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教堂钟声响起,余音在街道间回荡,像一段永不结束的旋律。
雷克雅未克音乐厅的玻璃幕墙外,极光像被风吹散的颜料在夜空中流转。刘姿站在排练室内,手中的小提琴弓悬在半空,面前的乐谱被划满了红色修改标记。冰岛交响乐团的五位乐手看着她,空气中弥漫着某种无声的对抗。
"再试一次第37小节。"首席小提琴手奥拉夫捋了捋金色胡须,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北欧腔调,"这次请把装饰音去掉,直接拉主旋律。"
刘姿的指尖在琴弦上收紧。那个装饰音是她精心设计的京剧唱腔转译,是整个《冰与火之歌》中东西方元素交融的关键。
"我认为保留装饰音更能体现——"
"这里不是中国。"长笛手希尔达打断她,修长的手指转动着银笛,"我们的极光不需要京剧来点缀。"
排练室突然安静下来,玻璃墙外的极光变幻着色彩,在每个人脸上投下幽绿的影子。刘姿感到文靖的目光从钢琴那边投来,但她没有转头。抵达冰岛三天,这是他们与当地音乐家的首次排练,而她的创作理念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抵触。
"不如休息十分钟?"文靖提议,手指在琴键上弹出一段舒缓的和弦,巧妙地化解了紧张气氛。
乐手们三三两两离开排练室,只剩下刘姿站在原处,盯着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乐谱。窗外,极光像嘲笑她的幽灵般舞动。
"别太在意。"文靖走到她身边,身上带着熟悉的松木香水味,"他们习惯自由即兴,对严格记谱本来就有抵触。"
刘姿轻轻移开一步,避开他想要安慰的手。"问题不在这里。玛尔塔承诺过这是平等的文化合作,但他们根本不愿尝试理解东方音乐语言。"
"给点时间。"文靖拿起乐谱研究那些红笔修改,"奥拉夫昨天还称赞你把五声音阶融入冰岛民谣的创意。"
刘姿正要回应,排练室的门突然打开。一个高挑的女子走进来,银色大提琴盒在身后投下细长的影子。她的红发像火焰般垂落在黑色高领毛衣上,冰蓝色的眼睛直接看向文靖。
"抱歉迟到了。"女子的声音低沉如大提琴的C弦,"渡轮因风暴延误。"
文靖的表情瞬间明亮起来。"埃尔莎!他们终于同意你加入了?"
"刚签完合同就赶来了。"被称作埃尔莎的女子放下琴盒,目光转向刘姿,"你一定是中国作曲家。我看过柏林那场演出的录像,《东方回声》很震撼。"
刘姿礼貌地点头,注意到埃尔莎说"震撼"时微妙的上扬语调。这个冰岛大提琴手身上有种令人不安的自信,仿佛早已是团队一员而非新加入者。
"埃尔莎·约恩斯多蒂尔。"女子伸出手,指节上有长期按弦留下的茧,"文靖没告诉你我们在北欧音乐节合作过?"
刘姿握住那只手,触感冰凉而有力。"他提过一位冰岛大提琴手,说你们即兴合奏很有默契。"
"那是因为他真正理解我们的音乐灵魂。"埃尔莎打开琴盒,取出一把古老的棕色大提琴,"不像某些德国乐评人,只把我们的传统当作异域情调。"
这句话像一把精准的小刀,戳中了刘姿这几天的隐忧。她看着文靖帮埃尔莎调整琴凳,两人用冰岛语快速交谈,笑声在排练室里回荡。某种酸涩的感觉从胃部升起,她突然需要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