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
他声音很低,带着一点点刚睡醒的沙哑,尾音悠长透着懒懒地倦意,很好听的嗓音。
这是他第一次喊她的全名。
窗边射进一道金灿灿的光束,树上小鸟踩着枝丫清脆地叫了两声,不一会儿又扇动翅膀飞了远方。
桑枝拽着书包带,忍不住咬了咬下唇,一时之间没找到话,面前那个人已经不紧不慢站了起来,修长的手指折叠了手中的字条,走到她身边的时候扬了两下。
“欠条先打着,以后慢慢还。”桑枝缓缓抬眼看他,心想他还真会自编自演。
他一说完,小指一勾,硕大的书包轻松滚落到他身上,背在桑枝身上又重又大的书包,现在倒像他拎起来的是一件仿真小玩具。
桑枝仰头看他,清了清嗓子,“我要回家了……”犹豫了一下,她接着说,“谢谢你们。”
客厅的窗户半开,清早的凉风伴着晨露初开牵牛花的味道。
沈竹沥单肩挎着书包,两小只在里面不安的喵喵叫,他垂眼看她,“谢这么多人,你还得过来吗?”
桑枝抬起眼皮,心想这人怎么……
下一秒,手腕被人轻轻抓起往门口带。
沈竹沥嘴角挂着一抹笑,漫不经心地拉着她一起,“走啊,送你回家。”
桑枝挣扎要把手抽出来,努力了半天那只大手看似虚虚挂在她胳膊上,却像是钳子似的岿然不动。
沈竹沥微微低着头,视线里是一双白皙的小手。他皮肤在男人中算白的,但是现在跟这双白皙的小手一比,他的肤色尽显得有些发暗,如玉的手背上因为用力透出淡淡的青色血管,细长美丽的手指指尖粉嫩。
粉得让他心口都弹了一下,他猛地松开手拉开门,长步跨入风里。
桑枝腕上陡然一轻,本来白嫩的腕处一抹抓力而起的淡红。
她的书包和猫还在他身上。
桑枝咬咬唇,只好跟了出去,心想这个人真奇怪。
清晨的凉意丝毫没被镶金边的朝霞镀上暖意,漫天的梧桐树下唰唰落下,灰白色的水泥路面被点缀得斑驳瑰丽。
凉风直灌进衣领,他敞着怀垂着眼眸,任由寒风钻进去,带走身体灼烧般的温度。这会儿只有冷冽的风才能稍稍拍打下胸口烧起的热烫,帮他找回点儿理智。
桑枝站了过来,视线掠过干净的路边,声音轻轻柔柔地,“我自己打车回去吧。”
“御景湾”跟她家不在一个方向,隔得还比较远,再让沈竹沥开车送她非常不合适,而且看他走的方向也不是去车库取车,桑枝一时摸不清他跟出来到底是要干嘛。
拂面的秋风缀着少女身上淡雅的香气,像雨后的荷花,像沾染霜露的金盏。清早找不到扎头发的皮圈去哪里,桑枝头发软软地披在肩后,余下的碎发别在耳后,风轻轻吹起她额角的头发,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大而明亮。
亮得沈竹沥恍觉像是有火苗在他眼前跳跃,烧得胸口炙疼又不痛,酸甜酸甜地涩。
“你今年多大?”他在风中问她,语气很轻,被风一吹就散。
“18过了两个月。”她仰头乖乖回答,带着少女的明媚,似乎在为自己超过18两个月而骄傲。
她的声音清脆不嗲,清甜干净,却很好听,很搭秋日的味道。
“那么小。”
沈竹沥从兜里抽出一根烟,转过身去,衣角被风微微带起。
声音全碎在骤冷的气温里。
桑枝没听清他说什么。
亦如她也没看到沈竹沥背过身去的同时,眉尾和心头都细微地颤了颤。
她才18岁,像枝丫上嬉闹的喜鹊,像盆栽里初初盛开的蔷薇,却绝不像脚下咯吱作响,撒落一地黄叶。
对他而言,她太小了。
*
沧北的早餐比折密种类丰富很多,沈竹沥选了一家人头攒动,热闹哄哄的店带她坐下,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味,葱花、馄饨、豆角包,老板有条不紊地上餐,行人匆匆来往,热腾腾的食物白雾缭绕,先一步喂饱了味觉。
桑枝本以为沈竹沥会选旁边几家装修更正式优雅的早餐店,这家店离“御景湾”隔了几条街,也难得他能寻到这处地方。
木质座椅漆成深秋落叶的颜色,南来北往的口音嘈杂在一块,门口老板娘招呼着热火朝天的生意,晨练的老人跑着步侧头向里张望……
“吃什么?”隔着疏淡白雾,沈竹沥浅浅地问。
桑枝要了一碗面,也许是昨夜劳顿辛苦,或者是被香气勾住馋欲,这会儿她觉得饿得狠,胃里翻滚着对事物的贪婪。
沈竹沥摸了下口袋,想起了什么,又收回了手。
店里的小菜和粥是自取,他过去端了两碗白粥,瞅见边上安置的酱黄瓜,把粥端回来的时候问桑枝要不要黄瓜。
桑枝点头,起身要跟着一起去拿。他人高腿长,早就又转了个来回,手里端着两碟酱黄瓜,出众的气质与周围格格不入。
碗里的粥烫得还汩汩冒泡,桑枝倒了一杯热水,就着杯口的雾气暖着干涩的唇。
北方的秋,又干又冷又烈,刮的风也猛,把喉中的一点话茬都榨干了。
面对面坐着,总该聊些什么,话却不知道从何处说出口。
明明有很多话题可以去聊,比如他老家就是沧北的吗?为什么要去搞Hip-hop,又为什么会西装革履出现在那日的商宴餐厅。就像跟他的距离,明明坐在对面,一时又会觉得很远。
桑枝不算是特别能热闹的人,但也不内向,基本上跟人一起子丑寅卯都能聊上一聊,倒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冷场冷到她都不知道该干嘛,只能心里默默企盼,老板甩得正劲道的手擀面快快下锅,早点端上来。
沈竹沥声音里裹着笑意,反手敲了敲桌子,“跟我吃个饭至于那么紧张吗?”
被他瞧出了心思,桑枝脸上发烫,嘴上却硬,“我是在紧张下周一的摸底考试。”
怕他不信,她继续虑周藻密地补充上细节,“我这学期刚从折密转学过来,两边的教材并不同步,有不少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是不同步的。”
说着说着她兀自摆了摆手,“算了,说这些你也听不懂。”
沈竹沥咂摸着这句“听不懂”,颇不服气,他堂堂UCL曼彻斯特大学双料海归硕士,听不懂她说的高中教学教材不同步吗?
看出他不服气的韵味,桑枝飞快地一笑,“我们俩快差了两个代沟,现在高考都不分文理科了你知道吗?我们都是小班走读教学。”
正中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