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不挺好的。”应南生有点不明白许眉娘的重点,“你平日里不老说许儿女红不行,日后拿不出手。这会子肯下心思学了,你又怕她闷坏了身子。一会这,一会那的,这让人如何是好。”
许眉娘白了应南生一眼:“学女红又急不来。女孩子家家就这么几年快活时候,哪能天天待家里做针线。咱家可不指望她拿这个吃饭。”
许眉娘心疼闺女,但仔细盘算,又发现自家目前其实没什么人可交际的。同住县衙的人家,因出了马家那一档子事,大伙都还避讳着,尴尬未除。往上一点儿的官宦人家,自家家底薄,眼巴巴就算够上了,人家自持身份也玩不到一起去。县里的商贾富户倒是不讲究这些,但顾忌着应南生的仕途,许眉娘也不敢让应许儿同不熟悉的人家随意交际。
一方面感慨着自家底薄耽误了孩子,许眉娘这会儿倒是更加感受到了喻绫朱的可贵:人家正经千金小姐,品貌才华样样都好,却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只可惜就那么点儿缘分,自家丫头目前还是没法拥有这样的玩伴。
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出家日。东惠县城郊的凈天寺每年在这个时候会有盛大的法会。许眉娘想了想,决定带应许儿去凑凑热闹。
“啊?我能不能不去呀。”被安排了行程,应许儿的反应不如许眉娘想象中的那般激动。
应许儿不喜欢法会,那是因为她前世的经历。为表虔诚信徒们通常会在法会的前一天就守在山门外,只等第二天吉时一到,好抢头柱香。而她们作为客居的居士,这时候也不好置身事外。通常也会跟着一起熬大夜,跪坐在自己请来的佛像前或捡佛豆,或默颂经文。
如今日子过好了,应许儿可不想回忆前世。她承认自己没有慧根,不是静守青灯古佛的材料。哪怕佛祖保佑她重活一世,她对这法会也欢喜不起来。
许眉娘弹了弹应许儿的眉心:“你这说的什么话。礼佛要虔心懂不懂。咱们要求菩萨保佑你快高长大,保佑你爹前程似锦,保佑咱们全家平安喜乐。”
不比富贵人家大笔大笔的捐香油钱,应家礼佛是要自己准备贡品的。难得许眉娘手巧,她和面蒸糕,原本应该平平无奇的糕点在她的巧手下变成莲花、蟠桃等各种造型。
每天都会被自己娘亲惊叹到。应许儿这才反应过来,这一世她参加法会应该同前世不同了。回过神的应许儿忍不住皮上一皮:“难怪娘亲有底气许下那么多愿望呢。原来是靠这些漂亮的点心。”
“又胡说什么呢。”许眉娘瞪了应许儿一眼。
不过这威慑力明显不够。应许儿吐舌做了一个鬼脸:“明儿法会菩萨肯定会忙。那么多人许愿呢。娘亲的糕点可得拔得头筹,不然这愿望实现不了,我们就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