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杨么下意识地拦住了赵明,她几乎是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要取信守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后来的“翻江龙”周啸川刀刃相向,证明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可是周啸川虽是个言而无信的佞幸小人,但她杨么却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在这洞庭湖起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同袍战友,她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安危痛击友军呢?
“元戎放心,小人射不准的。”病秧子一阵咳嗽,似乎连弓都握不稳。
然后那箭矢便擦着周啸川的耳朵飞过去了。
杨么甚至怀疑,如果不是“翻江龙”周啸川总是和蛆一样扭来扭去,赵明刚才那一箭是能精准爆头的。
病秧子还有这能耐?
疑云刚起,赵明便哗地吐出一滩黑血,似是要无力倒在血泊中,杨么赶紧去扶,那押正顾虑逡巡之余,终于还是一跺脚,引他们进城了。身后,戍守士兵井然有序地收起吊桥,紧闭铁门,做好了守城准备。
“谁允许你放他们进来的?”一黑脸壮汉,全副武装得站在瓮城望楼上,居高临下问道,脸色铁青。
过了第一道关卡,真正的考验这才来临,发话的人是潭州城内守军真正的扛把子,帅司徐茂实。
那押正嘴唇嚅动了两下,但是徐茂实的积威已久,终究是不敢分辨,只怕越辩越重。
“来人啊,把他给我拖下去斩了。”徐茂实毫不犹豫地发号施令。
那押正慌了,也忘记了分辨,只是连连叩首,口中大喊着“帅司饶命!!!”但已被徐茂实的亲卫架起来,正欲拖走。
杨么刚想出声阻止,在徐茂实的背后,传来一道威严而苍老的声音:“慢着!是本官下令让他这么做的。”
老者头戴方顶帽翅乌纱幞头,身着华丽紫袍,腰束玉带,加配鱼袋,徐步走出,不怒自威,正是潭洲城乃至整个荆湖南路经略使黎高岑。
徐茂实赶紧躬身叉手问安,嘴上却和恭敬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末将以为不妥……”却在黎高岑的一个斜眼住嘴。
本朝惯例便是以文驭武,武将在文官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更何况这是直系长官。
“带他们上来。”黎高岑的语气不容置喙,而赵明也依着之前商量的计策,准备用活结把杨么的双手缚在身后。
旁边,徐茂实竟亲自在旁边盯着,目光死死地聚焦在赵明的动作上,杨么更是大气不敢出,生怕一用力把小明打好的活结给挣脱了。
怎么这么紧啊?小明的技术没问题吗?
走入会客堂屋的路上,赵明兀地快步超过,经过杨么时低声耳语:“杨姑娘,这些日子多有得罪……”
?
杨么试图抽出手,绳子紧紧地绑住,越抽越紧。她转念想道,一定是小明在徐茂实的盯防下怕露陷,所以把原计划的活结换成了死结。
这病秧子还担心起我来了。杨么在内心暗笑,难道她没告诉过小明,她会缩骨功吗?
万事靠自己,才是她杨么一人一刀走天涯,最大的依仗。
说时迟,那时快,少女如同一道闪电般穿过守卫,赵明惊愕地瞪大了双眼,徐茂实抽刀欲劈,却只堪堪划过她的残影,将遮头凉笠一分为二。
在黎高岑身旁侍立的守卫反应过来之前,杨么手腕一抖,解腕尖刀已经架在了荆湖南路经略使的脖子上。
“放了我的手下”杨么朝着赵明的方向努了努嘴,后者也同步被徐茂实按在了地上“让你的手下打开城门,否则你们主官就没命了。”
看到城中的守卫数量,杨么改了主意。
她本想独吞潭洲城,即使黎高岑现在投降了,徐茂实布置在城中各处的兵力,迟早也要反攻倒算,她这300老弱病残实在无法控制偌大一个潭洲城,不如和周啸川里应外合,共分潭洲城。
当然,黎高岑这个朝廷要员,她是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的。
熟料,人质第一个跳出来了。
“竖子尔敢?”紫袍文官颈间横着陌刀,反将脊梁挺得笔直,帽翅震得簌簌作响,“汝可知《周书》有言‘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尔等宵小可知‘气节’二字何书?”
这些鱼肉百姓的狗贪官,不应该是依照义父说的一吓就怂,怎么会这么有气节呢?黎高岑超出预期的宁死不屈,让杨么有了几分慌乱。
见杨么刀锋微颤,黎高岑嗤笑出声:“尔等洞庭水寇不过如此,纵使刀锋剑利又如何?你杀得了老夫一个,杀得尽天下读书人吗?”
说完,他竟不顾杨么阻止,自顾自地整饬衣冠,庄严得像是准备去朝会:“老夫糊涂了,竟放奸贼入城,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死无余辜,可惜壮志未酬,只能来世再报君恩。徐帅司,我命你护好全城百姓,绝对不能向水寇投降!”
说完这形似交代后事的一番话,黎高岑竟主动往杨么的刀上撞。
千钧一发之际,“仲佳且慢!”这声大喊,如同法术般静止了众人,竟是出自被徐茂实按得匍匐在地、努力抬头的赵明。
男人挤出了一个苍白的笑容,向着杨么劝道:“元戎,硬碰硬不行的,不妨让我单独和他谈谈吧。”
喉头被刀刃压出血线的黎高岑,死死地盯着披头散发的赵明,不知道在想什么,一时间竟也没拒绝。
徐茂实喉头微动,见状也立马出声:“让我来替换黎宪台当人质,末将精通城中防务,这数千军卒也皆是听我号令。”
杨么觉得这个场景诡异极了,怎么还有人上赶着送死和上赶着当人质呢?可是眼下又的的确确陷入了僵局:黎高岑不肯配合,真杀了,一起完蛋,不杀吧,那不就困在这儿了。
遂无奈同意了这个方案,杨么的解腕尖刀下,换成了徐茂实的喉咙。
而当赵明以“给人家留点面子”的借口,与黎高岑转入无人后堂,当二人终于能肆无忌怛交谈时,方才杨么惊叹“宁死不屈”的紫袍大员,却是扑通一声,朝着赵明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