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49章 回青寿

第49章 回青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你现在不抄话本了?”

“这几日先安心读书,多亏颂弟收的竹签多,家中近日宽松了不少。”

程颂没和章清谢驰提过他家做竹签的事,是刚才在饭堂陈卓与他们坐到一起时自己说起的。

读书人的清高有时候严重地莫名其妙,本来就有不少人瞧不起他抄写话本,要是再被他们知道家中给同窗做工,难免又惹来不少议论。

程颂没有声张自然是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他自己也没必要宣扬,不过章清谢驰与程颂关系近,这两人的性格陈卓也挺欣赏,就没避着他们直接说了。

打从接了做竹签插花杆的活儿,他也留在家中日日帮忙,除了打磨,其他的削劈煮烤都不算精细,他也能上手。

他抄一本志怪小说只能挣两百文,而且抄书要求字体工整,以他的速度一本小说至少要抄写四五日。

现在家中一日能磨出六七百根竹签,七八十支木簪,收入六百多文,虽说为了赶工还请了两个人打打下手,但大头还是他家挣的。

趁着程颂现在生意好,全家都抢时间想多做些,连两个妹妹每日从作坊下工回来都会跟着帮忙。

“黎案首今年秋闱可会下场?”

问完了陈卓,章清又跑到程颂桌前闲话。

“不会,黎兄去年才过院试,说是要安心多读几年。”

同样的问题开学前程颂已经问过黎仁诚了,怕他被自己拖累的没空读书,耽误乡试。

“我本就没打算今年下场,能参与颂弟张罗的这些买卖于我也是涨了不少见识,而且借此家人才能团聚在一起生活,我心中也少了许多牵挂,所以不止是没有耽误,反而要感谢颂弟帮忙让我读得更为安心。”

这是彼时黎兄给他的回复。

感动加上被夸得害了羞,程颂当场就红了脸,对黎兄的好感又蹭蹭蹭爬升了一大截。

“少爷预考就参加了三次,院试还不知要耗费多少年,黎秀才定是怕自己中了乡试就得进京参加会试,留少爷一人读书更加无望,想着至少陪咱们少爷考两次院试,这就是挚友了。”

当天晚间,画砚和梁家兄弟悄悄聊着睡前小话。

“我也听父亲讲过,科举之路确实艰辛,少爷三次就能通过预考已经是难得了,黎秀才兴许真是文曲星下凡。”

梁言附和道,他也很喜欢黎秀才,不舍得他太快考走。

在采摘小队这群孩子眼中,黎仁诚学识傲人、样貌出众,尤其开了小课堂之后日日领着他们诵读识字,严肃中不失温和,绝对是偶像一般的存在。

不过相较黎仁诚,程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丝毫不逊色,甚至还隐隐略高一筹,毕竟学识深厚就是像空中浮云只能仰望,但厨艺高强就实在多了!

每逢小东家掌勺,孩子们连胭脂桃都不馋了,都留着小肚子等着吃肉!

“黎秀才要走吗?”

梁文不太明白两人话中的含义,以为黎仁诚要离开学田。

“现在不走,等过两年黎秀才考中举人,肯定要走的。”画砚说。

“那少爷和画队长走吗?”

“我肯定是跟着少爷,他日买卖做大了,少爷早晚也会走。”

“买卖做大?少爷不考院试了?”梁言惊讶道。

“自然要考,只是我看少爷做买卖的本事的比考科举大多了,早晚能去云州府开铺子。等将来黎秀才真去了京城考状元,保不准少爷也要跟去卖豆干!”

三个孩子越聊越嗨,夜深人静,悄悄话全传到隔壁程颂耳朵里了。

凭什么黎兄去京城考状元,你家少爷就只能去卖豆干啊!!

程颂本来很困了,却被飘过来的小话整得越来越精神,等隔壁孩子都睡着了,他的思绪反而愈加复杂。

程颂对于科举没有执念,只是他穿过来的时候才十五,现代法律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年纪,不用别人问自己就默认应该继续上学,就算办了作坊也不能辍学啊。

这时候虽然没有读书年纪的限制,可科举的尽头是入仕封官,程颂当初连考公都没想过,对他而言,入官场人事繁杂,比进考场还让人头疼,这科举一直读下去路向何方其实并未深思过。

不过他才选了算科就放弃读书别说自己有些不甘,对祖母也不好交代,更对不起黎兄这段时间的用心指导。

一番晕头转向的思索之后,程颂决定还是先认真上学,反正几样买卖最近都以生产制作为主,连辣椒西红柿也都是刚种下去,应是都不需要自己操心。

县学开学之后,绢花制作有黎大姐盯着,制糖院子帮工都知道有事去找黎秀才拿主意。

采摘小队就更稳定了,每日识字、吃饭、做工,动脑又动手,不大点儿的孩子比大人们还忙,而且画砚和四个副队长都挺胜任,确实是程颂能够安心读书的局面,至少在六月底与方四爷的会面到来前他都打算老老实实按时上下学。

可惜学习计划永远都是最脆弱的,好好读书的决心下了不到五天,程小少爷就突然事业心爆棚,准备亲自去云州府开发市场了,而起因只是一件所有人眼中连谈资都算不上的小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