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玦和夏琮玺比其他人提前两天离开西南,但两人并没去赵罡那边住,宋玦说安河街的房子一直空着,要回去打扫打扫,于是夏琮玺也跟他一起去了安河街。
安河街房子不大,上次离开前宋玦还认真收拾过,很多家具上都蒙了防尘罩,所以要忙的事情也就不多。
两人晾晒了被褥,换洗了床单,再把所有箱柜擦干净,最后清洁好地面就完成了全部任务。
“我们不擦玻璃吗?”夏琮玺坐在沙发上问。
“过几天吧,今天不想动了。”宋玦靠在他身上,没骨头一样,“晚饭你想吃什么?”
“不是刚说过不想动了?”夏琮玺笑着亲他。
“擦玻璃不想动了,但给你做饭还是很愿意动的。”宋玦也亲他,“快说!想吃什么?我去买菜,冰箱里什么都没有。”
“想吃…… 你!”
“那还不是最容易的事吗?”宋玦伸手把他捞到自己膝上,一边咬他下巴脖颈一边解他的衣扣,嘴里还含糊的说,“想吃几次吃几次,保证让你吃到吐……”
宋玦今年特别推荐了师父杨兴国。
在长山,与他同样年纪资历和职位的人,没人愿意来,更不要说自从老杨到项目上培养了许多实用人才。他甚至把夏琮玺的财务核算制度也运用到安全管理上,不但提高监管效率还易于自纠自察,且他不藏私,规矩也好经验也好,能说不能说的,他倾囊相授。
这在其他项目是根本不会出现的情况。
原因无他,有私心的人多,想占便宜的人更多。有审定供应商资格的人就能收到未来供应商送的礼,有资格采购的人就能与销售商谈妥回扣,有关系请客户吃饭的人就会从餐费礼品费中夹带自己的私货……
但这些事情在西南没有,至少,在明面上没有。
宋玦自己不贪,夏琮玺又严管着所有费用,每个项目的财务又全都是按夏琮玺理念培养出的人,所以,西南公司从上到下,没人敢明目张胆吃拿卡要,也没人敢显露出羡慕灰色黑色收入的态度。
正因为这样,老杨才敢什么都教什么都说。
一个在项目上混了四十多年的老安全,又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所以,老杨的培训课程很快就变成了西南公司新员工们抢着上的课,除了内容扎实,老杨举的案例也是趣味性最强的。他总是以“我有个徒弟,我们就叫他小A。”为开头,讲起各种他经手过的例子。这些例子有贪污受贿的,有不服管教的,有不负责任的,也有疏忽大意的,最终想表达的无非是告诫所有人,不要犯这样的错。
上过课的员工们都笑说,老杨创作的小A是《长山训诫录》的主角,凡是在小A身上发生的故事,全都可以看成反面典型。
宋玦也很喜欢老杨的课,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的课程在其他地方恐怕跟本无法推行。哪个领导会看到以自己为错误典型的教学呢?
但这不妨碍宋玦上报老杨为今年的特别嘉奖人选,因为只有宋玦心里清楚,他的推荐不为师徒情谊,也不为肯来支援的情面,纯粹是因老杨实实在在的培养人才认认真真的工作。
总公司也顺水推舟的把奖项颁给老杨,大领导看到备选名单的时候甚至微笑着赞扬,“真是严师出高徒,而且人家也是师徒情深啊!”
人人都说这是对老杨肯去支援西南的补偿,无论他在西南做的如何,年底的评估不给谁也不会不给他。
宋玦从不辩驳,当然也没人会跑到他面前表达“你真会做事”,或者“老杨是应得的”这种话。倒是老杨听说宋玦报了他上去,反而打电话骂了宋玦一顿。
“到西南来就是为了躲他们远点,你还把我往里头丢,我缺那几个奖金吗?!”
宋玦只能一边赔笑一边安抚,“荣誉是肯定,我知道您不在乎,但我心里在乎,这也是我的表达。”
夏琮玺则悄悄问宋玦,老杨是不是跟谁不对付。
“师父是个低头做事的人,他早就厌烦了人情关系的往来,到西南其实是来躲清静的。他跟其他部门的头头脑脑们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如果是个善长钻营关系的人,他也不会到现在还只是个经理。”
这是实情,老杨从没说过,但宋玦看得出他很讨厌商务部的钱经理,也很烦人事处张处长,他也不喜欢综合办的吴光头,当然这些全是猜测,只有在他这个亲传弟子面前,老杨的细微表现才会让宋玦观察到一点点,而外人大多只是觉得老杨是不善经营人际关系。
一年一度的述职会照常招开,会议章程相同,主旨差不多,参会人员基本不变,领导总结以赞扬为主的传统也是依旧…… 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个人年底评优和褒奖部分。
枯坐了两个多小时,有人奋笔疾书,有人目光专注,看似个个都认真听着领导发言,其实桌下消息满天飞,有腹语传音的,有姆指翻飞的,不停交流着台上人物发言总结中出现的看似信号的字句。
“核算制度”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颇高,每说几句就会出现一次,人事部、商务部、综合办、秘书处……这些跟钱不直接挂钩的部门领导也频频用到这个词汇。宋玦的视线扫过台上众位领导。
他们都面容沉静,低头看着自己桌面上的文件,偶尔端起桌角的茶杯喝口水,时而会靠进椅背里,或是目光时不时扫向台下众人。
他又看向赵罡,赵罡在文件上记录着什么,写写停停,有时会抬眼扫一下时间。
宋玦的目光变冷了两分,他也低下头看了眼时间,就在今天,在知道凶案原因的同时也能拿到切实证据,宋玦的手不自觉抖了两下,他强自镇定低下头来。
手机在衣袋里震了两下,那是韩进喜发来的消息。
“宋总,我已经到了。”
“好。”
宋玦联系老汪,“韩已到”。
老汪很快回复,“收到。”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各位领导说得口干舌燥,台下众人听得昏昏欲睡,中餐就在酒店四楼的自助餐厅,宋玦也随着涌动的人流走向楼梯间。
他看向身后不远处被财务部几位科长绊住的夏琮玺,没有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发了条信息过去,“自助厅等你。”
人多,夏琮玺不一定能马上看到,宋玦没再耽搁径自离开。他到距离较远的露台上掏出支烟抽起来。
大部分人都赶去餐厅,不急着吃饭的也都在会议厅附近聚集,宋玦所在的露台上除了他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