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盛了一碗粥给他,黄色卫衣上面有个大大的熊的图案,是高中的衣服了,穿在何青衍身上衬得他稚嫩,他忍不住多看几眼。
“几点起床的?”
“差不多七点。”何青衍答。
“这么早,你怎么不跟我爷奶一起吃早餐,不自在?”
爷奶一直早睡早起,小时候他尚且能跟他们的作息同步,青春期之后,他慢慢有了自己的节奏,周末在家常常到日上三竿。爷奶心疼孙子念书辛苦,也就由他去了,给他留了早餐,随便他什么时候起床再吃。
“有点吧,想等你一起。”何青衍答。
“饿了就先吃呗,等我干嘛。”李文星不以为然。扫了眼桌上的咸萝卜炒肉,外加两个水煮蛋。“我家早餐比较简单,你要是有什么想吃的,跟我说,我让我奶做,正好我也能改善伙食。”
何青衍嘴里细细咀嚼萝卜干,点了点头,“真的很好吃。”
“嘿嘿,好吃吧。”他咧着嘴,“我奶自己种的白萝卜,亲手晒成萝卜干,你要是喜欢,等你回家了,带些回去给你的家人尝尝。”
他没有注意到,何青衍嘴角僵住。没等到回复,他随意扫了一眼,想到何青衍说的食不言,喉间的话咽了下去。
今天的任务重,李文星决定中午不回来吃饭,张妙珍从冰箱里拿出四个粽子加热打包好,翻出两个旧的空水杯,清洗干净,给他们分别装了两壶水。
也才第二天,何青衍就已经很自觉拿起工具跟他出门,白仔欢腾地跟着他们身后。
何青衍发现李文星往反方向走,叫住了他。
“甘蔗地不是在这边吗?”
“去一趟小卖部。”
何青衍没再说话,默默跟上,这里的每一处都让他觉得新奇。
乡村没有城里热闹,人口不多,这个时间点,上学的去上学了,下地干活的不是在路上,就是已经在地里弯腰。
空气清新,不管是黄土泥路还是水泥路,总能看到鸡鸭的粪便,不知道什么品种的鸟儿一个劲地叫。好像每家每户都养了狗,没两步白仔就遇到玩伴,不远处传来别的狗吠。
偶遇朴实装扮的男男女女,会跟李文星招呼几句,浓厚的乡音对他来说陌生。
“李文星,你能不能教我说你们这的话。”
李文星面露为难,“我不太会。”
他颔首,没有觉得奇怪。
因为他发现了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什么阿瀚哥阿年哥,跟李文星说话时都是普通话。
“……其实是我奶学不会当地的方言,我家里就一直说普通话,时间久了,村里的人的也就默认了跟我们说普通话。不过有些上了年纪了,大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还是坚持用方言跟我们沟通,我跟我奶都不会讲,听多了也知道大概意思。”李文星解释道。
上学的时候,他发现学习英语特别吃力,后来琢磨了一下,他大概是像奶奶一样,没有语言天赋。
犀牛村沿公路而建,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公路边。
“奶奶不是当地人?”
“不是,而且,我是记忆之后才搬到村子里的,错过了学习方言的最佳时期。”最后那句话是他给自己找的借口,不想让何青衍知道他的弱项。
“那你的父母……”
小卖铺在小学路口,公路旁的一户自建房一楼。李文星似乎没有听到何青衍的话,转身加快脚步走进小卖铺。
何青衍话没说完,身边就没了人,闭了嘴,深深看一眼那背影,才转身跟上。
刚走到,就听到李文星的声音。
“何青衍,你喜欢喝什么,蜂蜜柚子茶、绿茶、冰红茶还是娃哈哈矿泉水?”
小卖铺不大,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是各种辣条类的零食,最里面是饮料,品种也不多,李文星的手划过一排饮料瓶,犹豫不定。
“雪碧、可乐、营养快线?”
何青衍凑到他旁边,提起放在地上的帆布袋,里面是张妙珍给他们准备的粽子和水。
“你喝什么我就喝什么。”
李文星看他离开的背影,哎了一声,想了想,拿起两瓶矿泉水又在另一个货架随手拿了些饼干塞到怀里,然后满满当当的来到收银台前结账。
小卖铺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大叔,把手里的烟头掐灭,扫了眼站在门口的人,边扫描商品边问:“星仔,你家亲戚?”
“我同学。”他答。
“听说你要回家种地,这年头外面是不是不好混了呀,一个两个大学生都回来发财。”老板又问。“星仔,你是要做第二个阿年,还是第二个阿瀚?你们倒是乐意回来,听李婶说,她家的阿玉怎么都喊不回来。”
李文星不是很想聊这个话题,但老板像是故意要找个人跟他聊天一样,放慢了速度,他看着有些急,又不能表现出来,只抓着跟自己不相关的话题。
“阿玉不想回来就不回来呗,人家在外面混得好非得叫回来。”
“男娃跟女娃能一样吗。”老板扯下一个红色塑料袋,一件一件装进去,“男娃就算再外面发展,不管跟谁结婚生子最后还是会回到这里。女娃长大了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了,嫁得远不如嫁近一些,还能照顾父母,而且还是女大学生,嫁远了不就等于白白送给别人家了吗,你说是不是。”
啊,这关他什么事。
本不想接话,又想到什么,他说到:“按照您的说法,不管嫁得远近,都是白白送给别人,只有不嫁人才永远是自家的。”
“姑娘大了,哪有不嫁人的。”
“阿叔,您这是既要又要了。”表面笑盈盈地接过袋子,看到对方誓要跟他争论一番的气势,转移话题,“多少钱呀?”
阿叔一顿,重新看向显示器,语气有些不悦,“34块5。”
【微信支付收款,34.5元。】
他刚掏出手机,何青衍已经站在他身边,垂眸看着他,“买个东西要这么久。”