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海生坐在后面,两个男生也闲聊起来。
“最近都有很多业余棋赛吗?”光咧嘴笑道,“我都有看到你们的棋谱。”
“是啊。还好今天没有比赛,我们都能来观战。你今天要解说藤原老师的棋局,用的还是日本人不熟悉的应氏计点制,你紧不紧张啊?”海生问光。
“我不紧张,今天解说的搭档是塔矢亮,要是我不会的话他应该也差不多。”光自信地一扬折扇。
“不紧张就好,我们业余棋士都会为你加油的。”海生拍拍他的肩膀。
##
东京代代木公园,公园里枝头缀满红叶,沉甸甸的。
NHK广播电视中心,玻璃幕墙外面的牌子上写着“sai的电视公开定段赛第三场,sai vs 桑原本因坊”。
秋日温暖的太阳之下,行道树斑斓的红叶在风中翩然落下,像一把又一把从天空落下的流火。来观局的人果然比佐为和绪方的第一局还要多,依然是各种肤色都有,一见到佐为来了纷纷鞠躬。
还有不少从世界各地来的小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向佐为鞠躬。佐为忙向他们回礼。
和谷、伊角、仓田他们一干年轻棋士依然在前台忙活着,由于来的人有不少棋童,他们不得不焦头烂额地领着小孩去应该去的位置上。光一看到这些小孩就想笑。
还有的来观战的人挂着mixi网站的吊牌的,捧着摄像机、电脑和各种仪器,他们是来进行网络棋局直播的。
“藤原老师!进藤,你待会下来就快点来帮忙!我们快忙不过来了。”仓田一看到光就说。
“哎,知道啦知道啦。”光嘟囔着。
光瞥了一眼大盘解说的讲台,西装革履的塔矢亮已站在台上,仿佛星辰般闪耀,一如光梦里最灿烂的烟火。
在巨大的竖立的棋盘边,亮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用日语写着“应氏计点制”的规则。
光刚才还不紧张的,结果看到亮在台上严阵以待,又紧张起来。
电梯里,礼仪小姐朝他们鞠躬。光揪住了佐为绯红色的袖子。
佐为看在眼里,摸摸光的头:
“你今天好好和小亮解说我的棋局,大胆说出你们的想法,其实你们吵起来也没关系,我会记得回看的。”在电梯里的时候佐为对光说。
“我知道啦,我打算有什么就说什么,反正我和塔矢水平差不多。”光说。
光送佐为上55楼对局室的时候,看到桑原本因坊坐在棋盘前,这位白发苍苍的棋士刚卫冕头衔成功,虽然佝偻着背,但显得神采奕奕、春风得意。
“藤原老师!”对局室里所有的人都向佐为鞠躬,像前两次那样,大部分人都穿和服。不过,最庄重的是桑原本因坊。老人身穿深绿色的和服,绣有松树和流水纹的和服衣摆垂散在棋盘边。
在棋盘边,正是狩野熏那幅应景的《江户本因坊家争棋于天皇与将军御前》屏风。
《深奥幽玄》书法卷轴挂在一侧,奠定了对局室肃穆的氛围。可以从落地窗外看到红白相间的东京塔,依然直插云霄。
“桑原本因坊,谢谢你过来东京一趟,和我下这一局,替我在棋院定上九段。”佐为跪坐到棋盘前,首先俯身鞠躬。
桑原也鞠躬:“sai,我在棋坛多年坚守不退,终于让我等到了您这么一位引领浪潮的人物。”
光留意到棋盘边的棋盒是六边形的,红色的计时器也和日本人平常所用的不一样,这一局棋没有读秒,而这都是应氏棋规里面的细节。有记者在拍着照片。
光由于负责解说,没有停留太久,打声招呼就往楼下会场去。
##
光没听仓田的话去前台帮忙,而是径直走到大盘解说的台前。
塔矢亮已在白板写完应氏计点制的一些填子规则,以及和日本规则的“比目法”是如何换算的。亮的字迹还是这么清秀漂亮,光想起亮在小樽写给过去的自己的信。
会场上坐满各种肤色的人,连过道上都是人,男女老少,涵盖各个年龄层,他们议论纷纷,听一些词语是“现代围棋”、“世锦赛规则”、“计点制”、“新型定式”等等。
不知不觉,议论起sai的时候,名词不再仅仅是与古代围棋相关的了,还与现代术语挂钩。光一想到这点就替佐为感到很开心。
“塔矢,我来了!”光活泼地说一声,脱下蓝色西装,跳上讲台。
亮猝不及防,看到光跳了上来。
聚光灯下,身穿白色衬衣、蓝色西裤的光帅气挺拔,金黄色的刘海飞扬着,光琥珀色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神采,看起来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英俊和耀眼。
过去的光果然回来了,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光渐渐解开了所有的心结,回到了过去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进藤光,亮由衷感到喜悦。
“进藤,在场人也许不熟悉计点制。我们开始的时候,要先说明好应氏棋规的用法,中间也要适当穿插和日本棋规的对比。”亮说。
光一抬折扇,哼了一声:“我会的,你别把我当白痴!你别老是打断我,跟我吵起来就行。”
“是你别跟我吵起来吧。”亮故作不屑。
“谁先吵起来,谁就请对方吃拉面。”光小声说,拿上了麦克风,但谨慎地没有开麦。
“肯定是你请我吃拉面。”亮说。
“幼稚!”光翻个白眼。
台上的屏幕显示棋手的实况,佐为和桑原本因坊在对着棋盘深思,形成对战前肃静的氛围,与现场喧嚣的会场形成对比;一块屏幕上显示棋局本身,现在还没有棋子。
光和亮都分别站在大盘一侧,人们纷纷落座。光看到和自己相熟的和谷、伊角他们一众棋士都坐在后方,聚精会神地看着盘面。还有绪方、一柳、森下他们这些九段棋士都坐在贵宾座上。
另外,光还注意到前排的桌上被空出,上面有名牌,坐着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职员,还有上海应氏围棋学校的老师和许多小孩子。
孩子们都充满憧憬地看着台上的大盘,以及在大盘两边站着的光和亮。
这场棋赛涉及到的信息有很多,所以大盘解说提前开始。
台上的光和亮都觉得提前开始是件好事,没有太多的时间紧张、想东想西。
“各位老师和棋友好,我是今天负责讲解的进藤三段,这是塔矢五段。我们都经常跟藤原棋士学习,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观赏和学习这一局。”
光开了麦克风大方地说,收获台下人们的掌声。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日本的双子星。
“今天这局棋赛,还有我们的大盘解说,除了会在NHK电视职业围棋频道播出,还会在mixi网络平台上以视频直播的形式播出。这是第一局在网络上播出的日本围棋公开赛。”亮在台上从善如流。
棋赛前,棋院理事依然上台发言,紧接着是NHK总裁发言,他们都是在向佐为致谢。
会场屏幕上照旧播了一会儿1928年吴清源定段赛的黑白纪录片,要类比的话,佐为和桑原本因坊这盘棋应该是要类比吴清源和秀哉名人的让子棋。
但这一局显然与昭和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在今天,佐为和桑原本因坊不仅是以互先的手法下棋,而且用的是1988年最新的“计点制”,这对于日本来说,其实具备另一种承前启后、新旧交替的意义。
当理事宣布佐为的这一局棋赛,是日本棋手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公开赛上使用“应氏计点制”时——
台下的观众按捺不住,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都为佐为和桑原本因坊两位棋士的前卫鼓起掌来,掌声如雷鸣。
“我一直以为日本人保守,日本棋手都对新规则新事物不屑一顾,但sai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光听到一名外国记者用日语在台下说。
“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在进步,我们日本人不学习还怎么活。”光忍不住道,引发大家一片善意的笑声。
接下来亮介绍起“应氏计点制”的规则,介绍“提证死活”、“除穷任择”、“泽分争搅”等原则。光不时配合亮补充几句。
佐为执黑棋,桑原本因坊执白棋。随着清脆的“啪”地一声,佐为的第一手很快被下了出来:“十七之四”。
亮也同一时刻看着光,眼睛闪闪发亮,脸上带着怀念。因为,这就是他们在12岁时初见那一局的第一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