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什么??
一回生二回熟,程颂这回不磨蹭了,睁眼一看,画砚手里抓着的真是辣椒!他不是塞枕头底下了吗?
“少爷,这是什么,你怎么放枕下了,幸好枕头偏了露出个尖尖,再不取出要被少爷枕坏了。”
画砚觉得搬出程家可真有意思,天天早上都能从少爷床上拣宝贝,明日还得早起!
“坏不了,压坏了也能吃。”程颂有点心累,“画砚啊,少爷就这两样东西忘记让你看了,明日不必一早唤我了。”
“那不行,明日该去县学了,少爷还须早起。”
程颂……
黎仁诚也体会到了画砚的快乐。
这颂弟怎么像个上古神农门内的小童子,每日晨起都能取来个新作物。
“黎兄说笑了,此物乃辣椒,确也是罕见,但味辛,不似西红柿酸甜可口,只用于烹煮调味,昨日只想着栽种西红柿,一时把它忘了。”
这么特别的东西能忘了?黎仁诚也是有些忍笑,不过既然程颂不想说,必定有些缘故,反正就是味调料,也不必深究,多翻几锹土而已。
连续拿出两样新作物,程颂也是心虚的,怕黎仁诚猜到什么。
其实他是多虑了,画砚和黎仁诚,一个年纪小,一个家里穷,都默认自己的见识还远远不够,根本不会琢磨这些蔬果会来自什么未知的大陆。
尤其在黎仁诚的认知中,程颂这样小富之家的小郎君,手中有些特别的吃食本就不值得奇怪。
“据说这辣椒与西红柿的采摘时日相近,到时做些新菜式请黎兄品尝。”
“善!”
切开辣椒,将取出的种子直接播种,余下的皮肉程颂思索后决定用来腌萝卜。
切辣椒的时候画砚贪嘴尝了一点,还给黎仁诚也送去一小块,辣得他在院子不停啃梨子。
黎仁诚明显也被辣到了,只是绷住了面子没嚷嚷,疾步去院中灌了瓢凉水。
“此物甚辛!”黎仁诚在院内对程颂说。
“据说辣椒可祛湿散寒,还有些其他药用,少食一些有不少益处,黎兄可慢慢适应。”
在厨房里切萝卜的程颂高声回了句。
辣椒的种类太多,程颂也不清楚自己拿来的是什么品种,其实他吃辣能力普通,家政阿姨平时就用这种香味很浓但辣度不高的辣椒做菜。
黎兄和画砚都是第一次吃辣椒,才会反应大些。
后院种的萝卜不少,程颂看着辣椒的量,又评估了一下三个人吃辣的能力,切了六根大的。
萝卜切片,用盐腌制软化后洗去盐水,再加醋加糖加辣椒,没有酱油,程颂用麻布裹着豆酱滤了点酱汁,最后还让画砚剥了两个柑橘把汁水都挤进去,柑橘皮也洗净切丝一起拌了。
云州不产柑橘,需走运河从南方运来,价格比其他果子贵不少。这东西还放不住,程颂也只买了两斤。
黎仁诚推不过只肯收下一个。画砚每日也只舍得吃一个,看少爷拌芦菔就用了两个柑橘,心疼地把瘪掉的橘子瓣都吃了。
腌好萝卜,程颂开始边揉面边感慨自己最后的开学准备居然是做包子。
县学要求每日辰时到校,前半个时辰是自修,之后上课到午时两刻,吃饭午休后,下午的课是从未时到申时半,住校的学子还会自学到酉时开晚饭。
午休算上吃饭时间不到一个时辰,因为其他走读学子中午都在县学用饭,程颂也不打算搞特殊,所以画砚和黎仁诚的午饭就得提前准备好,不能让他俩一直用杂粮粥糊弄。
揉好的面盖上两层麻布等待发酵,程颂打算趁空闲带着画砚去趟舅父家。
他接收的记忆中母亲去世前的部分都比较模糊,她与娘家的关系如何程颂也不太清楚,只记得两家年节的走动算不得频繁,近两年更是全无往来,估计去了也就是送些点心酒水再互相问候一下就算完成祖母交代了。
嘱咐好黎仁诚午饭等自己回来蒸包子,程颂和画砚就出发了,礼物可以进了县城再买。
“舅父舅母在学田?”
程颂惊讶地望着眼前的年轻夫妻。
母亲娘家姓周,舅父名周伏,程颂按铺子地址找来却发现住在这里的只有表姐周青月和表姐夫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