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68章 识字书

第68章 识字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几天后。

“少爷快看,这‘红绿黄’印出来了。”

画砚举着一页印好的识字书让他家少爷验看。

这纸上右面半页是“红绿黄”三个大字,每个字下面都有小字的两三个词语和一句话。

比如“绿”字下面的词语是绿色、绿草和青山绿水,一句话是“多看绿草和远处能保护目力、预防眼疾。”

纸上左半面是三个饱含童趣的小图,红果子、黄雪梨和几片绿草叶。

这图最初的版本还是少爷给的,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每种物什的样子都似被拉扯变形过。

现在的版本是他和仁安弟弟协力修饰过的,依旧延续了少爷指定的风格,虽然比照实物有些失真,但却十分可爱也易辨识,至少院子里的娃娃们都能认出是何物。

少爷说把图画成这样主要是为了好刷印,不必调色也无需套印,在雕好的木板上刷上对应的颜色直接刷印即可。

画砚不知道什么是套印,但他还没见过带图的书,尤其是彩图,刚刚这第一张印出来后院子里孩子们就全围了过来,一个个大惊小怪的,看得特别新鲜。

“我看看,不错,真不错,就这么印。”

说完冲着画砚身后的崔勇竖了竖大拇指。

崔勇就是那日公堂上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牙商的男孩,上月刚满十二岁。

给他们登记信息时他说自己姓崔排行第三,就叫崔三。程颂觉着这只能当个小名,带他们登记户籍最好有个大名,就作主给他起了个“勇”字。

崔勇对自己的新名字特别满意。

识字书开始制作后,程颂请了陈志来刻板,但刷印的工作没再请人。

雕版上刷墨、覆纸、再用刷子轻刷纸背,一页纸的刷印就完成了,难度不大,程颂打算直接让院里的孩子上。

他从所有小雇工中选了几个大一些的男孩学着印。刚开始他们干得很慢,总怕印得歪了、颜色不匀了浪费纸墨,后来程颂说让他们放开印,不敢动手哪能练出来。

印好的拿出去卖,印坏的就留着自己用,给院里的孩子们免费发。

这不才练了没两天,手感就逐渐出来了,残品率断崖下降。

第一本识字书虽然图多,但多是黑白简笔,只有表示颜色的这几个字配了彩图,且都是单色图。

像“红黄绿”这页虽然有三个颜色,但每图一色,雕版上色的难度不大,只是比单刷黑墨慢一些。

程颂从小刷印工中又挑出三个手稳效率高的,专门负责几张彩图,崔勇就是其中之一。有了印黑白图的基础,这第一张彩图他就印得十分规整,让这几天濒临过劳的程小东家终于收获了一丝安慰。

……

公堂强买那日就是程颂向县学请假的最后一天,可如今又过去几天了,他还是没能回归课堂,日日忙活着自己这一摊摊买卖,连带着其他人也都无法清闲。

王家兄弟带着两千多根甘蔗刚进学田,车还没卸就被程颂拽着领了下一批采购任务。

买杏果买甘蔗,纸坊那里也要多进货,如今人手多了,各项生产都卡在了原料供应上,王止听罢,只灌了了两碗酸梅汤就奔去城内租骡车了。

种甘蔗的方法早都抄好了,只差买地。

程颂领着代州孩子去办契约户籍时,顺道去县学继续请假,还打听了一下租地开荒的事。

学田附近的空地还有不少,但他不确定归属,怕盲目开荒种甘蔗便宜了别人。

县学管事告诉他那荒地应是无主,多年来未见有人来耕种或是建房,让程颂去县衙主簿房查询。

于是当日办完契约后,他就把买地的申请提交了。

那地确实无主,以前也有人去打听过想买下,但衙门没批。

见是程颂来买地,主簿衙的吏员倒是十分客气。

那收山杏的摊子还没撤呢,衙门里的人对程颂的事迹没少听说。

但即便如此,那田地也不能卖给他。

“那片地就是留着官用的,给学田划拨六百亩也是依制而行。”吏员耐心给程颂解释。

“那何时能官用上呢?”程颂不死心又问。

“不知,那地虽一直闲置,但若将来县学扩大或是衙门要增加职田,兴许就用上了。”

“那没用之前,可否让我先租几年?”

其实程颂也可以去其它地方买田,别处也有上等田,只是他这摊子都支在学田了,而且他买田是为了种甘蔗,必须自己盯着,田地买得太远照顾不到不放心,还是想就近办,不让买就争取租下来。

“你想租几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