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这些案宗的记录,孩子的父母基本是在发现孩子丢失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才来报案,这时基本上已经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找寻了一遍,皆无所获时才会报官,而官府在这时也查不出什么结果,卷宗里皆附有丢失孩子的画像与姓名,宋准看着看着便发现了有些不对。
“清明、春妹、小荷、秋生……”宋准一一念出那些名字,脑中回响的却是那日在石桥榕树下听到的孩童所唱的歌谣。
“娘娘提灯寻清明,立春的铃铛谷雨的簪……摇啊摇到小满船,周娘娘折柳引归程。”
平民百姓多以时节节气为孩子取名,孩童们也常用节气编歌谣来唱,初听时只知道与周娘娘有关,却不想其中竟暗藏了丢失孩童的名字。
丢失孩童的名字为何会在歌谣里?
是谁编的这些歌谣?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线索像蛛网一样展开,但网越大,向外伸出与中间联系的蛛丝就越多,所触及到未知的领域也越多,哪条将要用尽,哪条可能断裂,处在蛛网中心的蜘蛛,要如何才能知道得清楚?
仔细对比了卷宗里报案的时间与密账里交易的时间,有几个时间高度重合的,家人发现孩子丢失后的三日到五日左右,账本里就会有一名特征很相似的孩童被卖出。
那些未了结的卷宗都是前县尉在任时留下的,因为多番查证也无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但现在有了线索,就不能不将其重新立案处理。
整理完了这些卷宗,已经快到四更天了,今夜夜空十分晴朗,从架阁库里出来就能瞧见满天的星星,银河横亘在其中,让人不禁感慨天地浩大,人如蝼蚁。
宋准回到县廨,刚要开门就觉得身后有一黑影一闪而过,下意识地回头去看,问了声:“谁?!”
黑影躲在一棵树后,念戏文似的说:“哇呀呀呀呀呀,吾乃~夜游神,经过此地,瞧你深~夜不休,鬼~鬼祟祟,是有难解之事否?说与吾听,吾可助你一~臂之力!”
“稚言,别装神弄鬼的,出来!”那音色虽然被刻意变过,但宋准仍听得出是柳晏,他平日里又爱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上次装□□,这次装夜游神,也不知道是有什么事儿要说。
“呔!不得无礼!稚言是何人?吾乃夜游~啊啊啊啊啊松、松手松手,衣服要破了……”
被宋准拽住衣服扯出来了,旁边还有一人笑得开怀,不用看也知道是令狐朝。
“都快四更天了,你们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令狐朝白了他一眼,道:“你也知道快四更天了?话也不听人说完就跑,来看看你有什么进展,我也好放心回去睡觉。”
他的话音一落,柳晏就继续用念白似的调调唱道:“此乃夜~游神赐予你的尚~方宝佩,保你~一生平安。”
他一边唱着,还一边像变戏法儿似的将玉佩拿在手上做法三圈,而后递到了宋准面前。
宋准一看见那玉佩,瞬间愣住,伸手往腰间摸了摸,空无一物。
原来那正是自己的东西,是方才走的急,落在了吟兰苑里,令狐朝那时叫他,原是要告诉他玉佩掉了。
“啊!多谢!”宋准赶忙接过,很是珍重地将其放回了衣襟里,解释道,“这玉佩是我离家时母亲为我系上的,确实也是为保平安所用,若是真的丢失了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令狐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所以说年轻人不要这么急躁,欲速则不达。”
“哈哈,惟衡,你瞧我待你这样好,改日是不是该再请我吃一次云香坊的桂花糕啊?”柳晏将脸凑近了,眨巴着眼睛看他。
月光下,那双含笑的桃花眼里映出了宋准手上的灯火,十分漂亮。
“那是自然,这些日子你帮了我不少忙,等此案告破,我请你们去醉欢阁吃饭如何?”
醉欢阁是临安县里最大的酒楼,此前城中的富商设宴就在那里,菜式新颖别致,口味也很独特,就连楼里面的摆设也都是请了极好的匠人专门制作的。
柳晏又眨了眨眼说:“你可要说话算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