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净山海 > 第39章 古今(二)

第39章 古今(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色昏沉沉的,每一片乌云都恰好首尾相连,遮蔽京城整片天空。可如此暗淡白日,却久久不曾落雨,只威压着。

王府主殿内的下人们被王妃打发到偏殿侍候两位侧妃去了,府上的主子也成日在书房内办着事情,偌大的勤殿中只有李端明和自己那个伴随着大女儿的死而出生的第三女。

这是李端明近半月来第一次抛去不离身的纸笔和全部思绪,仔细看着这新生的女儿。

大女儿,刚出嫁不足半年的平绮郡主因病去世的死讯传到王府之时,李端明刚刚顺利生下她的三女儿。

或许皇上说得本就没错,她大抵就是因为失女疯的,所以才会费尽心思摘去自己一身的头衔,冒大不敬,被治罪,全家被牵连的风险,请求皇上力保四公主,请求皇上免了古辉家中以及北方各省省官家属的死罪。

还真是……过于天真了。

看着刚睡着的孩子,她摇了摇头。太天真了。

在军国大事,权力斗争,官民百姓,生死存亡里,去提保护几个被牵连的无罪之人,太天真了。

皇帝说“知而不报,便是包庇。”

不报。

想报,何处可报?

跪听上谕时不可言语,亲生女儿去世不可写悼文,有感而发做诗词只可署名李氏,与皇妃聚而学算法随写随烧……

“民女知万千事,学百家言,然才学无以施,无途无径,空有外人所言“为女子性惰少思”。古有诗人梁氏女,生于关外,善作边塞诗词,为女子中少有,然其名谁至今无人得知。生于关外之女何其多?有学识之女又何其多?如何仅梁氏女诗文流芳?”

嫁到王府之前,她似乎从不觉得世间生生死死居然会如此密集。

她的二儿子夭折时,她才十九岁,三子夭折时她二十一岁。

“是余下者皆生而无能?或流芳事受圣者之择,喜者留,非者去乎?”

如今,和自己仅仅差十五岁的大女儿嫁人前身强体壮,曾多次随父亲出门跑马射箭的姑娘,可母亲再得到的消息却是嫁不到半年后突然病重去世。

“夫为人妇之道者,受人养也。”

……

每每看到那篇洋洋洒洒的史料的这句话时,青山穹总不自觉地担心三百年前这位心有不甘与丧女哀伤的王妃有没有被皇帝惩戒。

毕竟,她以下的论述,史学界几乎一至认定是在指着立端皇帝的鼻子骂。

“啧啧啧,”窗外天空晴好,投射进来的除了春日那稀疏平常的属于红日的锋芒,还有顺窗而入轻盈内敛的微风,“这段话啊,起码我作为二十出头没啥实践经验的人来说,还是很有思维开创性的。”

这镶嵌在手机屏幕中电子版的内容,好像每个字都在调动着她的情绪——那也许是来自百年前鲜活的故事与如今的时空交汇,也许是来自阅读和获取知识这两个公认的,最能调动情绪的方向盘。

青山穹越看越兴奋,啧啧着坐起身来。

……

“世家之女,生而待娶。我入宫之缘因先帝尽选秀女盛事。民女有幸为先帝所识,指配与王嫡妻。昔时,王十又六岁,我时年十四。”

……

“啊,李端明时1678年生人,那入宫的年份应该是十三不是十四。”

“……啊?十三?”

尽管她不是第一次看这些内容,也不是第一次知道古代人因为人口与生产力的关系和古代医学相对现代医学落后导致的人口寿命低,从而使得人类繁衍的年龄普遍小,但青山穹依然会一次又一次被震惊。

“十三四岁的时候,我连除法数学题都算不明白,古代人就成家了啊,还真是……”

当然,青山穹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算不明白是因为笨不是因为年龄小。

“怪不得。十五岁开始就生孩子,也许是这位王妃到最后七八个孩子就活到成年一半的原因之一喽?”

其实有关于古代的影视剧,其片段,小说,历史科普等等青山穹在与世隔绝的那些日子里从来没少看。

有趣的是,据青山穹的观察,似乎在这些内容的评论里,从来不缺乏对于“到底该不该可怜和共情古代人”和“到底该不该用现代思维评判古代事宜”的各方讨论。

关联到这些李姓王妃的争论,青山穹从来没少吃瓜。

今儿这个说李氏受宠,十年出头连生五六个孩子,是幸运的。

明儿那个说李氏年轻时不停夭折孩子,却一直又有孩子出生,是平王不珍惜这位。

后儿个这个对前面那个道,“古代人医疗条件云云,古代人对于子孙后代的想法云云……”

大后儿,则有人一次回复前面三位,说“古人阶级观念是产生那些想法的重要原因……”

每次在不同应用,不同作品,不同……里看到相似的点评,青山穹总停下来细细品鉴,而后面上露出幅前些年网上流行的表情包“老人地铁手机”的模样。

啊——反正怎么定是跟我这因为爱好来了解的人没关系啦,我只要这几种想法都知道,都认可着,受益的不还是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