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号和二号农田中的菌丝变得更多了,然而裴宁并没有看到任何原基出现的痕迹。
不过这也很正常,哪怕是生长速度最快的草菇,形成原基也依旧需要十几天。
而一旦形成原基,那么离采收的时节就很快了。
所以裴宁也还算有耐心。
至于土豆……它们依旧安安稳稳地躺在土里,连个绿芽也没冒。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裴宁才能从农田中看到绿意。
裴宁拿起笔和纸,在上面记录他的穿越日记和农田观察日志,主要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
在现实世界,有一个极为重要却常常被普通人忽略的概念,那就是时间。
手机也好、电脑也罢,发达的科技让过去的裴宁拥有各种丰富多样的记时工具,这些随时可以翻阅的电子日历可以让他知道每天时间的流逝,知道每天应该干什么。
但是穿越之后,这些多样的工具都不复存在……除了怀表,不过怀表记的是一天内的具体时间,裴宁还需要记录年月日的流逝,这些东西同样重要。
当然,不得不说,怀表的存在解决了裴宁有关精准记时的难题,毕竟裴宁可不是那些能够看懂天象的古人——就算是能看懂天象的古人,来到这个太阳高高挂、辐射满天发的异世,只怕也是两眼抓瞎。
要知道,失去时间的流逝感可不是什么好事,还好这个世界还有昼夜交替,不然如果没有怀表,裴宁一定会在这个永恒不动的世界里发疯。
也幸好,这个怀表是机械怀表,比电子的更耐用,不至于哪天没电需要更换电池——裴宁现在可没有电池可以更换。
当然,一旦毁坏他也没办法修,所以裴宁现在对自己的怀表十分珍惜。
至于记录年月日的流逝……虽然没有电子日历了,但是他可以自己创造日历!所以裴宁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放到了最原始的工具上——纸。
不止可以记时,还可以记事。
可不要小看记事,在人类文明还没有出现文字之前,为了记事,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让后人完全看不懂的结绳记事方式,至今没有被人全部破译。
连没有文字都要记事,拼到这种地步,可见记事的重要性。
不过有纸有笔还有文字在手的裴宁,自然不需要像先祖们一样,苦哈哈地结绳子。
现在裴宁终于知道日记的重要性了,也难怪玩探索解密游戏的时候,他总是会发现各种日记——因为日记的确很重要啊!
什么?正经人谁写日记?
裴宁对这句话嗤之以鼻,都荒野,啊不,荒世界求生了,谁还管你是不是正经人啊!
失去空间的锚点会让人在无边的旷野中陷入绝望,失去时间的锚点则会让人在无尽的时光中走向疯狂。
而无论是时间和空间,裴宁哪个都不想失去。
他既不想在空间上迷途,失去庇护所的坐标,只能在陌生的废土中绝望等死,也不想在时间中迷途,忘记时光的流逝,只能在茫然和惊疑中遗忘自我。
至于笔和纸,则是进入这个游戏后系统自带的,不得不说,系统自带的东西质量就是好。
不过纸的数量终究有限,而笔的墨水也是固定,所以虽然现在裴宁还不缺,但是勤俭持家的裴宁还是非常具有先见之明地开始节省用纸、降低笔墨的损耗,每一件事情,都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描述。
这个世界没有纪年——反正裴宁没有遇到有纪年的人,所以裴宁便把自己进入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记作元年的三月一日。
之所以是三月一日而不是一月一日,是因为裴宁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春季,按照他在现实中的习惯以及游戏里的时间节点,便记作三月的第一天。
裴宁不知道这个世界一年有多少天,一月又有多少天,不过反正现在他是日历的制定者,便暂时设置得和现实一样,其实裴宁还想过暂时不做月的划分,以夜晚双月位置交替所需的时间为一年,记录具体的天数,再来划分月份,但是仔细想想,他未必能活过一年,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总之,先活过一个月再说吧。
穿越初期的探索,让裴宁对这个资源匮乏又遭遇重度辐射污染的世界陷入了绝望,他已经不抱有在外界找到可食用食物的想法了,只能寄希望于庇护所中的农田。
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当初裴宁刚来到这个世界,没有遭遇废土的毒打,思维还未转换过来,以为依旧能像玩游戏一样在外界找到资源点、获得补给,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从现有的资源入手、及时种植蘑菇和土豆,以至于蘑菇和土豆的种植晚了几天。
裴宁只能祈祷蘑菇能在他目前的食物耗尽前顺利采收。
不过如今蘑菇和土豆已经种下,裴宁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当然,不能给它们忘了补充水分。
食物的事情先放在一边,毕竟时间不会因为裴宁的紧迫而加速流转,现在,裴宁的目光又放在了另一件同样迫在眉睫的事情上——那就是能源。
进入游戏自带的能源可以供应他这段时间的电力,但是绝对不能坚持到三个月后的风暴日,如果裴宁在三个月内找不到可以替代的能源,那么在风暴日到来后,他就将在黑暗中度过整整两个月!
传闻过去有一种酷刑就叫做“小黑屋”,虽然这个名词在现实世界的网络上成了一种谑称,但本质上是一种极为残忍的刑法,它能剥夺人的视觉感官,将人逐渐逼至疯狂。
失去了发电机供应的电力后,又因为风暴日无法外出,裴宁无疑将被迫陷入长达三个月的小黑屋当中,到时候他还能不能保持精神稳定,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