,真有收成就做点噎人的绿豆糕吧。
九月深秋,天气凉了不少,按说再在院子里做工就有些冷了,程颂让制糖院的孩子们搬到屋里干活儿,不过这院子里天天好几口大灶不停烧,大家都没觉着冷不想搬。
程颂也没强求,那就再等等,毕竟都在院子里干活儿可能方便些。
为了提升做工效率,他又自备图纸定做了好几个搅拌桶。
搅拌桶分两种,一种加装的螺旋刀片,用来搅辣椒,一种装的木制叶片,用来搅拌皂液。
打从重阳那日给大家发了肥皂,这东西的需求持续暴增,好多村民跑来问价想买。每日下田回来一身土,用这肥皂洗洗又干净又清爽。
程颂还给章清谢驰陈卓都送了些,用户反馈极好,这三家人也不知怎么替他宣传的,几乎日日都能送来代购订单。
于是还没正式上市的肥皂已经在小范围内受到了热捧,且有越来越热之势,程颂索性决定扩大产量,兴许用不了多久新作坊就能开张了。
制作肥皂成本不算太高,就是猪油贵些,章家卖给他都是友情价。火碱不敢用,怕被哪个孩子误食了,就用草木灰和捣碎的贝壳一起煮开提取碱水。
做好的肥皂切成小块后卖六文钱一块,利润都翻倍,只是搅拌皂液的过程太费力了。
这搅拌桶没用齿轮,就是个老式手摇款,加长了力臂,一桶能搅十多斤皂液,虽然还没实现自动化,但比用铲子翻拌已经省力多了。
三皇子带人来学田时,顺着声就找到了制酱院,只因这院子里实在太热闹了。
熬酱的、添柴的、洗果子的、掏种子的,有在院外蹴鞠的,还有坐在院中看书的,那书远看封面就知道是识字书。
送去京城的十八幅画作中就有描绘制糖院做工景象的,如今站在这门口,那画中的热闹一下鲜活起来,确是喧闹,也确是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