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险些没了命。”何桂香想到往事,声音微微哽咽。
这孩子打从她肚子里出来后身子骨就弱,村里别人家孩子病了吃些村里老人说的草药就能好,偏她不行,非得去镇上的医馆拿药。三年前分家后家里琐事多,叫她一时忽略了小蒲,这孩子也怕给家人添麻烦,忍着不说,等阿瑶发现时,人都要烧傻了。当家的这才火急火燎地背着人去镇上找大夫,那大夫给喂了药也不见退烧,说晚上若退不下去便可以准备后事了。
那一次当真叫何桂香肝肠寸断。幸得老天垂怜,叫这孩子撑了过去,但那一回她吓怕了。
听大夫说有方子可以改善小蒲的体弱之症,只是需得吃上好几年,至少十岁前不能断,何桂香跟当家的商议过后,咬咬牙下了决定。
那药一吃就是三年。她也听那老大夫的从未断过。
“阿娘莫哭,都过去了,小蒲现在好着呢。只是阿娘,你次次去大夫那儿抓药,为何不带着小蒲,顺便叫那大夫瞧瞧?”
“她身子骨弱,带她做啥子哟?咱们甜水村离井溪镇十六里路,走过去要一个多甚至两个时辰,何况看过一次就不用看了,回回拿的药都一样。等明年小蒲满十岁的时候我再带她去镇上找那老大夫。”
一旁的林小蒲沉默地听着,嘴唇微抿。
“阿娘,这样罢,下回再去找镇上大夫拿药的时候,我跟你一起,把小蒲也带着。我觉着小蒲身子已经大好了,这药方也得跟着变一变。”
要林姝说,小蒲其实已经没啥大毛病了,这补药并不是吃得越久越好,吃到一定阶段,再吃也没什么效用,还不如吃药膳慢慢调理。只要营养跟上,再多运动运动,这身体也就强壮起来了。但这话不能直说,免得叫阿娘误会她不想给妹妹花钱。
何桂香只迟疑一会儿便应下来,“你懂的多,娘听你的。”
林姝继续道:“我带着小蒲慢慢走,不会累着她的,阿娘放心。”
林小蒲接收到林姝的眼神,立马跟着保证道:“阿娘,我要是累了一定跟阿姐说。”
“真拿你们没办法,去罢,仔细跟着你阿姐。面饼多带几个,饿了吃,黄昏之前必须回来。”
林小蒲听了这话,欢喜得不行,和林姝两人,一个提着小竹篮,一个背着竹背篓,手牵着手往后山去了。
何桂香望着两人的背影,不知为何,有些欢喜又有些心酸。
等人走远了,何桂香也没闲着,眼下正是收麻的时节,家家户户都割了麻,忙完了其他活计便开始绩麻,绩麻就是将麻搓成线,听着简单,工序却很繁琐。家里的麻即便不多,也够何桂香忙活一阵子了。
~
甜水村的后山比林姝想象得还要物产丰富。
才走没多久,她就看到了不下五种能吃的野菜。野苋菜、野菠菜、荠菜、马兰头、香椿、楤木、鼠曲草……虽说有些已经老了不好吃了,但掐其嫩叶,依旧十分美味。
她还看到了观音柴!
观音柴能做凉粉,味道一绝。端午过后,这天儿便越来越热了,正是吃凉粉的好时节。
漫山遍野的黄荆亦是好东西。
别看这东西到处都是,这黄荆可是天然绿碱,黄荆灰水做的碱水粽子尤其香。等上头结的黄荆籽熟了,还能取来做枕头,有个什么头疼失眠的都能一夜安睡到天亮。
恰好这次回来没赶上端午,林姝还有些遗憾没能吃到粽子,心里馋死了,回头问问阿娘家里有没有剩下的糯米,她要做碱水粽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