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了回到自己租的房子的时候,对门一向用眼皮缝夹人的老杰克用看神奇动物的目光盯着他。远处聚堆聊天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假装晃着手里的扇子,窃窃私语,遮遮拦拦的视线在他身上扫描。
他一如既往地进门。
没过多久,像圣里亚官网上公布的时间那样,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是林先生吗?”
“您的圣里亚录取通知书到了。”
林雪了打开门,接过自己的快递包裹,在签收栏写下一串劲秀的行楷,抬头看到信使的眼睛亮晶晶的:
“能再签一次吗?”
“?”
“我初三的小侄女特别想考圣里亚,她是圣里亚的狂热粉丝。”信使很快意识到自己话语里的漏洞,又补了句,“应该也没有人不是圣里亚的粉丝吧?”
林雪了微顿片刻,摁着纸低下头,一挥而就,利落给信使签了个名。
信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能再加个秃吗?”
“秃?”林雪了没听懂,再向信使重复确认一遍。
信使意识到自己英文发音不标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就是秃签,给某个人的签名,加上我小侄女的名字。”
“可以。”
信使报出他小侄女的姓名。
林雪了很快写好,字迹端正,再附赠一句“金榜题名,美梦成真。”
这下成特别签名了。“谢谢谢谢!”信使像抓着金纸一样,宝贝地把签名攥在手里,笑容甜蜜地挥着手,和林雪了告别,“能在外邦看到同胞,我真的很高兴!”
“能考进圣里亚,你可是我们东方人的骄傲!”
“加油干,把他们都比下去!”信使下意识想拍拍林雪了的肩膀,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遽然抽回了手。
手背却猝不及防,被面前看着最多只有18岁的少年安抚性地拊了一下。
信使错愕看向对面露出一抹轻浅微笑,目光如清泉静静流淌般温柔:
“我会的。”
信使离开时,脑海中还盘旋着刚才看到的那位林姓少年低头为他签名的场景:
从他的角度,能看到对方菊石螺一样圈圈绕绕的黑色发旋,脸颊上奶白色的细小绒毛在六月艳阳的照射下,像是温暖熨帖的毛绒小动物。
下垂的睫毛镀上一层金。
还有从袖管里露出一截,写字时鼓起的手指关节和强劲有力的手腕。
透薄得可以看到皮下青紫色的毛细血管。
他一定是被神吻过的水蜜桃。
-
林雪了把快递箱搬进屋内,用美工刀裁开。
快递箱里面是一个欧风花纹的金制宝箱,在盛夏正午强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看上去有点像大航海时代,海盗们用来窝藏珍珠、宝石、项链的宝箱。
箱盖的正中央,镶嵌了一颗明艳鸽血红宝石。宝箱之外,还配了一把金钥匙。
据说,圣里亚学院录取通知书送的金色宝藏箱的寓意是:学习是开启宝箱,获得金钱和权力的钥匙。
不管你在进入圣里亚学院之前有多贫穷,从入学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成了有钱人的预备役——毕业后的宝箱在等着你。
林雪了用钥匙转开宝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堆物事:
录取通知书、入学指南和须知、银行卡、入伍宣传单。
录取通知书被放在一个烫金的信封里,用永生花封口,里面的一张纸上写着很长的信,大致写的是圣里亚学院是怎样一所学校;希望特招生入学后,能全面发展,不负荣光云云。
信的最底下左下角有理事长签名,希腊文的花体字潦草,笔走龙蛇,连成一串,完全看不懂。
签名旁边,还画了一张与字体风格完全不同的可爱简笔画,线条流畅,寥寥几笔,就画出一个比着剪刀手比耶,舌头俏皮地舔到一边的Q版小人。
能够想象绘画者画画时的自我陶醉。
入学指南上针对“怎样才能到圣里亚上学”,贴心地提供了保姆级教程,提供了详实清晰的学校周边地图,列出海陆空三线不同的交通方式,精细到乘哪一辆火车后转车。除此之外,还有入学前的夏令营、正式报道时应该准备些什么的温馨提示。
入学须知上,写着正式报道前必须完成的任务。
1. 去阿尔维斯的私人裁缝间量尺寸,用于定制校服。
去圣梵大礼堂,由学校统一拍摄新生入学照,用于校园卡、学生证上的照片;
下面有一行备注:论坛里会有学生对入学照进行打分和评级。
2.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军事夏令营,完成简单军事训练。
夏令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体验体力的负重行军、战时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