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20章 报考

第20章 报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原本程颂打算穿越回家给画砚找一些美术教学方面的参考资料,但细想之后又放弃了。这孩子刚听说自己要考科举,选画科也算不上是慎思的结果,还是让他再自己培养培养兴趣吧,别直接就给了成体系的条条框框,若自己画出了趣味,再学也不迟,才十一岁,慢慢考吧。

得了少爷让自己随性作画的吩咐,画砚开始整日背着小画板满村溜达找灵感。

小画板是程颂请周家表哥帮忙做的,从能做砧板的大粗木上锯了薄薄一片又磨平了毛刺,装到小号的书笼中,再塞上炭笔和画纸,就可以随时随地掏出来作画了。

钻土的蚯蚓、啃过的果子、学不懂经义的少爷还有耐心给他俩授课的黎秀才,都成了画砚笔下的素材。

程颂专门腾了个书箱,把画砚的画标了日期都保存起来,一是给孩子留个求学之路的纪念,二是这年代也没有相机,程颂把这些写实画都当照片保留了。

过了半个多月的悠闲日子,一晃就到了三月底,中间黎仁诚回家忙了几日春耕,赶在预考报名前回到了秀才院。

预考内容不难,手续不简单,毕竟是科举入门的第一道身份核验,除了要去县衙礼房填报履历,还需要五人联保证实考生身份的真实性,且这五人中还要求有一名廪生。

廪生就是曾在院试中取得前十名的考生,幸亏院中住着个黎仁诚,否则就画砚这刚改的良籍,别说廪生,一般的秀才都未必愿给他作保。

其余四人除了程颂和章清谢驰,程颂又拜托了县学一位名叫陈卓的同窗,给了对方六百文的酬劳。

陈卓也是去年通过的预考,成绩排在中游,据说家中十分贫困,是靠着亲友资助才上了县学。程颂与他交往不多,但平日见面两人也会打个招呼。

学子中家贫得不少,但少有陈卓这样穷得十分磊落的。为了多赚些花用,他的午间休息几乎都用来抄写志怪小说了,偶尔有人讥讽几句他也能笑着接下,从未表露过丝毫激愤。

程颂对这样坦荡的学子还是很欣赏的,给画砚作保的事就直接找上了他。

陈卓果然十分痛快,痛快地答应,痛快地收钱,痛快地在文书上签下了名字。

三个家境不错的同窗都敢作保的考生,有什么可担心的,陈卓这酬劳收得是分外踏实。

为了了解画砚的竞考难度,在预考报名最后一天程颂蹭章家驴车又跑了趟县衙礼房,就是预考的报名处,带回一个令画砚十分震惊的消息。

“画科仅他一人报名?”黎仁诚诧异道。

“对,仅画砚一人报了画科,礼房的人说近几年长宁都没人报过画科了。”

程颂刚在县衙已经惊讶过了,现在端出一副淡定的模样给他二人转述情况。

“看来画科的晋升之路还是过于艰难。”

大琞朝重文教兴科举,只是比起文举的激烈竞争,其它科一直是自上而下不大受重视,但冷到仅有一人报名,确实也在黎仁诚意料之外。

只有画砚听了消息有些不明白,问少爷:

“那我还能考吗?仅我一人会不会取消画科的预考?”

“考!必须考!再不考可能真取消了!”

程颂在路上已经想明白了,“你这考法最难的就是心态,监考官只盯着你一人,当他不存在即可,其他都任你施展。”

画砚觉得少爷的话是有些道理,但还是有些疑惑:“这一人的预考也算数吗?”

“为何不算?必须得算!不仅算,而且是千载难逢的预考,你想想,若考中你就是榜首,若不中也无人知晓你是倒数第一,这进退无碍的局面比少爷我可强太多了!”

只和自己竞争的考试不仅催生了画砚的斗志,也让黎仁诚和程颂对画砚的辅导做了不小的调整。

听了程颂讲述原本钱夫子辅导他的方式,黎仁诚也决定照搬,他仔细研究了近几年的预考试题,尽量缩减考点范围,争取让画砚在一个月内将自己筛出的重点熟练掌握。

程颂更是为画砚的专业考试做了个大胆尝试,让他只需练好一幅画。

“一幅?若画不对题如何应对啊少爷?”

画科的题目以写实为主,少有晦涩难懂的抽象题,而且预考是由县里自己主持,几年才出这么一个考生,程颂猜测出题的不论是县令本人还是其他官员,都会考虑一下这棵独苗的个人信息。

除非故意不想让他考过,否则题目应不会太出圈。比如长宁地处内陆多山少水,若出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就等于通知画砚可以交白卷了。

“以不变应万变,多了你也来不及准备,就准备一幅春日农耕图吧。”

程颂会这么打算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绝大多数长宁学子而言,农耕都是最为熟悉的场景,而且大琞也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预考只是科举的第一道门,不应过于艰涩,所以在农耕景象上出题的概率应是高的。

二是根据程颂多年写作文的经验,一个名人轶事既然能运用到不同主题的作文里,同样的农耕景象也能对应不少的考题,像播种、收获、春日、田间、故乡、童趣等等应该都能把题目扣上,只要画得好,取中的概率极高,就算他跑题,也遇不上比他更扣题的选手。这招也就能在当前的特殊局面下取个巧。

“颂弟所言有理。”

黎仁诚也赞同程颂的分析,不过为了多加一重保险,他决定再陪画砚去县城里好好逛上一天。

“大琞的画坛承袭前朝,多以山水人物为重,画砚若侧重乡村田园、市井民风,也算是另辟蹊径。依颂弟所想,画科的预考围绕农耕出题确实大有可能,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市井民风,明日我与画砚去县城走一走,要碰上市井为题,他也好有所准备,若最终题目跳出这两类,就当成一次试练。”

“辛苦黎兄!”

程颂对着黎仁诚道谢,画砚也赶紧跟着躬身施礼:“多谢黎秀才!”

黎仁诚赶忙扶住他俩,表示他们之间无需这些客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