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9章 改户籍

第19章 改户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初钱夫子给程颂上的是高端定制私教课。

为了让学渣体质的程少爷能挤进科举赛道,钱夫子不仅钻研透了多年的预考试题,还仔细研究了本地县令和云州学政的喜好,划定了几个重点范围。

考题不负有心人,程颂第二次参加预考就碰上了钱夫子掐算的模考题,涉险过关。而画砚跟在一边学了多少,程颂并不了解,幸而院子里有个秀才,黎仁诚当场接手了画砚的考前辅导。

“画科的预考应比文举更简单些,画砚能答出简单的策论,默下几部经义的重点段落就有取中可能。长宁罕有学子报名画科,竞争应不算激烈,明日起我给画砚布置些功课,他本就基础不弱,准备起来应不算太难。”

黎仁诚与画砚相处时间多,平日也会聊到一些功课,他对画砚的底子可能比程颂还要乐观。

“既然如此,近日就回青寿取文书更换你的户籍,下个月就去考试吧少年。”

程颂愉快地宣布,丝毫没觉得节奏有问题。

“下月就考?”画砚惊讶道。

“现在刚进三月,预考本月底报名,四月底考试,应是来得及,不用紧张,考不好也没事,就当去挣个经验。”

程颂确实这么想的,考试不止是考知识,也考心态,多锻炼几次没坏处,报名费少爷包了。

黎仁诚也没料到程颂会是这个打算,但多参加几次考试对画砚确实没坏处,如果发现画科不适合自己,还可以早做打算。

“画砚听少爷的,若是考中也能做个更好的书童。”

考生本人也没意见,少爷说什么是什么,不夺了他首席大书童的位子就行。

“考不中也没事,书童没有学历要求。”程颂乐了。

学历?另两人都露出不解。

“咳,就是求学的经历。”

回程家取文书最快要到下个休沐,这期间黎仁诚带着画砚将另外两份饴糖也做好了。

章家对糖的品质很满意,对七十文一斤的价格更满意,为便于算账,买糖的费用与给程颂的分成分开支付,所以还没领到分成的程颂先靠十斤饴糖破了零收入的局面。

制糖最耗时的工序是熬糖,不可能一直自己干,与黎仁诚商量之后,程颂决定请吴婶子和孙大妻子来做糖。

工钱是每人每日十文。这样人工加上原料,算下来一斤饴糖的制作成本大概是四十文,卖价七十文,程颂对这个利润率很满意。

制糖的工钱比孙大的工钱要低,因为孙大做饼的手艺是自己的,而制糖的技术是程颂的,不过两名新雇工对工钱都很满意。

吴婶子上午班,下午孙大夫妇可以一起过来,一个做饭一个做糖,他家的饭也可顺便一起做了。

由于制糖的方子是保密的,程颂与他们签订了一个简单的保密协议,只需他们在三年内不将这制糖方法传出去,三年之后他们是继续给程颂打工还是愿意自己单干,程颂都支持。

之所以定三年一是因为这方法过于简单,用不了几日就能被人看明白,雇工又不是奴隶,不可能长年拘着人家,能干三年不泄密程颂就很满意了。

二是因为科举的大周期也是三年,去年黎仁诚中了案首,今年是乡试大比,没有院试,也就是程颂若打算参加院试,最快要等到明年秋天,他又不是打算和考试死磕的性格,明年后年考两次也差不多了,不论院试结果如何,三年后他离开佃农村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

吴婶子和孙大家也非常知足,干三年就能得个制糖方子,这不就是天上真掉银子了嘛!更别说这三年程颂还给工钱!

自从上月接了这小东家的雇佣,他们两家不仅多了收入,更是能时常收到程颂送来的吃食,家中孩子们笑声都多了不少,村中其他人也对他们两家羡慕不已。

制作初期秀才院每日的出糖量大概维持在十斤左右,章家每日能消耗五斤,剩下的部分程颂打算找找别的销路。

他先问了王止,打了一个多月交道,程颂对王止的灵活与实诚很满意,而且他与家中兄弟对周边的乡镇都熟悉,是专程挑糖去卖还是运货的时候顺便卖都不难。

王止先是惊讶于程颂居然会做饴糖,等听完他说可以给自己提供货源立马就激动了,一番感谢后装上程颂给的样品就赶紧回家与父兄商量去了。

低于市价的货源在任何地方都不易寻到,如今程颂肯给这个机会,全家的意见都是不可错过。

考虑到许多人家一下买不起一斤糖,程颂又雇了吴婶子刚归家的大儿子石头来学习拉糖。

这活儿程颂也是纯理论水平,好在石头也和自己娘一样珍惜程颂这里的工作,听了程颂的连说带比划就开始自己摸索,练了几次就能熟练操作了。

拉好的饴糖裹上一层黄豆粉,切成小块,零卖能方便不少。拉糖和做豆粉都是力气活,程颂给石头的工价是每日十五文。

七十文一斤是与章家的合作价,考虑到饴糖如今的市场价,程颂给王止的批发价是稀糖七十五文一斤,拉好的块糖八十文一斤。

王家对价格很满意,自家就是每斤加上五文钱都比运货挣得多,别说长宁,整个云州的乡镇他们都敢去闯一闯。

定好了每日来秀才院取饴糖,程颂又帮着王止和舅父家谈了批发豆腐的买卖。初期每日给王家的饴糖供货量是五斤,挑担或背筐出去卖都有些少,既然要出去跑,多背些货物自然更好。

周家豆腐在县城已经卖了二十多天,口碑也打开了,如今每日最少能卖三百块豆腐。

听说王止想批发豆腐,周家也挺乐意,不过春耕已经开始了,周家人也忙,当下每日最多能多制出一百块豆腐,按两文一块批发。

王止家对豆腐价挺满意,周家的豆腐他们也吃过,味道好不愁卖。而且他们不怕辛苦路远,可以多跑周边的乡镇,周家两兄弟只在县城内卖,彼此间也没什么竞争。

饴糖制作安稳运行几日后就到了回程家取文书的日子,程颂怕休沐当日回不来,找夫子多请了一日假。

一大早雇了驴车出发,午时前后就到了青寿镇。

程颂先去和祖母报了平安,陪着一起吃了顿午饭,又把自己打算给画砚改为良籍的事情说了。

画砚的事程家老夫人没有意见,都让他自己安排。叮嘱完程颂莫要过于劳累,祖母又说了些他去县学后家中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