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欲暮 > 第66章 陆陆

第66章 陆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必。”

转过身子,端着鱼洗施施然返回内殿。

王爷虽是平日里混不吝,但贪杯后却是没趁着酒意胡言乱语。反而乖巧得如同熟睡的孩童一般,只是偶尔会“哼哼”两声以表示自己的不适。

林涧寒湿了帕子,轻轻为弘虔拭净额间的虚汗,继而照顾了一整夜不提。

弘虔醒来时,天光大亮。直起身子卧着只见得床侧有一女子酣然沉沉入梦,殿内悄然,唯余烛火还兀自跳动着,未曾熄灭。

她虽不适,却没惊动眼前女子的好梦。昨日醉酒而归,思慎是知道她素来不喜生人近身的,但还需人照料着以免夜深人静有什么不测。只是她本以为会是暖暖前来,却没承想倒是她的这位王妃能愿屈尊来照料自己。

一时之间,弘虔心下五味陈杂。婚前她与这位女子素未蒙面,只不过碍于皇帝赐婚才不得不将她奉为这云王府的女主人,而婚后她又总是疑心林相请旨的动机,不愿与她多加亲近。因此每每常是忽视了她。想来虽然成婚时候尚短,林涧寒却从未有过什么错处。面对着夫君的冷淡与疏离,她不曾怨怼;夫君将恩宠加与她人,她也不曾妒忌陷害;甚至连婚仪如此重要之事被一笔带过,她也没有上书陈情说过一句夫君的不是。

名动京城的贵女,却甘愿为她放下身段,弘虔望着窗,突然觉得有些悔意,她虽不堪,但也不至于能将对方的一片真情罔顾。虽是忧心林相当初金殿请旨赐婚之举,但即便如此,林涧寒却也是无辜。自己与这位名动京城的天之娇女本无牵绊,全是因为父母之命皇帝之言这才将两个本不相干的人有了交集,如果她没有嫁与自己这个假凤虚凰的王爷,想必亦是很幸福的吧。没有皇家的禁锢,她的夫君会与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她会有子嗣在她膝前承欢,林相在朝堂上的威望,她的夫君会是一个官家子弟,饱读诗书之士,会与她笑谈史书夜雨时。而非像自己一般,受身份所困,在外风光无限,顶着当今圣上胞弟的名头,实际上呢,不得参政不得拥军哪怕就像普通的王公子孙一般发奋读书用功也有着嫌疑。

皇帝想看到的是一个纵情风月、不思进取的云王,而非是一个门客三千、经天纬地的弟弟。那曾被议储和子息单薄两件事从来都像一柄利剑,吊在他乾清殿的龙床之上。让他昼夜不得安寝。

可是如今,她不会有子嗣,除了一个王妃的称呼,要终日乾乾且操劳于这座王府的大事小情外,似乎别无他有。

终究是,自己对她不住。弘虔凝望着眼前酣睡的林涧寒,沉沉叹了一口气。

却不想弘虔的无心之举倒是将林涧寒吵醒,林涧寒这才惊觉竟是昏昏沉沉中度过了一夜。

弘虔有些愧意,语调却是一贯地淡漠:

“辛苦王妃了。”

林涧寒睡眼惺忪,趴着睡了一夜,颈肩痛得紧:

“王爷言重了,照顾王爷乃是妾身的份内事。王爷现下可好些么?”林涧寒扶着床榻就要站起身来。

“本王好些了。”许是习惯了两人之前的疏离与客气,共处一室时竟觉气氛有些微妙。弘虔除了与姑娘嬉笑逗乐时话还多些,平日里却大都是是冷淡平静的神色。

“王妃,左右今日也没甚么事,不若你早些可回去补眠。”弘虔正色道。

林涧寒盈盈福身称是后行了个家礼就回东房了。

也许在惊鸿一瞥间,早已有谁乱了心弦。

弘虔思索片刻,决定起身沐浴更衣。吩咐侍女准备热汤,又遣人去私厨做了份发散风寒的热饮去送到东房。

日子也就在纳采、问名、纳吉、立婚书等准备时这么平静无波地继续过着,按理说思慎与辨明和这两位姑娘都是旧相识,不必如此烦琐。但辨明却执拗地认为这些不可省,为的就是堵住悠悠之口。七日后,六月二十,宜嫁娶,是个难得的吉日。王府上下亦是张灯结彩,喜不自胜。王爷成婚没多少日,又接着两位大人的喜事,这更是喜上加囍。因此,阖府无论职级大小,都领了双份的喜钱和赏银。

弘虔着紵丝盘领右衽绯袍,两肩织就四爪金龙各一,活灵活现。腰间束着玉带,挺拔而又威严。林涧寒站在她身侧,云霞野雉图纹的大衫霞帔配着九翟冠,更是雍容华贵。

翠红翠绿两人皆非江南人士,若是再千里迢迢去他乡迎亲未免有些大费周章,因此,弘虔遣人将父母带回江南,将别府作为两位姑娘的出嫁之地。两位新嫁娘着花钗大袖,现已在停湖安顿好,只待思慎与辨明两人上门迎亲。

罗绮烟作为娘家人,自是也被思慎接到别府暂住几日。自从上次在绮罗楼不欢而散后,弘虔便没有再去过,只是自那之后,罗绮烟却开始梦魇,彻夜难得安卧,常常枯坐至天明。翠红翠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三番去请了那些女医官来诊治,却是断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先用些安气凝神的方子,却不见作用,罗绮烟本就纤细羸弱,现下更是清减了不少。

翠红好几次想与思慎谈及此事,却被罗绮烟一早制止,说是无甚大碍,现下婚期将近,好好操办才最是当紧。翠红无奈,虽然小姐看上去弱不禁风,却是最有主意的那个,只能摇摇头,安慰自己一句好事多磨。

在弘虔婚后没两天她们就已经知道所谓墨公子的真实身份了,让翠红惊愕的是皇亲贵戚居然也会寻花问柳流连于此地,但是后来一想墨公子虽是楼里的常客,却从未让他人作陪,一直以来都是为了见自家小姐一面。聪慧如她,这才明白,绮罗楼原是王爷的手笔,当时豪掷万金修了这绮罗楼只是为了哄佳人开怀。也难怪小姐虽是“头牌”之名却从未受到过欺凌,她只每逢初一十五弹一曲即可,她想读的书,哪怕是前朝孤本,只要是说出,第二日便可在小姐手中见到;她若是倦怠不思饮食,便有一盏开胃的药膳端至桌前...

在翠红看来,弘虔是欢喜小姐的,不然怎会数年如一日地只为讨小姐一个笑靥?然而,小姐次次婉拒,究竟是在顾虑什么?而为何王爷又在回宫之后,迎娶了她人?不谙世事的翠红或许不知道,她的这些疑虑在随着她姐妹两人与王府的纠葛越来越深后得到答案。

成亲本就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数件大事之一,更何况是两位三品大员同时娶妻,更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沿街的百姓都围得水泄不通,思慎与辨明悠然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眼前,俊秀而又凛然。媒人随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去别府迎娶新嫁娘。

此时坐在翠红旁侧的赵李氏依旧有些惶恐,深居乡下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女儿要嫁人,还是当朝的官员。那日弘虔遣人去接二老时,他们还以为两个女儿遭遇了甚么不测,官府这才来人慌慌张张地要接他们两人去。正当悲怆不能自已的时候,那位小厮怕二老多想,却是道出实情,且提前恭贺了两位老人。

而到别府后,所需物件一应俱全,连大婚时两人所需的服饰也准备妥当。见到岳家来人时,思慎领着辨明前来拜见说是婚事办得仓促,因此来不及将岳家房屋修缮等一应考虑周全。等成婚后,两位老人家可长居江南,他们二人王府当差需要常常随在王爷身侧因此多不得闲,恐两位夫人寂寞,不若来此颐养天年。

赵老爷子倒是没急着应承,只说两位女儿有了个好归宿,他也能放心。至于长居江南一事尚不急,先将婚事办妥才是正事。思慎和辨明连连称是。

到了别府,思慎和辨明下马,拱着手微微笑着向周遭的百姓回应着恭贺。两位媒人接着分别跟在思慎与辨明身旁,预备着入府。随即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这是“拦轿门”,思慎与辨明提着袍子,将两封鼓鼓囊囊的荷袋塞入门缝,府门始开。

一群人簇拥着两位新郎官前往正堂,待喜娘三次催促后这才接得新嫁娘。后新婚夫妇拜别岳家,嫁娘入轿。女方家本应中午准备开席酒,待怎奈别府院地属实狭小,最初只是为弘虔一时兴起安居之用,无法招待往来宾客。娘家因路途遥远来人本来也只有两位老人,思慎与辨明便商议别府不再设宴,所有席面皆在他两人的府邸完成。

一路上吹吹打打,思慎和辨明的喜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吩咐专人在队伍两旁抛洒了不少铜钱庆贺。终于到了思慎和辨明的宅子,匾额上的“穆府”是弘虔手书,算是莫大的恩赐与勉励。弘虔碍于身份,一般与朝堂官员都是点头之交,倒是思慎两人的面子大,往来许多宾客,都是能在皇帝跟前叫得出名字的。

花轿进门,礼乐奏得更起劲了,颇有些誓与燃放的炮竹争个高低的意思。“出轿小娘”是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幼女,盛装迎着两位新嫁娘下轿。等一应礼节完备,喜堂之上两对佳偶已然有些疲累。

因思慎与辨明自小是收养在穆国公府下,但穆国公因路途遥远难赶至江南,喜堂之上端坐的便只能是赵老爷子和赵李氏。思慎原有些不忿,他不愿拜见一位目不识丁的山村莽夫,要么拜见王爷也可,弘虔却连连推脱说不成礼数,自己会做主香者,让他不要逞一时意气。

繁缛的拜堂礼节成,四位小儇捧龙凤花烛引路,两位新郎官分别执着彩球绸带领着新嫁娘入了洞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