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初其实挺享受做一个独行侠,不过朋友们的关心还是让人挺受用的。
“目前,生物义体的实际应用价值要远高于机械义体,我们曾经对残疾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2%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使用生物义体,而非机械义体进行移植治疗。”
随着解说员的指引,众人透过玻璃幕墙,看到一只手臂正浸泡在荧光黄色的药水“咕嘟咕嘟”冒泡泡,断口处并不算平整,还被药水泡得有些发胀发白。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否融入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解说员声音低沉,情绪很有感染力。
实验室的病床上正躺着一个志愿者,他右臂空空荡荡,表情紧张又无措地看着身边忙碌的研究员。
“这里使用的是志愿者自身的基因,构建出相应器官进行义体移植,经过科学的锻炼后完全可以恢复正常使用,目前项目已经获得联研所审批,想来很快就会对外公布。”
这是已经是简初第三次听见解说员提到联研所,看来集团与研究所关系远比她想象中要亲密。
“斯塔集团是联邦研究所的重要赞助商。”傅燃轻声开口。
简初若有所思:“我记得前几天看见校内公告,说斯塔集团给我们学校的研究所投了三十个亿来着。”
“嗯,但这比起给联研所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傅燃面色平静地点点头。
真是财大气粗啊,这么一听她都快对数字没有概念了。
……
时间很快过去,按照计划,两组人马会在15层的公共食堂汇合,过完午餐后再继续参观,直到下午四点结束整个流程。
四人在食堂聚首,简初落座才注意到周围一群矮矮胖胖的机器人正在穿梭着送餐。
这和街上的巡逻机器人款式差不多,难道这也是斯塔集团的研究产物?
解说员注意到她的视线,笑容满面地开口:“这是集团旗下生产线的产品。”
简初点点头,却见对方依旧站在原地,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她。
她眨眨眼,后知后觉棒读道:“呃,那真是太厉害了。”
“感谢认可。”接待员满意颔首,这才离开。
这会食堂已经没什么人了,为了避免人流量影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已经错峰就餐,解说员还特地强调了这些都是预留的餐食,并不是剩饭剩菜。
秦理用筷子戳了戳面前烤得滋滋冒油的肉排:“我记得没错的话,这原来是康氏工业自主研发设计的生产线吧。”
闻言,简初好奇地抬起头:“你是指他刚刚说的机器人的生产线?”
秦理点点头:“对,康氏工业前两年爆出事故丑闻,被斯塔集团收购掉好几条生产线,不过那件丑闻……去年康氏发了澄清公告,据说是有人做了伪证,但已经没人在意了。”
短短一句话,完全透露出心狠手辣的味道。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看中的东西不择手段。”傅燃眼神晦暗不明。
“斯塔集团的安保人员工资为什么高,就是因为总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啊!”左虞珩拍板总结,差点被隔壁的人听见。
简单一顿饭,让简初知道了不少有关斯塔集团的“秘辛”,大家吃完饭又休息了会,便又开启了下半程的参观。
电梯继续向下,明明有源源不断的空气输送进来,但简初还是感觉呼吸不畅,甚至开始有些耳鸣,过了一会儿不仅没有恢复,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她皱紧眉头,稍微靠近了傅燃:“你有没有觉得不太舒服?”
“没有。”傅燃摇摇头,“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有点耳鸣。”
“这里的仪器设备比较多,你的精神力素质高,确实可能会更敏感。”傅燃猜测道。
“有可能。”简初一心二用,一边听着接待员侃侃而谈,一边悄悄观察其他人。
大家的表情看起来很严肃,但都不像是难受的样子。
“这是最新型的精神力检测装置,目的是为了支持精神力紊乱综合征的研究,不久前刚进行一期测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厚厚的防护玻璃后,裸露着错综复杂的线路,说明这台设备还只是个半成品。
“下一层是本次参观的终点站,就是强体药剂所在的位置。”
解说员按下了32层的按钮,但电梯上显示一共有五十层,如果单纯从“位置越深越重要”来考虑,这“跨时代”的药剂并不是整个实验所最重视的。
但发布会在即,简初也没想到参观流程里竟然会有它。
没等她细想,一阵前所未有的剧烈耳鸣突然袭来,可电梯里的电梯里的其他人毫无异样,甚至还能愉快地聊天。
简初赶紧掐住掌心,忍着耳鸣带来的不适,微微垂下眼帘。
这不安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
……
这一层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研究员们正围绕着一个满头白发但精神十足的小老头,他的面孔几乎没人不熟悉,正是斯塔集团的现任掌权人,米勒尔·斯塔。
他身旁的年轻人感受到注视,侧头向外看了一眼:“你们来了,药剂马上就要被送走,听说你们还没有参观完,祖父他特地在这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